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完】吃定小丫鬟简介 > 【完】吃定小丫鬟最新目录

大少爷后悔了

    竹音默默的收好卖身契,听着红莲略带讥讽的语气,什么也没反驳。

    却是红莲怒气未消,瞪着她道:“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要是你出去后有亲人能依靠,也就罢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小丫鬟,做什么非要给自己赎身?你觉得在府里做活太累?哼,在府外想谋生只会更累!你觉得在府里活的提心吊胆?出了府,你一个貌美又无依靠的小丫头,就等着泼皮无赖上门罢!别指望袁府还能给你撑腰!”

    竹音动了动嘴唇,轻声道:“红莲姐姐,多谢你。”

    “少套近乎,我可没你这样不知好歹的妹妹!”红莲越说越气,把筷子一摔, “爷对你掏心掏肺的,我伺候爷这么多年,就没见过他对哪个人那么上心过!你还有什么不满足?你别怪我话说的难听,不惜福,可是要遭天谴的!”

    “我……”竹音终于低低的开口,“我确实不知好歹,红莲姐姐别生气……爷对我的好,我都知道……”

    “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红莲气啊!

    她今天从爷那里拿到竹音的卖身契,瞧见爷的脸色,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虽然她对袁锦安没有雅琴那样的心思,但伺候他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在她看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袁锦安更好的男人了!竹音居然这样回报袁锦安!可把她气坏了!本来这些天相处,她是挺喜欢竹音的,温柔貌美的小丫鬟,做事细致,脾气又好,给袁锦安做红袖添香的知心人再合适不过了!但是现在,红莲是怎么看她怎么不顺眼!

    不知好歹!愚蠢至极l莲心里只剩下这样的想法。

    面对红莲的质问,竹音也只能以沉默相对。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红莲说的这些道理,她也不是不肯认命,可是既然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她就绝不能放弃!

    说了那么多话,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红莲又气又失望,终于放弃了,只是冷冷的道:“你收拾好东西,我马上就送你到角门那里,以后,你好自为之罢!”

    竹音慢慢的点头,心里却有些发愁。袁锦安的行动太快,她还没完全做好准备。好在出府以后的生活她一直在计划,该怎么做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她回房间拿包裹,手里攥着袁锦安给她的那根红宝石发钗,想了想,对红莲说:“红莲姐姐,你帮我把这个发钗还给爷罢!这个太贵重了,我……”

    “要还你自己还去!”红莲冷冷的拒绝了。

    竹音哑然,默默的收起来了。都这个时候了,她可不想矫情的亲自去找袁锦安说这个发钗的事,既然红莲不愿代她还,她就留着好了,只是打定主意把这个发钗压箱底。

    只是没想到走出院子的时候,竟迎面碰到了雅琴。

    她一扫之前的失意,神色甚至带着几分得意洋洋,但是看到拿着包裹的竹音,她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圆了!

    “哟,红莲姐姐,小竹音,你们这是要去做什么?”她眼珠一转,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红莲立刻戒备:“我们当然是做大少爷吩咐的事,难道还需要跟你交待不成?”

    被顶了一句,雅琴却没像从前那样炸毛,只是哼了一声,冷笑的走了。

    竹音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她今日有些不对劲,你……注意她一些。”

    “我当然知道!”红莲还是没好气,心里却琢磨开了。

    瞧雅琴走来的方向,好像是大太太的院子。难不成雅琴搭上了大太太?如果是这样,那等于聚福院就多了一个大太太的眼线了!这些年她为了让院子的丫鬟都一心向着大少爷,着实费了不少功夫,可不能让雅琴给搅和了!

    不多时,红莲就领着竹音来到了府里的后街,下巴一抬:“我就送你到这里了。”

    “多谢红莲姐姐!”竹音呐呐道谢,抱着包袱往外走。

    红莲看了她的背影一阵,终于忍不住开口:“要是遇到了麻烦,跟角门这里的陈婆子说一声。我可不像你,没心没肺的!”

    竹音心里一酸,差点落下泪来,她哽咽道:“好……红莲姐姐,麻烦你再跟大厨房里的小蝶说一声,说我出去了,没来得及跟她道别,以后有空我会想法子去看她……”

    “好。”红莲点了点头。

    竹音又道谢,不一会儿就彻底的消失在红莲的视线里。

    红莲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转身退回门内,不料一抬头竟看见了袁锦安!

    “爷,您怎么在这儿?竹音……已经走了。”红莲小心翼翼的开口。

    袁锦安淡淡的嗯了一声,脸上看不出喜怒来,但是红莲不知为何竟从他的身上看出了几分萧瑟和痛苦,这让她愈发难过了。

    竹音走在后街里。

    这条路,这些年她也不知道走过多少次,熟的不能再熟,很快她就找到了一个安静质朴的小院,敲了敲门:“孙嬷嬷!”

    很快,院门就开了,露出一个蹒跚的身影。

    “竹音丫头!”孙嬷嬷瞧见是她,喜不自禁,“你好些日子没来了!”

    “孙嬷嬷,我是来投奔您的!”竹音抿嘴一笑,“您之前跟我说过,要是我没地儿落脚的话就上您这儿来,不知还作数吗?”

    孙嬷嬷这才看见竹音背着的包袱,一张笑成了菊花:“作数!怎么不作数!快进来快进来!老婆子还以为要再等你一年半载的,没成想你这就出来了!”

    “我得快点出来孝敬您呀!”竹音扶着她的胳膊,跟着她往里屋走,心里一片暖融融的。

    要说竹音在大厨房这些年,真正对她好的人,大概就只有孙嬷嬷一个人了。

    孙嬷嬷并不是袁府的奴婢,她年青守寡,和独子相依为命,可惜儿子十八岁那年碰上征兵,去了战场,没几年战死了。为了谋生,她去袁府的大厨房做帮厨,因竹音帮过她几次,她就把竹音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后来她年龄太大行动不便,就离开了袁府,但依然和竹音保持着来往,竹音也常常抽空来看望她。

    之前竹音和袁锦安说过,她需要月例给后街一位老人家送米面,也并非是胡诌的。既然决定了以后要来投奔孙嬷嬷,竹音当然会更加尽心尽力。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就愈发深厚了。

    此次竹音冷不丁的就从府里出来了,孙嬷嬷当然要问几句,竹音含糊的解释了几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孙嬷嬷的身上:“我好些日子没来看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

    “挺好,挺好!再有几年的活头!”孙嬷嬷笑呵呵道,“你来,屋子我老早就收拾好了,来看看可满意?”

    “好!”竹音开心的应了一声,有一点儿想哭,有个人这样关心自己可真好。孙嬷嬷给她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住处,而且是一个家。

    *******

    竹音的离开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就连聚福院的其他丫鬟们也是过了些天才陆续知道了这个消息。

    而雅琴听说了之后,立刻想起那日竹音抱着包袱的身影!

    难道她是被大少爷给赶走的?要是这样,自己岂不是还有机会?何况大太太那边也有抬举自己的意思!

    大太太虽是和爷不清,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嫡母,要是大太太开口了,大少爷总不会拒绝罢?雅琴想到这里,心里一阵狂喜!

    自己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雅琴打定主意,对袁锦安愈发殷勤起来。可惜,袁锦安这几日就不曾露出过一个笑脸,甚至比从前更加喜怒无常难以琢磨,雅琴不但没得到袁锦安的另眼相看,反而受了好几次责骂。

    红莲冷眼瞧着,不禁冷笑。雅琴的心思她自然清楚得很,眼下看到她碰壁,红莲不会有丝毫的同情。更何况她还怀疑雅琴跟大太太有所勾结。

    私底下,红莲暗自留心雅琴的动静,还吩咐几个小丫鬟注意着雅琴的行踪,没过多久,就有小丫鬟来报,雅琴有几次借着送东西的机会,和大太太院子里的素梅走的很近。

    果然!确定了心里的猜测,红莲恼火至极!忠心耿耿的她几乎毫不犹豫的就跟袁锦安报告了这一情况。

    袁锦安只是挑了挑眉,淡淡的说:“看着点,别让她起什么幺蛾子。”

    此时此刻,袁锦安确实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什么雅琴。

    自尊和骄傲让他痛快的放了竹音离开,可是在看到竹音走出袁府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

    他没想到这丫头竟然真的如此坚决,从头到尾都没有对他表露过一丝留恋。

    她记得跟红莲告别,记得跟小蝶告别,却好似独独忘了还有他这个人。对这个丫头来说,自己简直像避之不及的瘟疫一样!

    想到这里,袁锦安心里像有一把火,足以把他的理智燃烧殆尽!他不止一次的后悔过,自己当初为什么还想着要俘获这丫头的心,直接将她收用了,兴许一年半载下来她也就对自己死心塌地了!

    即使是现在,他若要把竹音再弄到自己身边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他也就是想想罢了。这么做,他的骄傲不允许不说,以竹音的性子,只怕还会恨上他。

    但是,让他就此放手,任这小丫头嫁人,他也绝不允许!

    “竹音走的时候,你给了她多少银两?”袁锦安忽然问道。

    红莲愕然了一下,明明在说雅琴的事,怎么忽然就转到竹音身上了?

    看来爷还是忘不掉啊……红莲叹息了一声,回到:“回爷的话,那天奴婢按照爷的吩咐,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她全收下了?”

    “是……”红莲奇怪,不知他怎么忽然问到这个。

    袁锦安的脸上却露出了几分苦涩又无奈的笑容。

    据他所知,这丫头全部的存款也不到十两,此番允她赎身,自己既没要她的身价银,还另外给了她不少,这丫头竟全都收了。这个时候怎么没骨气发作?

    但细细想来,在银钱这件事上,这丫头什么时候有过骨气?敷衍讨好求饶,她做起来毫无压力!别说拒绝自己额外给的这份银子了,只怕她还觉得理所当然呢!

    但是,明明在他的身边,她可以得到更多,金银珠宝,要什么没有?几十两银子可能还不如自己随便送她的一件首饰。但是她不要这些,对真正的富贵毫不留恋,大气的不行,却偏偏在小钱上表现的斤斤计较毫无骨气。

    袁锦安忽然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这个丫头了,可是这样的一个小丫头,却该死的让他愈发着迷。

    心里的冲动几乎无法遏制,袁锦安刷的站起来,朝红莲挥挥手:“爷晚上不回来用饭了。”说完就走出去了,留下一头雾水的红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