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不谋而合
“无悔?”卢琳怔了怔神,慢慢的重复了一遍,微微偏着头,惋惜的说道,“自然是后悔的。”
“有些话,说起来矫情的很,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卢琳站起身,踱着步子,轻声说道,“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虽然吃穿用度与我相差甚远,但我看他们,却总是笑意盈盈,似乎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可以让他们笑逐颜开。”
“可我呢?”卢琳伸出手,将手腕上戴着的镯子露出来,示意梅长歌去看。
那镯子,竟不知是什么材质,在绚烂阳光的照射下,隐隐呈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霞光,美妙极了。
“这镯子,足够全京城的百姓,吃喝一年。”卢琳不过轻描淡写的看了一眼,便又重新收回袖中,苦恼的说道,“这是父亲今年送我的生日礼物,而我,只是在见到它的第一眼时,稍稍露出了一点礼貌的笑意。”
“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卢琳自嘲笑道,“我既不悲伤落泪,也从不激动欢喜,我所经历的一切,都犹如雪山顶上,那千年不变的皑皑白雪,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我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我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而不是深陷其中的经历者。”
“梅长歌,我在冷眼旁观我自己的人生,这种感觉,真的是很微妙,也很悲凉的。”
以清河卢氏在大秦的财力,她的确有从容不迫的说出“穷人”二字的资格,便连执掌一国财政大权的户部,在她看来,或许也未必算得上是顶有钱的那一种。
在梅长歌看来,卢琳说这番话,带给人的感觉,大概同马云公开表示,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错误,是建立阿里巴巴一样。只要但凡是人,总逃不过这些凡尘俗事,以为自己得不到的,才是最圆满的。其实若当真给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们有很大的可能,还是会重复过去的自己。
告别过去,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难道你就从没想过,要为自己,做出些什么改变?”梅长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道。
“等到你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便终将会知道,这世上,真的有身不由己这件事。”卢琳想了想,迟疑道,“你要知道,很多事情,交到我的手上,我会尽量选择用一些温和的,不过分触及旁人底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可如果有朝一日,我当真撒手不管了,你以为,我的父亲,我族中那些向来主张激进的叔叔们,还会如此温柔的,来处理朝堂上的纠纷吗?”
“不,他们显然不会。”卢琳摇摇头,略略有些愤怒的说道,“这些年,他们一直说父亲当年做错了,父亲也很后悔。虽然我认同他们分析过去的观点,但我并不赞同,他们全盘否定后,准备背道而驰的做法。”
“有时候,我真的搞不懂你们这些世族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梅长歌的眉头皱的极紧,愁眉苦脸的说道。
“我也不懂。”卢琳叹息道,“可你要相信,我们世族,无论做任何事情,采用何种手段,其出发点,总是为了大秦,为了大秦的百姓。”
“我不信。”梅长歌闻言,心念微动,沉默许久,最终还是说道,“尤其是你们清河卢氏,向来最是伪善,我实在是不信。”
“怎么?梅小姐竟也学会仇视世族了?”卢琳戏谑道,“不要忘了,你也是世族一员,和我们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你这般惺惺作态,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这天下,究竟是何人的天下,是陛下的,还是咱们世族的,我看都不是。”卢琳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唇角难得的向上翘起,现出一丝有些怪异的笑容,极小声的说道,“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卢琳的这个观点,显然与梅长歌不谋而合,因此,她的脸上,也慢慢露出了一点意味深长的笑意。
“律法崩坏,道德缺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卢琳微微皱眉,目光稍转,语带讥讽的说道,“身而为人,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一味的靠弘扬道德,提倡自我约束,来维系所谓的安定平稳,是非常可笑的。”
“什么是天性?”卢琳自问自答的说道,“完全的解放天性,绝不可能带来大秦的繁荣,只可能是黑暗无边的乱世。说是愚昧无知也好,什么都好,人是需要统治者的。”
“我们世族,有皇权作为制约,那么,作为生活在大秦帝国中,最至高无上的陛下,其行为,难道全凭自觉吗?”卢琳轻轻的摇了摇头,不悦道,“历史上的朝代,但凡礼乐崩塌,无不从帝王昏聩开始。”
“一个国家,若想长盛不衰,或者说,我们尽可能的将这个颓丧堕落时代到来的时间,尽可能的延长,这是我们清河卢氏,一开始的初衷。”
其实梅长歌并不是很明白,她和卢琳谈话伊始,聊得不过是一些风花雪月的小事情,为什么到最后,仍然会不可遏制的牵扯到了朝堂纷争,以及自身的抱负和理想。她与卢琳,有很多观点相似,因此在情感上,不免又更进了一步,倘若她们之间,没有楚青澜,可以想见,会成为共同进退的盟友。
“可现在……”梅长歌心中稍稍有些犹豫,因为她很清楚的知道,卢琳先前说过的话,是对的,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时代,是可笑的,更是荒唐的。
楚青澜如今对她情意正浓,自然愿意为她着想。即便梅长歌没有色衰爱弛的烦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人逼着楚青澜就范。
如果他仍然是那个偏安一隅的闲散王爷,他当然可以视若不见,可他是大秦的王,是九五之尊,便难免要被旁的事情所困扰。一个女人和一个国家之间,孰轻孰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纵使是梅长歌自己,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难题。
况且现在大秦朝堂局势异常混乱,等待楚青澜的,不可能是一个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的大秦。
他要肃清朝堂,平定内乱,威慑邻邦,这桩桩件件,哪一件事情,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小团体能够做到的?
楚青澜既需要旁人的帮助,当然就要展现出相应的姿态,纵观大秦,政治联姻,当仁不让的,成为成本最低,危险性也最低的手段之一。
等当真到了那个举步维艰的时候,难道梅长歌还能拉着楚青澜的衣袖,哭哭啼啼的求他不要答应别人的请求吗?
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情,梅长歌是不太可能去做的。
“你再好好想一想吧。”卢琳看着早已神思飘渺,怔怔出神的梅长歌,面容平静的说道,“这种事情,早晚都是要想的。”
“当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发生碰撞的时候,你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卢琳自嘲一笑,说道,“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明白的,我以为,你现在可以开始想了。”
卢琳这话,说得很有深意,虽然目前局势一片大好,楚青澜已经封王,但还远没到需要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除非……
“莫非你们已经准备动手了?”梅长歌有些惊讶的看着卢琳,沉吟道。
“不是我们,是陛下。”卢琳冷笑道,“宫中传来消息,陛下的身体每况愈下,单单是上个月,便已经晕了两回,恐怕没多少日子了。”
梅长歌静静的看着卢琳的眼睛,半晌没有说话。
卢琳也平静的看着她,一动不动。
“你们到底能不能干脆一点,直截了当的,把那件事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梅长歌不满道,“真是挺累的。”
“你不会想知道的。”卢琳揉了揉眉心,愁眉苦脸的说道,“陡然知道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我都好几天不敢闭眼了,生怕一闭眼,便再也醒转不过来了。”
卢琳走后没几日,姜崇亮的那件案子,就很快有了消息反镭来。
据说是大秦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绝伦的一场庭辩,别开生面的,给围观群众上了一堂很好的普法教育课。
在那些孩子们的家长眼中,自己孩子,永远只是一个孩子,至于他们杀人,那一定是受了他人影响,以至于误入歧途,只要好好引导,总有变好的。
他们这些人中,有国子监任职的先生,也有各部任职的官员,他们熟读律法,口才凌厉,又擅于从对方的话中,寻找逻辑上的疏漏,轮番上场,大打车轮战,所以这场口水官司,一连打了好几个月。
卢琳大才,所提供的证据和证词,竟然比真的更像真的,硬生生把“伪证”做得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也难怪,参与造假的,是刑部,负责审核真伪的,同样是刑部,这套自查自纠的老把戏,玩了好些年,总不至于唯独这次失了手。
辩到最后,大家辩无可辩,只得熬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惨兮兮、苦哈哈,被折腾折磨了长达数月之久的孩子们,在认罪书上按了手印,谁也不敢再提清河卢氏当众替梅长歌做伪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