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神医重生厨娘子简介 > 神医重生厨娘子最新目录

第198章 送纳采礼

    三天后,皇上写下两封圣旨,一封送去镇国公府,一封送到永宁侯府,圣旨上把秦远和穆惜柔成亲的日子,定在三个月后的六月十六。

    吴公公宣完圣旨后,就告诉穆惜柔,说秦世子已经在奉旨回京的路上,让她准备好出嫁的事情。

    穆惜柔接下圣旨,羞的一脸通红。

    次日,镇国公府的大夫人文氏,亲自登门来永宁侯府和大夫人商谈亲事。

    文氏是秦远的继母,也是秦大老爷的继室,对于她的出身,大夫人非常看不起。

    文氏是镇国公老夫人娘家的亲侄女,还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庶女,今年才二十九岁,因为保养的好,加上又长了一张天真的娃娃脸,看着就像个二十来岁的小娘子。

    别看文氏长的天真娃娃脸,但她的手段可一点儿也不含糊,心机也相当深沉。

    当初,文氏凭她一个庶女的身份,就能嫁给镇国公府的大老爷做继室,这其中也是使了一些腌臜手段。

    是文氏之前故意在秦家大老爷面前提到他亡妻以前的事情,秦大老爷想到亡妻为救他而死,心中难过,就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多喝了几杯。

    而一直关注秦大老爷的文氏,趁秦大老爷喝醉后,穿着他亡妻喜欢穿的一样颜色的衣服,故意给他送醒酒汤,然后……当然是女铯狼,扑倒了醉的不省人事,迷迷糊糊的秦大老爷。

    事后,文氏还一个劲的哭诉她好心给大表哥送醒酒汤,哪知大表哥突然发狂,把她给压了。

    倒打一耙。

    但谁也不能证明她的话是真是假,因为醒来后的秦大老爷什么也想不起来,不过既已成事实,他沾了他表妹的身子,毁了人家的清白是真,不娶人家都不成。

    因为是姻亲关系,文家老爷又发难镇国公府,镇国公老夫人面子上挂不住,加上秦大老爷犯错在前,所以决定让秦大老爷娶文氏为继室。

    成亲之日,就是秦家大老爷亡妻过世年满三周年的一个月后。

    当年,这件事丑闻不知道被谁传了出来,文氏也成了贵族圈子中的一个笑话。

    好在镇国公府的男人都是武将出身,男人在外打仗,不在家时,女人们都是关着门过日子,不理外事。

    时间一久,大家也渐渐把那件丑闻忘却。

    以前,大夫人也没在意过镇国公府的事情,也不在乎人家娶的夫人是嫡是庶,怎么娶的,可现在永宁侯府和镇国公府就要成为一家人,等穆惜柔过门了后,这文氏就是穆惜柔的婆婆。

    有一个身份低贱的庶女婆婆,骑在穆惜柔的头上,可想而知穆惜柔的日子会过的多憋屈。

    不提别的,就是这每日一大早,她要去给庶女婆婆请安,这就够打穆惜柔这个嫡女出身的脸。

    而在这个十分看重嫡庶出身,嫡出血缘的贵族圈子里,有一个身份如丫鬟一样高的庶女婆婆,也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情。

    所以大夫人非常看不起文氏,在文氏提出来的六十抬聘礼中,大夫人硬是要增加十六抬。

    文氏就为难道,“嫡子娶媳,六十抬聘礼是镇国公府的规矩,亲家夫人硬是要加十六抬聘礼,这不是叫我为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户人家府里,嫡子娶媳和庶子娶媳,都是按照规矩办事。

    像镇国公府,嫡子娶媳是二十抬纳采礼,六十抬聘礼。

    庶子娶媳是十二抬纳采礼,三十六抬聘礼,比嫡子娶媳的聘礼要少将近一半,这就是嫡子和庶子的区别。

    各府里的情况都是一样,只不过是数量不一样。

    府里有钱的,就多一些聘礼,府里没钱的,就少一些聘礼,而镇国公府送六十抬聘礼,在京城来说并不少。

    等到成亲当日,镇国公府送了多少抬聘礼过来,永宁侯府也要给穆惜柔准备多少抬嫁妆送去镇国公府,到时候聘礼和嫁妆一起送,一百多抬全都抬到镇国公府去。

    不过,这些聘礼和嫁妆就变成了穆惜柔和秦远的私有财产,不再属于镇国公府公中的。

    大夫人提出增加十六抬聘礼,一是为难文氏,二是在变相的为穆惜柔争夺镇国公府公中的财产。

    镇国公府四代同堂,兄弟姐妹众多,主子加下人,上上下下有上千口人需要吃喝嚼用,所以大夫人能为自己女儿多要一点儿算一点儿。

    文氏想了想,就道,“亲家夫人,你看这样行不,聘礼的事情我们等世子爷回来再说,国公府明天先把纳采礼送过来。”

    大夫人当然不愿意,但文氏做不了那个主,大夫人也拿她没办法,最后文氏治好道,“那我回去和老夫人商量一下再给你回复。”

    文氏走后,孙妈妈就在大夫人身边道,“夫人,我看那个文氏就不是一个好的,她想等着秦世子回来,定是打着秦世子手里财物的主意。”

    “秦世子的亡母安氏过世后,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嫁妆,当时安家也没拿回去,全都留给了秦世子,还有去年秦世子把安家大姑娘的嫁妆从乔府要了回去,安家大姑娘的嫁妆可是当年京城里的头一份,那些嫁妆都在秦世子的手上。”

    “那么多的财物,文氏怎么能不眼红,只要秦世子同意拿出一部分来做聘礼,文氏就能撇开这件事。”

    听了孙妈妈的猜测,大夫人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她神色阴恻恻道,“拿安氏的嫁妆来做聘礼还说的过去,那是他亲娘,可是拿安家大姑娘的嫁妆来做聘礼,这是几个意思?”

    那他心爱的女人的嫁妆来做聘礼,这岂不是红果果的在打惜柔的脸?

    大夫人脸色发黑,孙妈妈忙道,“夫人,秦世子为人做事稳当,他绝对不会拿安家大姑娘的嫁妆来凑数的。”

    “嗯,说的也是。”大夫人的脸色又好看了些,“那就等镇国公府回信再说。”

    次日,镇国公府就回信了,镇国公老夫人答应了大夫人的请求。

    镇国公老夫人说,“镇国公府嫡子娶媳确实是六十抬聘礼,但秦远是世子爷,未来的镇国公,他娶媳,聘礼比其他兄弟多十六抬,也没什么,镇国公府拿的出来。”

    第二天,镇国公府就送了纳采礼过来,是镇国公府的二少爷代替秦远送来的,他还把老夫人让他转告的话转给了大夫人听。

    大夫人见镇国公府同意了,脸色就好看了许多,一整天都眉开眼笑,喜眉笑眼。

    而永宁侯府这边,因为侯爷伤势没好,不能出来迎客,大夫人就请了她娘家的二叔楚二老爷和侄儿楚大少爷过来接待客人。

    而女客都是她和老夫人接待。

    本来嘛,老夫人是村妇出身,说话又粗里粗糙不好听,大夫人本不想她出面,但永宁侯府的老夫人,哪里能躲着不见人啊。

    见五六个前来观纳采礼的夫人们,一边陪老夫人说话,一边眼中还止不住的闪过一丝鄙夷之色,大夫人脸色那叫一个难堪啊,比吞了一只活苍蝇还要让她难受。

    索性,她眼不见为净,借口出去了。

    而穆惜柔,苏心荷,楚梦蝶三个姑娘家,正在后花园里接待来玩的姑娘们。

    人不多,就六个。

    曹伯府的曹二姑娘,安乐侯府的大姑娘和三姑娘,郑国公府的五姑娘,六姑娘,七姑娘。

    郑国公府是楚家的联姻,丞相夫人的娘家,大夫人的外家,曹伯府是楚二老爷夫人的娘家,都是听说这事后赶来凑热闹。

    安乐侯府就在隔壁,和永宁侯关系也很好,姑娘们之间也处的不错,镇国公府前来送纳采礼,永宁侯府大门口放了一个很大的鞭炮,她们见了热闹,也进来玩玩。

    “大表妹,怎么不见二表妹?”郑家五姑娘见只有穆惜柔和苏心荷,楚梦蝶三人出面接待她们,而穆惜玥却不见人影。

    往日,她和穆惜玥玩的最好,只要她来侯府,穆惜玥一定会出面接待。

    她关心道,“上次来,我也没见到二表妹,怎么,二表妹出门了吗?”

    “没出门。”穆惜柔温温柔柔道,“三妹前几日受了风寒,怕过病气给你们,就没出来,在屋子里休息呢。”

    “哦,那我得看看去。”五姑娘忙站起身,就要吩咐丫鬟带路,穆惜柔拉着她,道,“五表姐,三妹有话让我转告你。”

    “什么话?”

    “三妹说,你还欠她一个花样子没给,下次来,你可要记得带来。”穆惜柔叉开话题,笑着把五姑娘按坐在垫了棉垫子的石凳上。

    然后穆惜柔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句,“五表姐,三妹她不光是受了风寒,脸上还因误食过敏,所以……”

    下面的话,穆惜柔不说五姑娘也明白了。

    过敏脸上会起疹子,所以一般姑娘家都会呆在屋子里休养,不见外人。

    她要是去了,还会让穆惜柔和穆惜玥为难。

    五姑娘就笑了笑,道,“倒是我粗心了,还请大表妹转告二表妹,我下次来一定记得给她带好看的花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