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四监室《1》
只管把我送进了甲四监室。。.
看守所里一间间关押嫌疑人的屋子正式名称叫作监室,俗称监号,俗称加简称就是“号”,一般情况下无论警方还是被关押的一方都是用这个俗简称。听人说也有叫监舍、监房、囚室的,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好象一般都叫做监仓,这个“仓”字取得好,更形象,也更切合实际,就像船上的船仓一样,空间虽然狭小,可功能样样俱全。也许其它地区还有别的名称,但却从没听说有人叫监屋的。这,就是通常人们口头上常说的“牢房”。
平时在社会上,常听人们口头上说的有“监牢”一词,两个字合在一起,常常作为监狱的代名词。进了看守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体会,又经过一些同号的启发、指导,我渐渐明晰了一个概念。.实际上“监“与“牢”是不同的,或者说并不是同一种东西。这也算是我此“行”的一个收获。“监”指监狱,那是已经判决了的罪犯待的地方;而“牢”则指牢房,牢房指的才是看守所里的监室。关于两者之间的差异,说太多了,无此种经历的人不容易理解。简单地说吧,在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上,牢房比监狱更甚。在监狱里的犯人们都要参加劳动,也就是所谓的劳动改造。除了劳动时间,在限定的范围内,犯人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而在牢房,关在里面的人非“因公”则不能跨出牢门一步。
我进的甲四监室在市一所一楼的南面一侧,也就是阳面。这也是它的“地利”之处。南北各有一个高窗户,紧贴着屋顶,里面的人无法利用它看到外面的世界。向南的窗下有一个大约1.5米高0.4米宽的小铁门,平时一把大锁紧锁。小门通向外面的小院,那是牢里人放风的地方。
牢门在西北角北面一侧,通向楼道。门共有两层,里面是巴掌宽的铁格栅,再裹以一层核桃般大孔的铁网,中下部开了两个口,靠下的稍大,约有半平方尺,是供进饭菜用的;靠中部的一个较小,只有巴掌大,是传递一般如信件、起诉书等小件东西的。外面一层是全包的铁门,只在门的上中部有一个方形的小窗户,名叫“观察孔”,是管教们向里“观察”屋内用的。
室内面积约30平米见方,长、宽几乎相等,高与长宽也差不多,的确给人以“见方”的感觉。屋子很高大,通风采光都很好。时间长的老犯们介绍说在隆冬的季节里,外面的太阳可以直接晒到最里面的铺位。南面墙西南角上,直对牢门的地方有一部抽风机,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知疲倦的转着。按它的功能应该说是换气扇,对号里的空气新鲜度“负责”。
门内正对着门,由北向南有一条约一米宽的地面,俗称:“马道”。马道尽头是号里人的五谷轮回之所,俗名叫:“茅”。茅向外的一面与马道之间有一堵不到一米的矮墙相隔。在那“方便”时,人的头部敲可以落在那个门上的观察孔视线之内。矮墙外马道上依次摆放着一个储存凉水的硕大塑料桶、饮水用的保温桶和一个带随意盖的大号塑料垃圾箱。另外,我刚进号时旁边还摆着五六层塑料箱,那是号里人买的鸡蛋,在里面存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