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我要当市长简介 > 我要当市长最新目录

No35 王志光让他“戒急用忍”

    No35  王志光让他“戒急用忍”

    珞玛动作迅速,第二天下午两点半,报告送到了蒙辛博的案头上,里面提到的最后调查结论时间是中午一点半。

    查人无非是通过户政部门,从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两条线展开。在巴戎市,叫做梁君如的女人有几百人,但符合年龄条件的只有十三人,全部健在;在巴戎登记的暂住人员,只有一个叫梁君如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但这是一个人员流动自由的时代,并不是所有流入人口都参与了暂住登记,有些人在巴戎居住几年十几年,都没有办理相关暂住证明,一样住得好好的。这样,珞玛又利用情报信息平台对叫作梁君如的女人进行更广泛的追踪,对需要实名制登记的行业,如旅馆、出租屋的居住信息、银行折卡存取信息进行比对查询。情报平台梳理的信息多达两千多条,珞玛安排两组人通宵达旦地进行查证,第二天上午,又一边安排人起草汇报,一边继续调查外地的情况,直到中午一点半,所有的信息查证到位。

    没有一个名叫梁君如,在巴戎市出现过,又失踪的女人。

    如果柳景平的情人叫做梁君如,她不可能不在巴戎市使用银行卡。换句话说,她的银行卡不可能在巴戎市没有存闰消费信息。

    蒙辛博看了一遍汇报,在首页的右下角签上“呈志光书记阅示”字样,当即给郑基文打电话,郑基文告诉他书记正在办公室里等他。便把汇报捧在手里往三楼的书记办公室去。

    郑基文正在会客室铺好宣纸,倒好一得阁墨汁。王志光提笔准备写字,见蒙辛博进门,便说:“基文,你给辛博同志泡杯茶来。”

    “辛博,听说你字承颜正卿,算是一支好笔。是不是也来一张?”

    “书记面前岂敢卖弄。还是书记来吧,我来拖纸。”蒙辛博把汇报小心地放在一边,帮着拖起宣纸的两角。

    王志光说:“上午开老干部座谈会,老干部们提意见,说是新老干活动中心落成了,书记要题个词什么的。那就题吧,我又不是怕骂怕丑的人。”

    蒙辛博恭敬地拖起宣纸,巴结地说:“书记书法是一绝,只是自律很严,从不出手。今天撞见了,我也得讨一副才行。”

    说话的当儿,王志光已运气凝神,落笔如风,写的是行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外柔内刚、纵横聚散,刚健峭拔、骨气森森,结体端庄、笔力峻拔。

    王志光问:“周末你回省城吗?”

    蒙辛博说:“正想来向书记请假呢?三个星期没回去了,想回去看看。”

    王志光玩笑道:“应该还没干着吧,前两天你妻子不是来看过你吗?”

    蒙辛博暗吃了一惊,书记耳目真灵,笑着说:“哈哈,真是什么事都逃不过书记的法眼。”

    “你带着妻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散步,还想保密?”王志光说。

    蒙辛博把写好的字平托起来,放在条桌的右方,重新铺过一张宣纸来。

    这次王志光落笔凝滞,波波磔磔,古朴典雅,却是“戒急用忍”四个隶书。蒙辛博等着书记落款,王志光却把笔放在砚上,说:“不过,回去看看也好。”

    不等蒙辛博开口,王志光又说:“这个周末,听说你那个老同学谢定宏会在省里。”

    蒙辛博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王志光,便主动说:“报告书记,我昨晚跟谢书记的秘书通过电话,约好明天上午向谢书记汇报工作。”

    王志光原本已准备袖手,听了这话,抽出手来,再次提起笔,在宣纸上落下题款。他看了蒙辛博一眼,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有出口,只是从桌上拿起印章盖了上去。他俯下身去,轻轻地吹着纸上的墨迹,过一会,抬起头来,对蒙辛博说:“辛博啊,巴戎你也来了有六年了,比我还长两年呢?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年底了,我很担心呢。”

    蒙辛博说:“这一点,我时刻提着一颗心,也对政法各部门抓得很紧,争取尽力为书记分忧,让你少操心。”

    王志光说:“光是你一个人用心、抓得紧还不够啊,要加强上下联系,要就春节安全保卫筹备一次会议,特别是要取得上级的支持啊。”

    王志光说着,返身往办公室走。“这副字,装裱好后,我让基文给你送去。”

    这是明显的送客了,蒙辛博只得把汇报轻轻地放在办公桌上,转身离去。

    回到办公室,蒙辛博仔细地想,王志光书记到底是什么意思?去送汇报却没有汇报一句,倒是讨了一副字和几句东拉西扯的关于稳定的指示。但似乎不仅仅是治安稳定,有着潜台词在里面,特别是那副字,又更有深意。

    蒙辛博还没有把这件事想透,谢定宏秘书的电话来了。首长临时有事明天要赴北京,但记挂着老同学的约会,今晚正好没什么安排,问他有空么?

    首长相约,自然推掉一切也要赶到省城去赴会。

    蒙辛博报告了王志光,立即驱车赶往省城。他本意是找个地方请谢定宏喝茶或放松一下,但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场所,谢定宏在省城就像自己在巴戎一样,是公众人物,随便到哪里都有可能被人认出来,难免尴尬。有人说,重要官员是不在办公室里,就在考察途中,此语一点不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