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帝深知弟弟禀性更是多方打压,他将弟弟封为亲王后赶回封地,却将他的妻女、儿子留京为质。
这一手,做差了。
倘若当年皇帝让狄氏跟在诚亲王身边,狄氏是个宽怀颖慧的聪明女子,有她在旁多方慰解,也许诚亲王不至于生出反心,但皇帝却害怕把这样一个谋略不输男子的女人留在诚亲王身边,担忧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一个念头、一道圣旨。
当不成皇帝已让诚亲王愤恨难平,如今又逼得他妻离子散、骨肉分隔两地,离开京城那日,诚亲王回首遥望高耸的城门,他暗暗对自己发誓,终有一日铁蹄横扫,他要坐上那张人人仰视的龙椅,要夺回自己的爱妻、子女。
父亲离开那年,郁泱只有一岁,她对父亲没有印象,但她知道母亲与父亲曾经深深相爱。
她用的是“曾经”,曾经夫妻举眉、恩爱非凡,曾经鹣鲽情深、不离不弃,曾经……
母亲说:你爹合该是个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的男人,却被局限在方寸之地,怎能心甘情愿?何况山河多娇,权势动心,他气恨难平哪。
为着一口气,十几年来他招兵训兵、储粮蓄马,在大周朝东北建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刀墙,只是那堵墙的武器可以对内,也可以向外。
多少年来夫妻离散、骨肉分离,母亲的劝慰在父亲耳里从宽解变成唠叨琐碎,一年一年,春夏交替、秋冬更迭,再浓厚的感情也会被岁月风干,被时光磨碎,慢慢化作齑粉,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五岁那年北疆传来消息,父亲迎娶新妇,那女子姓梅,其父是北疆一霸,家财万贯、权势涛天,梅姨娘美貌青春、号称北疆第一美女,并且……她已为父亲生下儿子。
初初得知这个消息,母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数日过去,再出门时已看不见悲伤痕迹,只是细心敏感的郁泱明白,母亲有什么地方不同了。
从那天起,母亲对他们兄妹的教育有了重大改变。
从小便过目不忘的哥哥习文习武习商,功课从早做到晚,无一刻松懈,而郁泱抛了琴艺书画,专心学农事、医事,他们努力学习哪日身分不再是郡王、郡主,仍然可以生存的所有技能。
说实话,这对郁泱而言有点困难,她是个性格疏懒、得过且过、喜欢广结善缘的老好人,积极进取从来不是她的强项,但为了母亲,那些年她比谁都努力,为了亲人,她向来不吝惜付出。
师傅是外祖父找来的,外祖父还将狄清、狄风、狄明、狄月送给娘,他们武功高强、有谋有略,已经跟着外祖很多年了。这是外祖父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从那之后便对外表明态度与诚亲王府对立,再不登门探视女儿和外孙。
母亲没有为此埋怨,她很清楚不能因为自私而连累亲人。
从此诚亲王府大门深锁,母亲再不带他们兄妹周旋于各家各府之间,她将王府里的奴婢、下人一批批遣走,只留下孙叔一家和无父无母的阿良。
当时哥哥不解地问母亲为何要这么做,对那幕,郁泱印象深刻,母亲没有哭,只是背脊挺得异常笔直。
她口气凝重地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下定决心要造反了。”
当时她还太小不懂,后来年纪渐长,她慢慢明白,倘若父亲选在皇帝登基那年发难,或许有机会取而代之,但几年治理,新帝励精图治,全国上下一番新景象,民生乐利、百姓安康,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造反?谁肯为别人想当皇帝的野心枉送性命?
母亲说:“你们父亲不会成功的。只是他一旦造反,我们将会被推出去祭旗,周楀康有权利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性命,但他没有权利把我的孩子送上祭台。”
就在那天,郁泱和哥哥深刻感觉他们不是什么郡王、郡主,他们只是苟且偷生的人质。
为了活着,他们必须比任何人更认真。幸好请来的师傅们都是最优秀的,是外祖透过种种关系求聘而来,她和哥哥经常向母亲保证他们会好好活着,并且活得比任何人更好!
两年前,哥哥诈死,父亲收到信,得了皇帝的应允却不肯返京参加儿子的丧礼,这让母亲与皇帝更清楚,父亲叛变的心有多坚定。
丧事结束,哥哥和狄明、狄月两位叔叔易容改姓离开京城,并承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来接母亲和妹妹。
郁泱目送哥哥在夜色中离去,当晚,是母亲第一次在她面前发病。
清叔告诉她,母亲的病体沉痾,恐怕熬不了太久。
母亲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念经拜佛的,郁泱亲耳听见她向佛祖求“时间”,她需要时间等女儿长大,需要时间筹划,她求上苍让丈夫的造反再缓一缓、缓一缓……
一个多月前消息传来,诚亲王正在整兵准备起事,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害怕这场战事真会打进京城。
那天清晨,狄氏抚着郁泱的头说:“娘舍不得你才十四岁就出嫁,但娘等不及了。”
郁泱想象所有的小女儿向母亲撒娇那样,在母亲身上钻来钻去,闹着说:我不嫁,我想一辈子陪在母亲身边。
但郁泱无法说出口,即使那是她的真心话。
因为狄氏已经开始用虎狼之药,因为她撑不了几个月,也因为她忧心忡忡地望住自己,所以她笑着回答,“娘不相信郁泱吗?我会长命百岁、会活得精彩盎然,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我便枉为母亲的女儿了。”
狄氏闻言也跟着笑了,脸上有着放心的松活。
然后郁泱帮母亲穿戴起一品诰命服,宽宽松松的衣服套在娘亲身上,看得郁泱眼角发酸,但她没有哭,却是对着镜子里的母亲说:“娘真美丽,难怪爹爹会爱上娘,死心塌地。”曾经,死心塌地!
狄氏握紧她的手,说道:“再浓的感情也敌不过环境变迁、岁月摧残,郁儿,如果顾誉丰非良人,有机会你便另外找个爱你的男人成亲,倘若没机会就想尽办法让自己过得顺利。”
郁泱郑重应下,她十四岁,却必须刚强得像四十岁妇人。
第一章新婚和离书(2)
之后狄氏进宫与皇帝做了交易,回府后两天,圣旨下来,将她赐婚与顺王世子顾誉丰。
顾誉丰,关于他的传言很多,有人说他丰神俊朗、有付好模样,却无心仕途、不求上进,有人说他心性良善、济弱扶倾,有着侠义心肠,见过他殴打恶徒者说他武功高强、出神入化,像仙人一样。
整体听起来,郁泱自我安慰这个男人还不算太差,可以试着相处看看。
出嫁前夕,母亲对她说:“出嫁从夫,你不再是诚亲王的女儿而是顺王的媳妇,日后你父亲起事再与你无关,这是娘唯一能想到保你性命的法子,之后该怎么做,能不能得世子之心,从此举案齐眉,或者有没有办法从顺王府全身而退,全要靠你自己。”
郁泱回答,“娘不必担心,您常夸郁儿青出于蓝,聪慧不下于您,旁的不敢说,这般的聪明才智或许无法称霸天下,但要让自己活得精彩非凡,不至于办不到。”
狄氏笑了,搂住她说:“谢谢郁儿,愿意让娘安心。”
短短一个月,郁泱从诚亲王府出嫁,嫁妆是皇帝给的,狄氏只在上花轿前塞给她一个纸袋。
郁泱拭干长发,打开纸袋抽出里面的东西,里头有一张地契,那是个小庄子,外公给的、是娘的嫁妆,庄子四周有山围绕,听说风光秀丽处处美景,要不是被皇帝禁锢在城里,他们很想搬过去。
纸袋里还有几张银票,加一加有将近千两。
够了,这些足够让她在顺王府不愁吃穿、丰丰富富过上两年,只要没发生烧钱的意外事件。
最后是一本青皮小册子,小册子上面写着两行字——“若顾誉丰是个能托付终身之人便将此册焚去,反之,展册读阅,必要时以此为筹码,谋得出府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