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妃常美好(上)简介 > 妃常美好(上)最新目录

第29章

    就在主仆闲聊之际,银屏急急地进门了。「娘娘……」

    「什么事?」赵晴问。

    银屏手心按着胸口,喘着气道:「皇上派人送圣旨来了……」

    「千岁这次该不会又把人杀了?」见婢女神色惊慌,她的脸色也变了。

    「没有,这回没杀。」银屏连忙道。

    赵晴吁了口气。「没有就好。」

    「似乎是皇上已经帮世子让名字,千岁才没杀人,不过……」

    「不过什么?你快说!」她催道。

    「听说赵家也托这次前来的官员带了口信给娘娘。」这才是银屏最担心的。

    「哪个赵家?」赵晴的脑子还没转过来。

    「就是娘娘的娘家。」

    她愣了好几秒后才会意过来。「你是说原本那位王妃的娘家?」

    「没错。」银屏点头。

    金香也赶紧追问。「带了什么口信?」

    「听说娘娘生了世子,娘娘的生母赵宜人……」见主子满头雾水,她又另外解释命妇的封号是跟着丈夫的官衔高低而定,因为工部郎中是五品官,便册封为「宜人」,赵晴总算弄懂了。

    「她打算来探望外孙,应该再过不久就会抵达……」银屏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到时万一她发现娘娘不是自己原本的那个女儿,那该怎么办才好?」

    「我对赵家的事完全不了解,对方一定会起疑的。」赵晴还以为路途遥远,应该没有机会遇到赵家的人才对。

    「就只有赵宜人独自过来吗?」金香又问。

    闻言,银屏也暗恼没问清楚就急着回来禀报。「按理说,赵宜人一个妇道人家,是不可能独自出远门……啊!以前曾听李嬷嬷提起过,娘娘还有个大上九岁的同母兄长,要是他这回也跟来,那可就糟了。」

    「一个赵宜人就够我头疼了,再多来几个不就马上露出马脚……干脆就说那次意外把我的三魂七魄都吓跑了,等到清醒之后,一些以前的事都忘了?」失忆虽是老哏,但很好用。

    「这个……」两位婢女不大有把握。

    赵晴又问:「你们见过赵宜人吗?」

    「她没来过肃王府,奴婢自然没见过。」金香回道。

    银屏一脸扼腕地叹道:「偏偏李嬷嬷已经死了,整个王府没人知道赵家的事,娘娘可得小心应对。」

    赵晴不禁抱着脑袋。「这该怎么办?」

    原本还庆幸已经唬过肃王,没有让他起疑,夫妻俩的感情又有了进展,没想到会遇上更大的难关,这下让她一个头两个大。

    金香脑袋转得快。「虽然娘娘不清楚赵家的事,不过只要把她的喜好、习惯以及说话方式记住,应该能暂时蒙骗过去。」

    「咱们伺候了她两年,对这些事都很清楚,娘娘一定要把咱们告诉你的话记牢,想办法蒙混过关。」银屏也说。

    还是这两个婢女反应机灵。

    赵晴用力点头。「我知道了。」

    第10章(1)

    皇上亲自为刚出生的皇孙赐名为「奕勋」,不过赵晴还是喜欢「犼儿」这个乳名,也习惯这么叫。

    「犼儿喜欢皇爷爷帮你取的名字吗?」当天傍晚,她问着咿咿呀呀说着话的儿子。

    犼儿睁着圆滚滚的大眼,说着大人听不懂的话。

    「原本还以为父皇这回会无视本藩的请求,拖到犼儿长大要请婚了还不肯赐名。」元镇多少有些意外。

    赵晴乘机说好话。「可见父皇还是有心的。」

    元镇哼了哼,不置可否。

    「其实淑妃娘娘……我是说母妃的魂魄曾来找过我,就算死了,它还是想见千岁一面,可偏偏近不了身,也无法托梦,不得不来拜托我好好照顾你。」赵晴之所以拖到今天才说,就是在等适当的机会。

    元镇俊脸一沉。「你不要替她说话,她恨不得没有生下我这个儿子。」对生母的怨恨,他至今依旧耿耿于怀。

    「当年忍痛把才八岁的你送走,她心里真的万般不舍,但是为了皇上和百姓,又必须做个选择,只好假装不关心千岁……」

    「够了!不要再说了!」元镇斥道。「这事你别管!」

    赵晴见他执拗,看来母子和解的时机尚未到来,只得把话又吞回去。

    「好,这事我可以不管,不过赵宜……呃,我娘这趟到关中府来,不知会待上多久,也该想想要安排她住在哪里。」

    「这事你来决定就好,你们母女已经许久不见,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住的地方近一点也方便。」他不甚在意地说。

    虽然她是巴不得这位赵宜人不要来,但对方想见女儿和外孙一面也是人之常情,她也不好阻拦。「多谢千岁。」

    「据说这次同行的还有你同胞所生的亲兄长,他若跟你提起一些朝中政事,最好别放在心上。」元镇话中意有所指。

    「什么意思?」赵晴不解。

    元镇瞥她一眼,这次朝廷派来的官员之所以没有脑袋分家,其一是因为父皇为犼儿取名,开心之余,便决定饶对方一命;其二也是想顺道打听一些朝廷里的事,否则京里发生任何变故,自己肯定会被蒙在鼓里,不过这些事当然是把剑架在对方脖子上,硬逼着他说出来,他才无意间得知赵家父子私下和六皇兄的生母德妃走得近,背后的意涵不言可喻。

    「总而言之,朝中之事不是你能过问的,别跟着掺和,也别被煽动了。」他没有说太多,只是警告意味浓厚。

    赵晴颔了下首。「我知道了。」她现在要烦恼的可比这件事还要严重多了。

    「对了!有件事想请求千岁答应。」

    「说吧!」

    「这次我能够平安生产,都是多亏了菩萨保佑,感谢祂将犼儿赐给咱们,我听说县内好像就有一间观音庙,我想亲自去上香答谢。」上辈子的她没有宗教信仰,来到这里之后,自然也开始入境随俗。

    他看着抓住自己母亲手指、自顾自玩耍的儿子。「本藩陪你去!」

    「不用了,我带几个婢女坐轿子去就好。」有肃王跟在身边,大家恐怕都会吓跑,赵晴不想惊扰百姓。

    「……那就让几个士兵跟着去。」他做了最后的妥协。

    「好。」赵晴笑意晏晏地说。

    不过元镇还是有些不大放心。「谁敢对你无礼,杀无赦!」

    「不要动不动就说要杀人,事情没这么严重。」她无奈地笑道。

    他哼了哼。「少啰嗦,就这么办。」

    「犼儿快说说你父王……」赵晴将儿子塞进他怀中。

    犼儿还真的煞有介事地对着元镇说教起来。

    「臭小子,想教训父王,还是等你会开口讲话再说吧。」他将儿子抱高高,听见犼儿发出格格的笑声,也跟着咧开嘴角。

    赵晴和婢女们都笑了。

    「快叫父王!」元镇高举着儿子笑道。

    听见犼儿发出「噗、噗」的声音,他不禁哈哈大笑。

    谁又能想得到,众人畏惧害怕的肃王也会笑得像个孩子似的,赵晴告诉自己不要心急,一步一步慢慢来,相信有朝一日会改变的。

    十日后——

    这天早上,虽然天气很冷,赵晴还是怀着第一次出门旅行的兴奋心情,踏出重重警卫的肃王府。

    只见八人大轿在六名士兵以及数名婢女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地前往观音庙,赵晴坐在半封闭的轿子内,看不见外头的景色,难免有些失望,想探头偷看几眼,马上就被阻止了。

    而沿路的百姓一听说轿内坐的是肃王妃,全都自动闪得远远的,就怕不小心得罪这位关中府第二号尊贵人物,更怕惹火肃王,替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走了好长一段路,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被轿子晃到有些头晕的赵晴突然听到外头响起士兵的斥喝,倏地警觉起来。

    「快点让开!」士兵喝道。

    只见一名满头白发的老翁拦住轿子,他已经活到八十岁了,活够也活腻了,才会冒着被杀的危险,做出这个举动。

    士兵又斥道。「这是做什么?让开!」

    赵晴不禁蹙起眉心,想到出门之前才交代过他们要低调,不要吓到百姓,怎么还凶巴巴地赶人?

    「发生什么事了?」</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