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掌家小闺女(下)简介 > 掌家小闺女(下)最新目录

第4章

    杨柳儿在门外听到父亲如此急智,也是咧嘴偷笑,待话题转走,她这才端着一大盆的粽子进屋请村人品尝。众人去了心事,又见有好吃食,场面自然更热闹了,这般说笑了半晌,杨家庄园才算清静下来。

    因为这事,原本想要好好过个端午节的愿望也在忙碌中成了泡影,但眼见村里又恢复了生气,连杨柳儿在内的杨家众人都没半句抱怨。

    太阳东升西落,眨眼间又过了个把月,虽然晚了一些时日,但麦田总算可以收获了,可偏偏这时候老天爷又后知后觉的开始阴了脸,准备洒点同情的“泪水”。

    村人无不大骂,手里却不敢耽搁,扁担筐篓,镰刀柴刀齐上阵,昼夜不停的开始抢割麦子,否则一旦等雨水落下来,熟透的麦穗受了潮,就只能等着天晴再晒干才能收割。而万一这雨下上半个月,麦粒发了芽,家家户户吃饱肚子的希望就又破灭了。

    杨家庄园新垦了六亩麦田,加上原本的四亩以及分给杨田的四亩,总共十几亩,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全家上阵也得忙个三五日,这般计算下来,许是就要被雨淋了,因此杨山亲自去老林河请舅兄一家帮忙。

    陈家今年的麦子也绝产,虽然也是犯愁上火,但好在家里日子富庶多了,也不怕饿肚子,这会突然听杨家要抢收麦子,还以为听错了,待问清楚之后,又是羡慕又是庆幸,赶紧拿上农具赶去杨家田里。

    第二十五章 善举泽乡亲(2)

    两家的麦子一起收,程大娘就带着杨柳儿、杨杏儿烧水做饭,程大妮直接下地帮忙捆麦子。程大妮本就生的比一般女子壮实,做起活来也麻利,所以谁也没多想,可才忙了一上午,她就忽然一头扎在地上不动了。

    杨田几乎吓疯了,陈二舅家的大槐表兄看见了,连忙飞跑回老林河请大夫,没想到竟诊出有了身孕,杨田的三魂七魄立刻从地狱飞回来,乐得张大了嘴巴,连话都不会说一句了。

    程大妮被扶回杨家窑洞,别说下地,就是烧水做饭都不许沾手,其余众人见有了喜事,更是干劲十足,不过一日就把麦子收回了一半。

    村里其余人家见了也是有样学样,纷纷呼朋唤友赶来帮忙,等到老天爷的“眼泪”掉下来时,家家户户的麦垛都堆得老高,又盖了草帘子,远远看去跟小粮仓一样,很是喜人。

    而柳树沟不但没绝产又得了丰收的消息,随着帮工们的嘴巴传遍了十里八乡,有人嫉妒、有人羡慕,也有咒骂的,比如说杨家老宅的某个老太婆。

    杨老太太一边做饭一边烧着田里割回的麦子,麦穗干瘪瘪的,除了烧火再没一点用处,如此情状让她每每想起外面听来的那些话,就恨得咬牙切齿。

    “该死的一家畜生,老天爷怎么不打雷劈死他们?外人的麦地都得了水,他们就眼睁睁看着自家绝收,早知道这样,当初生他们出来就该直接扔尿桶里淹死!”

    杨老头从田里回来,听到这话,脸上的皱纹皱的更深了,“你就少骂两句吧,咱们村同柳树沟隔着两道山梁呢,老三老四就是想放水也过不来。”

    “放你娘的狗臭屁,那就是两个忘恩负义的畜生!他们要想放水,别说山梁,就是千里万里都不耽搁,就算不放水,送家里几车麦子总行吧,麦子呢?一粒都没见着!”

    杨老头也被杨老太太的胡搅蛮缠惹得厌烦了,高声喝骂道:“老四成亲,家里一文钱都没拿,人家老三当好哥哥,你还想怎么样?当初赎咱们出来花用的一百五十两也是老三拿的。你整日往自家算,给你座金山银山也不见好!”说罢,他一甩手走了。

    杨老太太气得跳脚大骂,可惜家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就连邻居门前的大黄狗都夹着尾巴回了窝,真应了那句“人憎狗厌”的话!

    任凭外面东南西北风,杨家庄园的日子照旧忙碌又和乐,先前放进小池塘里的鱼苗是一日大似一日,就是鸡场里的小母鸡也有二斤多沉了,大肥猪更是长得飞快。而原本只有巴掌大小的招财和进宝也很对得起那些羊奶,一眨眼就长了一尺有余了,偶尔遇到生人,龇牙咧嘴的样子也能吓唬住胆小的。

    杨山和杨田要照管田里的玉米,又要清扫鸡场猪场,晚上偶尔巡逻就带了招财进宝作伴,如此一两日或许还好,天长日久就有些太过辛苦,于是在杨柳儿的强烈建议下,从村里寻了两个人手帮忙。

    一个是无儿无女的李五爷,五十几岁的年纪,身子还硬朗,平日帮忙巡逻、撒鱼食。还有一个是杨家窑洞前院的邻居关五,三十岁壮年汉子,很有力气,负责肥猪一日三次食和小鸡傍晚的一顿玉米粒,外加清扫鸡场、猪场。

    李五爷每月的工钱是五十斤玉米面,外加一百文零用。关五也是五十斤玉米面,但工钱却是三百文。两人都是极满意又感激,平常有份差事、赚口吃食就很不错了,更别说这样的灾年了,而杨家这添了两个帮手,杨山和杨田也终于可以缓口气了。

    杨田有闲暇陪着怀孕的媳妇,杨山也能偶尔进城去看看儿子,他盼着儿媳妇那里也有好消息,暗地也没少偷偷替未来孙子准备些波浪鼓、小木马之类的小玩意。

    杨杏儿也是把家里众人的吃食用物都照管的妥妥贴贴,惹得杨柳儿整日里除了数银钱和逗逗招财进宝之外就没别的事做了。

    魏春许是忙着赚银子娶媳妇,十天半个月才跑一趟杨家,送些吃食用物或者一些女孩子喜爱的胭脂水粉、绣花册子之类物品,每每都让杨杏儿红了脸,晚上又甜蜜的拿出来摸了又摸。

    连强和家安虽然没有以前跑的勤,但同魏春合在一处,杨家的院门难有关严的时候,总让杨柳儿一听见院外的动静就拎着裙子飞跑出去,而这自然少不了她的新鲜果子和蜜饯吃食。

    待到整个夏日过完,杨家众人都明显地胖了一圈,各个脸上也笑呵呵的,但这其中可不包括杨诚和连君轩两个。

    书院里的史先生打定主意要杨诚和连君轩做自己的得意关门弟子了,整日拘着他们不肯放松片刻,这让一向自由惯了的连君轩整日叫苦不迭,杨诚也是咬紧牙关,起五更爬半夜,终于得到史先生开恩放假的时候也已经快要中秋了。

    连君轩匆匆回连家大宅看了一眼,然后也不耐烦坐马车,直接牵了两匹马,同杨诚一起打马回了柳树沟。

    虽然春时麦子绝产,好在老天爷不算太无情,夏日雨水调和,见田里的玉米棒子同往年没有什么分别,农人们勉强打起了精神,待收了玉米补交上粮税,再添些土豆干菜,熬过这一个冬天就不怕饿死人了。

    两人一路穿过收割的参差不齐的玉米地,吹着凉爽的秋风,不一会就进了村子,路过的村人上前打招呼,两人便下马寒暄几句,耽搁了好半晌才进了庄园。

    杨诚四处眺望自家的小世界,欢喜嚷道:“阿爹、大妹、小妹,我们回来了!”可惜,闻声跑出来的却是两条大黑狗,龇着白森森的牙齿冲着两人狂叫不停。

    杨诚吓了一跳,连君轩却认出这正是自己先前在街边买来的两条小奶狗,不由瞪着眼睛喝斥道:“两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谁把你们买回来都忘了,等你们长肥了就炖狗肉吃!”

    招财和进宝不知是当真想起了救命恩人,还是根本没学会咬人,只依旧守着院门狂叫却不曾蹿上前行凶。

    好在没一会,杨柳儿就跑了出来,笑道:“二哥,连大哥,你们回来了?再不回来,别说招财进宝,连我都不认得你们模样了!”

    杨诚听到小妹这么说,也是心疼,赶紧道歉,“小妹别恼,书院里的功课实在繁重。”说罢推了推一旁的连君轩,指望他帮腔说几句。

    可惜连君轩这会满眼满心都是笑语盈盈的少女,哪里还记得应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