第057章 同龄心声
心内科的周东阳和消化内科的陈默工作上默契。大内科需要各专业人员的配合,敲这两个主任形成了互补,基本上撑起了内科这片蓝天。苦于缺乏其它学科的人才,陈默多次向院方提出,人力部门也尽了努力,但就是招不进人。前些时间一个内分泌方面的专家,试用了一周,也不明原因提出走人。
他俩同属上世纪60年代的人,已近不惑之年,有丰富的阅历。他们常聊在一起,每当回首往事,都感慨万千。
陈默自换了这个工作环境,渐渐变得郁郁寡欢。远离亲人和朋友,漂泊异乡,独自承受着孤独和寂寞。相比之下周东阳的生活潇洒得多,就泡妞这点,他婚内无人管,婚外管不着,陈默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周东阳闲时有到陈默房间泡茶,两个同龄人坐在一起有谈不完的话题。陈默说:“周老弟啊,我们这一代的人,能力高于学历,水平高于文凭,自负超于自信,理想大于现实。小学初中学习没压力,考试不紧张,勤工俭学砍过柴,放牛养鸭、拔草喂猪样样能。夏天顶着烈日割稻子、种地瓜,提着粪筐拾牛粪,还屎巴巴送到学校去。”周东阳接着说:“大哥说得是。我们童年都在贫困中度过的,少年时接受了一帮有文化的劳动者,其实是一帮没文化的知青的教育,高考时又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上有老,下有小。配偶之间没什么可说可聊,业余休闲各找各乐。工作不稳定,又挣不了几个钱。”
陈默说:“我上大学时才90多斤,不像现在的大学生一个个又高又大。小时候的营养不足,影响了生长发育。不过大学是公费的,家境困难的有管吃饱的助学金。不过到了中年以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变得大腹便便。体形不可能像70、80后那样既丰满茁壮又苗条可人,我们是该大的地方不大,不该凸的地方鼓起来了。” 他们这代人有农民思想的包袱。父辈的封建意识思想还是蛮重的,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农村走向城市转换的过程,思想上虽转了弯,但每个人转弯的速度不一样。他们承受的负重最多,有自己的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中有承上启下的要求,有经济的压力,攀比的压力,外来文化的压力。文革的心有余悸在他们的性格中也是隐隐约约地存在着,从小被压抑影响着他们的内心表达。他们的外表是谦虚与自卑的,那个年代教养孩子很少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所以这一代人都是自卑的。大学毕业时,工作是包分配的。他们说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发现生活并没有20年前预想的那样美好,是太乐观了,还是生活本身太残酷?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谈到恋爱结婚,那是看重的是人品本份老实,深信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基本盛行裸婚。结婚房子是单位分配的,有点旧还得论资排辈。他们在补偿似的娇惯宠爱着下一代,也在绝望似地逼迫着自己的子女去努力完成自己的未尽事业和显然已无法实现的理想与大志。
“大哥,出来那么久,渴吧?”周东阳同情的目光看着陈默。陈默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想再渴再饿也是无奈。爱人不在身边,五十如虎的能量就这样白白浪费,完全可以理解。还未到黄昏的那份炽热也被乌云遮挡,陈默凄惨地一笑。
“大哥,晚上我请你去K歌,叫一个小妹陪陪,怎么样?”周东阳慷慨了一回。
陈默没有拒绝,他除了病房、门诊和会诊,的确好久没有走出医院的大门。他说唱歌可以,其它的就别浪费钱了。
他们饭也没吃,就奔向附近的夜总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