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归朝欢:诓妃入手简介 > 归朝欢:诓妃入手最新目录

第三卷 : 江山逐鹿 丰都的骄傲

    赵国仁政二十七年,宗王率兵阻绝西陲韶国入侵之兵,同期,宗王世子赵璟凭一己之力肃清国中叛军主力,赵国宗王府一时名扬四国,世人闻之啧啧。.同年同时,韶国联合平阳国集结大军,意图兵分两路夹击反扑赵国,四国分而为政歌舞升平的局面至此完全被打破,而各国侵并野心暴露无遗。

    正午的日光照在春末夏初的丰都城里温和明朗,丰都每条街道上人流匆匆,只房宿街口的人扎堆耳语。沿着房宿街宽砖铺就的小巷里,宋宅坐落在巷尾,门是空荡荡的敞着,白幡高悬,院内隐隐传来啜泣的声音。

    前丞相杨毅及乱党挟赵王夺位被镇压就是三天前的这个时候,城内无死无伤,唯独这位宋将军被乱军直吊城门含冤而死。也是三天前的这个时候,陛下颁布昭告,重整东宫,置门下坊、典书坊及左右卫等十多府,普天广录能士为东宫座上宾客,翌日,东宫北门悄然迎入第一位主人。

    消息一出,整个赵国都被震动了。

    赵国皇族子嗣单薄是不争的事实,赵王无子无女,经此一乱后又伤元气,骤立东宫已是不可避让的问题,入住东宫的人选也将成为朝议的重中之重。若放在以前定是由上至下上表陛下扩充后宫云云,丰都人都知道,宗王殿下常年随军驻扎关外,唯一可以指望的世子却扶不起立不住,所以自然只有扩充后宫这一条法子。。.

    如今,东宫内殿正主,恐怕整个赵国上下的百姓拿脚趾头也想得出。当初扶不起立不住的那个宗王世子,现在简直成了丰都街头巷尾风传的人物。有的酒楼挂出招牌,特书明示,什么世子爷曾闲坐品酒听曲儿,或夜宿某家某店。只要与宗王世子能挂上钩的,统统拿出来以做吸引顾客的资本。

    只是,自那之后,赵王都未颁召册封太子一位。

    第三日晨间,丰都街巷官府布告上,一条留有东宫大印的告示引来了众议。

    告示上大概书有,宋氏满门忠烈,特以侯爵之礼敛棺入葬的内容,令人议论的是宗王世子赵璟要亲自随棺直至其入土。第一封告示天下的东宫之书,竟是为了一位将军,而这位虽未有太子之封却已有太子之实的东宫主人,以此身份昭告的第一封告书,让满朝文武都静默无声。

    正午才稍稍过后不久,房宿街口已经没有扎堆的人群,让人咋舌的出现了很多官服森森头顶素冠的人,他们其中不乏有人白发苍苍,有人甚至腰挂让人眼前一亮的银鱼袋,看到这些,再不懂的也明白这些都是当朝要臣。

    他们站在房宿街口,互相都未接话语,直朝远处的街那头望去,很显然,他们在等一个人。

    街道上的路人也都凝注一样,站在远远的地方不敢靠近,如果有大人物出现,一般都会里外围很多官兵,现在的场面已经不仅是有一位他们眼中的大人物这么简单,让人好奇的是这里却没有官兵的影子。

    在期待、疑惑和等待的目光里,穿过曾经闹市的街区,一辆素顶两驾的马车缓入人们的视线,马车行的不快,四角流苏坠子用麻编制,稳稳垂下。

    马车停在路中,从上下来的男子素衣简袍,站定后朝身边环顾,淡淡眼神扫过,雅人深致以外更多的是冷冽,被直看一圈的人都纷纷低头。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为他牵出的那匹高头大马身上。

    赵璟已经三日未合眼,宫中上下,国之内外都有无数疑难向着他,朝内朝外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他被自己的亲叔叔摆了一道,而且毫无反驳能力的摆了一道。虽然早知这一步最终会到来,却不是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走到的这一步。

    父王率兵与韶军周旋,而平阳国的大军正以最快的行军速度向赵国边境扑来。大军,确确实实是大军,平阳国派出兵力是赵璟始料未及,他唯有痛击第一波到达的平阳军才可能得到先手。在赵国内乱刚刚过去的现在,在军民疲乏的时期内,每一步都将成为一个转折,每一步都是下一步选择的开始,或者再也没有的开始。

    赵璟久久站立,他看见白花花的冥币从巷深上空出现又落下,他听见哭泣和悲嚎的声音由远及近。

    这是赵国乃至四洲内历史上唯一一次由皇室亲随为功臣下葬,也是唯一一次朝臣参与如此之多之重的一次下葬。宋伟的棺木从房宿街一路悄无声息的走出丰都,赵璟驾马紧紧跟随,他的马以一种极为庄重的方式走着每一步,马头高高昂起,脚步永远落后于棺材半步。

    赵璟笔直的端坐在马上,他身旁扶棺的宋书平也笔挺起腰杆。宋书平眼睛红了一圈,却未流出一滴眼泪。

    沿路的人都默默的注视着他们,在一直以丰都为傲的赵国子民眼中,他们见证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内乱,未来也许即将见证这片土地被鲜血侵蚀,他们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拳头和锐气正在被消磨,也许最终会以他们的血肉为代价。

    但他们也知道,他们并未失去斗志,他们并未失去骄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