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后宫芳茵传简介 > 后宫芳茵传最新目录

第四十八章 尘埃落定

    这声旨意下去,殿外的太监和宫女无不瞠目结舌,原来高高在上的淑妃何时受过此等屈辱,于是乎,殿门外的几个好事的宫人都等着淑妃的失态。

    殿外的台阶重重叠叠,绵延之下的砖瓦青石透着时间的痕迹,那湿滑的嫩绿青苔,还如淑妃从前进宫时一样。朝令夕改,属于淑妃的过场的已随她一步步走下的台阶,逐渐降低,从前的高度也逐渐如履平地。

    眼前的碧瓦朱檐,层楼叠榭,淑妃觉得从未的陌生,她失神地走下台阶,扶着雪梅往凤阳宫赶去,一路上过往的妃嫔无一不觉得大快人心,从前骄横的淑妃,现今总该安分守己,夹着尾巴做人了。

    “娘娘,您没事吧。”雪梅看着受打击不小的淑妃,担忧地询问。

    淑妃只觉得脚重如山,每走一步都像踏在泥潭中,无法自拔。她哼口气,自嘲地说:“本宫如今的模样,恐怕早已被皇上弃若敝屣。现今,宫里哪个人不等着看本宫的笑话。”

    雪梅一时无话,她默默地扶着淑妃赶回凤阳宫。

    景福宫里,贤妃握笔练字,一旁的静儿研磨,贤妃的字体如男儿般粗犷豪迈,倒不似女子的娟秀小巧。

    从前还在闺阁时,父亲就让她练习字体,她对规范的楷书没有太多的趣意,单单偏爱潇洒的行书,只要一练起就一发不可收拾。

    此刻见常跟在福禄身边的公公小顺子,贤妃不禁奇怪,她放下手中的笔,新奇地问:“这个时辰,你怎么来了,可是皇上传召?”

    贤妃一脸期待兴奋的模样,让小顺子面上一滞,脸上尽力摆着笑说:“那倒不是,奴才是得了皇上的口谕:淑妃娘娘犯了宫规,由妃位降为昭仪。”

    说罢,小顺子躬身退出了殿内。

    这道口谕让贤妃心口一松,她瞧着不远处挂着的八哥,听着它学叫着:“降为昭仪,降为昭仪……”

    贤妃从书案后走出来,她看着外面的昏暗的乌云,面上含笑:“这天也该变变了,一味的艳阳天,瞧着也太刺眼了。”

    静儿听着话中带话,也不急着问,在她心上,只知道淑妃一贯的蛮横无理,单是凭着柔媚俏丽的脸蛋和骨子里的风骚,让皇上留恋不已。

    淑妃被降位,恐怕后宫之中没人不欢喜的。

    这次淑妃想死灰复燃恐怕还是得等一段日子,贤妃想着,又不禁问着静儿:“你可知淑妃因何事犯了宫规?”

    静儿摇着头,也是不明是何缘由。猛然地,她走出殿外,把方才给浣衣局送衣服的宫女叫来殿内。

    只见那宫女低着头,不敢抬头看着前方站着的贤妃,于是胆怯地站在原处,等着贤妃发话。

    “你可知淑妃为何被降位?”贤妃缓缓地问道。

    那个宫女听着贤妃的问话,迅速在脑中回忆着,思索片刻,她立马回答:“奴婢听着浣衣局的宫女们说的,好像……是林才人无意间发现了淑妃偷偷派下人在御花园偷埋曼陀罗花瓣,后来又牵扯出了唐婕妤难产疯癫一事,皇上龙颜大怒,才降了淑妃的位份。”

    林芳茵,贤妃万万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独善其身的林芳茵,这时竟能摆了淑妃一道,虽然皇上顾念旧情,并没有从重处罚,但借机能给淑妃一个教训,也算出了口气。

    “走,我们去长庆宫。”说完,贤妃领着静儿离开了大殿。

    一路上,总有些爱嚼舌根的宫女幸灾乐祸地说起淑妃一事,看着她们面上的表情,像是长在心中的一颗刺猛地被人拔起。

    贤妃置若罔闻,随着这些宫人们说,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单不说淑妃平时的蛮横刻薄,就算她好无过错,安分守己,到了紧急关头,后宫之中那个人不踩一脚。

    就在贤妃悠闲地在道上走时,旁边草丛中突然窜出来一只猫,飞快地从淑妃脚边上窜过。那一身温凉的毛皮,让裹得严实的贤妃都感觉出了猫的气息。

    她“啊”的一声惊叫出来,连带着身旁的静儿也是节节后退,静儿使劲扶着贤妃的胳膊不让她惊吓跌倒。待到贤妃稍微定了定神后,抚着胸口,一脸后怕地说:“这哪来的野猫?”

    静儿也是惊魂未定,她搀着贤妃,摇着头疑惑地说:“宫中从未听说过有什么野猫出没,奴婢也不知这东西是从哪招来的?”

    没过一会儿,一个宫女忙不迭地跑过来跪下说:“请娘娘恕罪,这只猫是奴婢的。”

    贤妃看着跪下的宫女,也是害怕的肩膀颤动,于是她叹了口气,放松了声音说:“既是你养的,怎不好好看着,让它到处乱跑,怪吓人的。”

    那个宫女带着急腔,急忙地说:“奴婢从前在唐婕妤宫里当差,这猫原先是吐蕃进贡来的,从前皇上赏给了唐婕妤,可自打唐婕妤……没了以后,圆儿姑姑也随着唐婕妤去了,奴婢瞧着这猫可怜就收养了。”

    贤妃听后微微点头,她没想到唐婕妤那恃宠而骄的性子,底下的宫女还是个重情谊的,主子死了,还想着把猫养了。

    不远处的草丛里猫的影子窜动,贤妃记得从前在见着这猫时还十分的圆润,肥硕,此刻看起来像是流浪的野猫,孱弱非常。

    于是,贤妃好脾气地让宫女把猫领回去好生看顾,说好歹跟唐婕妤主仆一场,此刻照看着她生前喜爱的猫也算是安抚她的亡灵。

    贤妃打算去长庆宫看看林芳茵,敲经过了卫才人所居的拾翠宫,见着卫才人领着清水从宫门口出来。

    卫才人见着与贤妃碰个正着,立马迎笑道:“臣妾参见贤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说着,卫才人施了一礼,虽是按着规矩去行礼,但卫才人一张似笑非笑的脸,眼睛中露着一股轻蔑,贤妃就知道,这个卫莲儿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也罢,她自以为攀上了皇后这个高枝,便肆无忌惮起来。不过,贤妃并未放在心上,面上端庄地一笑,微微抬起手,向她示意起身。

    随后,她不经意地问道:“卫才人这是赶往哪啊,面色不错,想来心情也不错。”

    卫才人展颜一笑,也不说破,如今后宫中哪个不因淑妃倒台之事暗笑痛快,于是她只道今个儿觉得精气神不错,心情自然好些。

    与卫才人寒暄几句,贤妃就离开了拾翠宫宫门,路上,静儿面上不解道:“娘娘何须跟她说那么多,卫才人是依附皇后的,也没把娘娘您放在眼里。”

    贤妃丝毫不受影响,而是轻快地说:“现今,本宫的心头大患已不足为惧,一个淑妃本宫都不惧,何况一个头脑简单的卫莲儿,她不过是皇后的又一个棋子。”

    这时,贤妃看见不远处一个身穿青芒纹云华服的年轻男子匆匆向另一边走去,再定睛一看,只觉得这个男子眼熟至极。

    她捏紧搭在静儿胳膊上的手,疑惑地说:“方才从跟前走过的可是毅王?”

    静儿看着走过的背影,缓缓开口:“是毅王,这几日不知怎的,毅王总往宫里跑,应该是去找德妃娘娘。”

    贤妃面上一冷笑,她知道表面看似与世无争的德妃,岂非有表面看着的那么无辜,这时,恐怕他们母子俩又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虽不知他们会出什么后手,但贤妃明白,单是皇后一人,就不会让他们好过,毕竟当年德妃的所作所为早已让皇后记恨在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