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奇怪的事
郝建军下乡插队的同时,郝丽华进入初中,因为停课他们整个班晚一年升入初中,郝丽秋进入小学,纺织厂子弟学校初中小学在一起,还没有河光中小学大,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那时小学是五年制,总共八个班级,每个班三十到四十人不等。
</P>
托儿所学校卫生所食堂都建在厂区外面,紧挨家属区四排平房,不同的是卫生所和食堂两排平房相对,而学校和托儿所前面用砖砌成墙围起来,中间留一道大门进出。
</P>
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的这些部门归厂里统一管理,凡事需申请厂部批准。
</P>
郝丽秋跟蒋秋梅一个班,一同上下学,焦氏给两个小姑娘打扮得像一对姐妹花。郝丽秋活泼可爱还有些调皮,小朋友都敬畏老师,她从来不怯场,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做错事看到老师要生气了,赶忙说:“老师,我错了。”
</P>
郝丽秋特别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尤其唱歌跳舞少不了她,上学不到一年学校老师都认识她,并知道她是郝庆红的小女儿。
</P>
郝丽华跟吴守亮的二儿子吴其远老蔡的二女儿蔡艺敏老李的三女儿一个班,但她跟蒋春梅在一起时间最多,两人从小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P>
两家四个女儿,年龄都差不多,梳什么辫子别什么发夹你有我也想有,郝庆红两口子尽量满足女儿,尤其对小女儿,郝庆红宁愿少喝一壶酒也要给他的幺女。
</P>
可两个女儿羡慕蒋家姐妹的军便服却难住了郝庆红夫妇,那不是随便买得到的布料,为了安抚两个女儿,郝庆红和马玉平商量,给两姐妹各买了一个军用帆布挎包和一个军用水壶。
</P>
蒋春梅姐妹在学校玩得来的同学不多,就因为姐妹有了令人艳羡的军便服,一下子多了很多朋友。
</P>
厂里的生产逐步正常起来,但阶级斗争的弦却越绷越紧,马玉平对学习的文件她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记不住,上次开会打瞌睡列入黑名单,领导经常抽查她,生怕背不出来更害怕背错,她快要窒息了。
</P>
郝庆红呢,自己受监督不说,因为他的幺女是吴守亮的干女儿,革委会隔三差五找他了解吴守亮的思想动向,吴守亮更不用说了,每天都要交一份思想报告到革委会。
</P>
马玉平感到比任何时候都累,这时想起闲在家里的好处来,郝庆红心情也差,他和老李老蔡基本都不敢去吴守亮家里了,不是他们怕什么,而是有眼线告密,他们的行动时刻被掌握得清清楚楚,连说的什么话都原封不动的被复制,一番好意让吴守亮更麻烦。
</P>
为此,吴守亮下了逐客令,不许郝庆红他们去他家里,闭门谢客。
</P>
郝庆红两口子备受煎熬,接下来的事让他们忍无可忍。
</P>
郝丽华初中毕业了,那年月是不通过考试而是推荐上学的,首先看家里成分,家庭成员有没犯错,一旦有任何的污点,学生表现再好都不在推举之列。
</P>
吴守亮的二儿子因为父亲的问题自然早早排除在外,他们早就估计到了,可吴其永接受不了,为此怨恨父亲,而他的三儿子吴其响连初中都不能上了,这个儿子小的时候发高烧,医生怀疑得了脑膜炎,抽脊髓化验检查,为此落下了后遗症,反应慢凡事没有主张,两口子束手无策。
</P>
等到学校推荐上高中的名单出来,几家关系密切的老蔡老李的女儿包括蒋春梅都榜上有名可郝丽华为什么不能上高中呢,郝庆红百思不解。
</P>
郝庆红去找子弟学校领导,问比我女儿表现差的都可以上高中,为什么偏偏没有我女儿,领导打了阵官腔,讲什么大道理,社会才是一所更培养人锻炼人的学校等等,郝庆红说既然这样我愿意让给别人去培养去锻炼,我女儿去学校老师教。校领导又说好话,名额有限,请他理解,他们也很为难,还暗示是厂里的领导卡了,问题不出在他们身上。
</P>
郝庆红不敢回家,怕马玉平知道了实情一是懊悔不已,二是怕她冲动去找厂里领导吵闹,那以后郝丽秋更没机会升学了。
</P>
郝庆红打了一壶酒,憋着一肚子气来找蒋国栋,蒋国栋已经搬到铁路局家属区,房子跟郝庆红他们差不多,比原来条件好一些了。
</P>
蒋国栋正好下班,去工作人员食堂打了两个菜回来,拿出老家带来的干花生,像以前一样两人边吃边喝。
</P>
蒋国栋已经听女儿蒋春梅说了,所以他静静的听郝庆红发牢骚。
</P>
酒喝得差不多了,郝庆红发泄后心情平静下来:“国栋兄弟,现在只有到你这里诉诉苦。”
</P>
蒋国栋:“我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P>
郝庆红:“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对孩子有愧。”
</P>
蒋国栋劝道:“你女儿懂事,她不会怪你。”
</P>
郝庆红:“国栋兄弟,我想请你帮个忙。”
</P>
蒋国栋:“庆红兄弟,只要我能力范围,你尽管说。”
</P>
郝庆红:“春梅穿那个军装衣服,丽华羡慕不已,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买点布料。”
</P>
蒋国栋高兴地:“巧啦巧啦,庆红兄弟,春梅早给我讲帮丽华买一段军装色布料,今天我战友刚找人带过来,我还没来得及通知春梅过来拿,正好正好。”
</P>
郝庆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谢谢。”
</P>
蒋国栋:“都是为了孩子,能为你排忧解难,我也很高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