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甲子情缘简介 > 甲子情缘最新目录

第07回 无门之门

    这天下午,马天行送完货回到仓库时,见到门口附近有个道士摆了个摊占卦测字。只见道士灰袍黄冠,一缕白须,颇有道骨之貌,仙风之采,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闭目养神,并没有像一般算命先生那样招揽生意。桌子前面挂了幅太极八卦图案,两边是一副对联,上联是“乾坤八卦,岂但趋吉避凶”,下联是“梅花易数,能知过去未来”,横批是“灵验未为仙”,脚注是“不准不收钱”,看来有点来头。反正不准不收钱,马天行决定一试,来到摊位前。道士张开眼,问道:“小兄弟要占卦问卜抑或测字算命?要是不灵验,贫道分文不收。”

    “大师,占卦要怎么占,测字又如何测?”

    “贫道才疏行浅,大师之称,实在不敢当!占卦的话,这里有三枚铜钱,小兄弟拾起来连抛六次,贫道按铜钱的正反面来定阳爻、阴爻和卦名,再依卦解说;而测字的话,小兄弟写一个字就可以了,贫道依字解说。”

    “写字简单一点,随便写一个字都可以吗?”

    “可以。”道士递过来纸和笔。

    马天行拿起笔,心想,骤变是因棋局而起,就写个“棋”字吧,于是就写了个“棋”字。

    道士拿起来看了一下,问道:“小兄弟是否要问家人下落?”

    “是的,请大师指点迷津!”马天行见道士一看字就知道自己想要问什么,确有道行,不过他也不说破是要找谁,看看道士是否也能知道。

    道士又说:“棋也者,木其也。木也者,森失其林则剩木。‘森’字上面的这个‘木’字表示一家之主,下面的这个‘林’字表示妻儿,也就是说,小兄弟与妻儿失散。其也者,期失其月则为其,即失散已有月余。小兄弟,未知贫道所言是虚是实?”道士一边说一边写,怕马天行听不懂。

    “对对对,大师,请问他们现在在哪里?”马天焦急地问。

    “咫尺天涯,天涯咫尺!”

    “大师,我听不懂,可以解释一下吗?”

    “虽咫尺之近,但若遇不上,那也无异于天涯之远;纵天涯之远,但若能遇上,那又是咫尺之近了。”

    “大师,能说明白一点他们究竟在哪里吗?”

    “小兄弟,贫道不是说了吗?他们是近在咫尺,也远在天涯。”

    “大师,那我要怎样才能遇上他们?或者是到哪里去找他们?”道士不肯明言,马天行只得换个问法。

    “要找到他们可不容易啊!”

    “大师,不管有多难,你就告诉我吧!”

    “小兄弟,你想要找到他们的话,须经过无门之门。”

    “大师,什么是‘无门之门’?可以说明白一点吗?”

    “天机不可尽泄,还请小兄弟原谅!”

    “大师,既然如此,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他们现在的情况,过得还好吗?”听道士之言,妻儿尚在人世,只是道士不肯说他们在哪里,那也没办法!

    “小兄弟,你看‘棋’字右边的这个‘其’字,上面这‘一横两竖’是‘林’字相连,表示你的妻儿并未分离,时常相聚,但两个‘木’的左撇左捺——即其枝叶,均已失去,则又表示他们都是孑然一身。另外,这‘两竖’是先写左边,再写右边,那么,左边为母,右边为子;我们再看‘其’字,下面这左撇右捺的两点,那是‘林’字失去的枝叶,而小兄弟写的这个‘其’字,下面这两点靠于右侧,表示母亲的枝叶远离,有子等同无子,而儿子虽有枝叶,亦是分离。”道士看了看马天行,又说道:“小兄弟,贫道依字解说,若有谬误,还请见谅!天色已晚,无人光顾,贫道要收摊了。”

    “大师,可以解释得清楚一点吗?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马天行知道妻儿虽能时常相聚,但都是孤身一人,特别是妻子,有子等同无子,那是何等凄凉孤单!

    “言尽于此,再见!”

    “大师,求求您了!能多说几句吗?”

    道士不再答话,开始收拾桌子。马天行无可奈何,只好说道:“大师,谢谢你!请问多少钱?”

    “随意解说,不收钱了。”道士说完,拿上东西就走了。

    马天行去跟宋青玉谈论此事,但两人怎么也弄不明白道士所说的那个“无门之门”是什么意思。虽然知道妻儿尚在人世,但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马天行既开心时,又是伤心!宋青玉就安慰他说,只要人还在,不怕找不到。

    傍晚时分,马天行从宋家回到仓库,此时刚好有个老和尚路过。只见老和尚灰袍阔袖,步履轻捷,手持锡杖,白眉垂耳,一望便知是方外之人。马天行赶紧上前,合十下拜,说道:“拜见师父!”

    老和尚也是合十还礼,口念“阿弥陀佛”。

    “师父,可不可以向你请教个问题?”

    “请教不敢当,不知道小兄弟要问什么问题?”

    “师父,什么是无门之门?”

    “小兄弟,这个问题并非三言两语所能解答,还望见谅!”老和尚说完就要离开。

    马天行听得出他是知道“无门之门”是什么意思的,连忙又是一拜,说道:“师父,我是诚心求教,请到里面喝口水,然后给我解释一下,可以吗?”

    “小兄弟,老衲正好口喝,先在此谢过,阿弥陀佛!”

    马天行领着老和尚走进刘老板的办公室,招呼他坐下,然后洗个杯子,给他倒了杯水,说道:“师父,没有茶,只有水,请不要介意!”

    “小兄弟不必客气,老衲不惯喝茶,水就行,再次谢过,阿弥陀佛!”

    “师父,再次请问,什么是无门之门?”

    “小兄弟有读过庄子的《西江月》吗?”

    “师父,我没有读过。”

    “老衲给你念念。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月浮云,眼前骨肉已非真,恩爱反成仇恨。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红尘,快乐风光本分。小兄弟,能懂得意思吗?”

    “不是很懂,请师父解释一下!”马天行听到“恩爱”、“骨肉”云云,与自己在“棋局”时听两个老人家唱的内容有些相似,应该大有玄机,所以更加诚心请教。

    “小兄弟,意思是说,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尽皆过眼云烟,今朝拥有,明日失去,无法把捉。人身的一百几十斤骨肉,亦非为我所有,只是暂时借用而已,正如佛家所言,四大皆空。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是指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地性坚,水性湿,火性暖,风性动。这四种属性具有生成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功能,称之为‘能造四大’,其本身无形无质,由此而生成之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称之为‘所造四大’,有形有质。一般所言‘四大’是指‘所造四大’。世间一切物质,包括人身,均是四大和合而成。以人身而言,皮肉筋骨属于地大;身内液体属于水大;体温热能属于火大;呼吸气息属于风大。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身死之时,此身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体温归火,呼吸归风,无一物归我所有,所以说‘四大皆空’。同时,所谓‘空’亦非身死之后,四大分散才空,而是未死之时亦空。以医学而言,新陈代谢不断,每时每刻有无数细胞死亡,及新细胞补充,若深推究,无一细胞为我所有,均是暂时使用而已。依此类推,宇宙万物尽皆四大和合而成,变迁不定,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佛家称之为‘无常’,道家称之为‘易’。易也者,不断变化之义。非但物质是无常,抽象理念的事物亦是无常。所以,今朝的恩爱,或将转变成明日的仇恨。此外,金玉财富犹如枷锁般将世人捆绑,不得自在,奈何世人朝思暮想,欲望炽盛,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世人为利而你争我夺,甚至谋财害命,那是何等痛苦、何等可怜!若能摒弃追名逐利,清心寡欲,则能快乐无限!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好像能懂,但这个与‘无门之门’有关吗?”和尚解说了一大串,马天行似懂非懂,但还未听到正题,所以又问道。

    “小兄弟,不着急,不然无法说清楚。老衲再问你,人生有八苦,你可知道?”

    “不知道,请师父解说。”

    “人生八苦者,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阴盛苦。生之苦也有五种,第一种,受胎之时,因男女爱欲淫念而生精子卵包,再结合而成胚胎,但既然是因爱欲淫念而有人身,所以他日此身亦要受爱欲淫念之累。此番道理,并非三言两语所能阅明,暂不作解释。第二种,受胎之后,胎儿渐渐成长,但母腹窄隘,甚于牢狱,诸般局促难受,只是出胎之后忘记了。第三种,出胎之时,产道狭逼,就似要从山石逢中挤过去,痛苦万分。第四种,出胎之后,冷热侵肤,衣物袭体,如被针刺一般般。第五种,啼哭落地,命有富贵贫贱,貌有残缺妍丑。老之苦也,即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数十年,一转眼就盛去衰来,年迈老朽。病之苦也,有二种:第一种是身病,即四大不调,疾病交攻;第二种是心病,即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死之苦也,有二种:第一种是病死,即因疾病而寿终;第二种是外缘致死,比如遭受灾难祸害而死。爱别离苦也,即亲爱之人,如父母妻儿,时常分离而不得共处。怨憎恚苦也,即怨仇憎恶之人,本想避开,但却总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求不得苦也,即心中欲求的事物,比如物质钱财,总是求之而不能得。五阴盛苦也,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不能明心见性而无法解脱身心的痛苦。小兄弟,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大致能懂。我现在心里很苦,恳求师父慈悲救拔!”

    “好,小兄弟,我再问你,你是否知道三世因果?”

    “听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请师父解说。”

    “三世因果者,人有前世、今生、来世,前世无始,来世无尽,并非只此一生。无始以来,自己所造作的善恶之业,积集而成业识种子。善因成善种得善果,恶因成恶种得恶果。如田地播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心如田,种恶得恶,种善得善。受报时间有三种:当世受报,来世受报,后世受报。当世受报者,当世造因,当世受果;来世受报者,当世造因,来世受果;后世受报者,当世造因,后世受果。受报迟速视乎种子强弱及萌发机缘,但无论强弱,终须受报。或许有人会问,为何有人一生作恶,却能得善果?那是因为过去生的善业种子在此一生发芽成熟,而恶业种子未萌,或者善业种子发芽成熟多,恶业种子发芽成熟少,留待来世再报;相反,有人一生行善,却要受恶果,那是因为过去生的恶业种子在此一生发芽成熟,而善业种子未萌,或者恶业种子发芽成熟多,善业种子发芽成熟少,留待来世再报。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此生生世世,善恶交集,千差万别,然后感召贫富贵贱、贤愚妍丑、康病寿夭等种种不同。昔日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其遗诏有云:‘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不为’,足见自古贤良,皆深明因果。小兄弟,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大致能懂,三世因果之说,实在公平。”

    “好,请容老衲再解说‘六道轮回’。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佛家称之为南阎浮提,即《西游记》所说的南瞻部洲,位于须弥山之南,而须弥山大致相当于今日科学所说的太阳系。此外,须弥山东面为东胜神洲,西面为西牛贺洲,北面为北俱卢洲,均有众生,周围还有八中洲、数百小洲。洲者,相当于星球之义。四大部洲及中洲、小洲位于须弥山脚,山腰为四王天,山顶为忉利天,然后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共有二十八层天,层层倍高倍广。由四大部洲至第二十八层天的范围,合称一个大千世界,其空间大小相当于十亿个太阳系。这一个大千世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化之范围。一位佛教化的范围称为一佛土,宇宙间有无穷无尽的佛土,亦有无穷无尽的众生。我们这个佛土的众生,共分为六大种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合称‘六道’,视其善恶业力,展转轮回。天道者,自四王天而上,直至第二十八层天,乃天人所居之处。天人福报寿量,远胜人道,且层层更胜。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即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帝释天主。前生造作上品十善因缘,方能投生到天上享受天福。但纵是天人,身坏命终,又入轮回。人道者,即我们人类,分布于四大部洲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胜神洲,人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即此地球,人寿一百岁;西牛贺洲,人寿五百岁;北俱卢洲,人寿一千岁。就以地球而言,各地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有差异。人道福报远不及天人,苦难却远多于天人。如前面所说,人生有八苦。前生造作中品十善因缘,方能投生为人。阿修罗道者,此道众生多嗔多嫉,虽有天福,而无天德,依福报不同,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厄之外,又因常好与帝释天主斗,常有死伤。其他三趣修罗,其苦更多。前生造作下品十善因缘,方能投生为阿修罗。畜生道者,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但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水陆空行,皆属此范围。畜生道众生的苦厄,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因前生愚痴贪欲,造作下品五逆十恶,则投生到畜生道。饿鬼道者,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所以称之为饿鬼。饿鬼道众生的苦厄,以其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即使能见到清水,但清水亦会即刻化为脓血。因为得不到饮食,所以饥渴难当;而且常为刀杖驱逼,所以恐怖非常。这都是因为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所以投生到饿鬼道。地狱道者,梵语泥黎,翻译过来就是苦具的意思,是指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所以称之为地狱。地狱道的苦厄,火坑坚冰、刀山剑树、沸屎镬汤,诸多苦具,说之不完,数之不尽,其中又以阿鼻地狱为最,烊铜灌口,热铁浇身,无有间断,苦何以堪!这是因为前生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所以堕落到地狱道中。小兄弟,如此解说,能懂吗?”

    “师父所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要是六道之说是真的话,那太苦了,能有什么办法脱离轮回吗?”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云:‘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那是说,世人的性情是不确定的,有时为善,有时为恶,主要是受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做了善事会得善果,做了恶事则会得恶果。正因为世人无法净除恶念,恶念不净则不能悟道,不能悟道则无法得脱轮回。又如《宗镜录》所说,‘尘网千重,密密而常笼意地;爱绳万结,条条而尽系情田。’这些爱欲情感就如同绳和网,将人生捆绑,想要脱离生死轮回,则必须要挥慧剑斩断爱欲情丝。试问小兄弟心中,可有慧剑?”

    “那依师父你这么说,要脱离轮回就很难很难了。”

    “要脱离轮回,可以说很难,亦可以说不难。不难者,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最初亦是从凡夫起修,正好是我们的榜样。现在有诸佛菩萨庇佑,有佛法传世,有高僧大德引路,我们依法修行就可以了。难者,由凡夫起修以至成佛,须经过多生多世的精勤修行。第一步,奉行五戒十善,这样才能保住人天之果,不至于堕入饿鬼、畜生等其它四道。第二步,体悟无常苦空无我的佛学初阶以及苦集灭道四圣谛,奉行三十七菩提道品,证得四果罗汉。关于这些理论,他日有机会再作解释。第三步,参悟十二因缘,证得独觉乘之果。第四步,广修六度万行,证得初地菩萨,乃到十地。第五步,由十地菩萨至等觉菩萨,仍属有法可依,有门可入,欲证佛果,须再向上一路,突破最后一品无明,最终大彻大悟,证得妙觉菩萨之果,直至成佛。而此一路,最高深而又最平凡,以无门为法门。小兄弟,无门之门即佛门也。老衲长篇大论,方能将此道理阐明,还请见谅!”

    “要师父大费唇舌,弟子不胜感激!请再受弟子一拜。”马天行又再合十行礼,然后又问道:“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可以穿越时空,比如说回到从前?”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毫端。时空感是我们的思维习惯,而实际上,时间无过去未来,空间无方位远近,大菩萨一念之间示现过去未来,穿越十方国土。小兄弟,老衲送你一本《佛学入门》,望加以研读。老衲告辞了,阿弥陀佛!”

    “谢谢师父,要是我看不明白,可以到哪儿去找你?”

    “有缘自能相见。”

    马天行感激万分,送老和尚到门口,再跪下来拜了三拜,目送其走远,隐入夜幕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