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琵琶歌简介 > 琵琶歌最新目录

第003章 乐天村

    马车行了约有半个时辰,长风便听见车外出现密密麻麻的人声,以为是路人。遂忍不住掀开帘子一看,一派乡村风光霎时印入眼帘——青山绿水、沃田肥土,农人们散落在田间,或好奇地盯着这突然来到的马车,忍不住相与谈论几句,或专注着自己手头的农活;而农田尽头的山脚处,则多俨然屋舍,一排排连成一条线。此情此景,恰似一幅绝妙的山居图,又与陶渊明笔下所写的桃花源有几分相似。

    长风睹此奇景,如同遇见一佳丽,目光与心儿都被勾了去,不忍片刻卒视,亦是惊喜得合不拢嘴,一会又感叹这儿,一会又感叹那儿,倒如一尚未摆脱稚嫩的孩童。而殳鹤与李氏则通过另一侧的窗看着外面的景色,倒是不惊不讶,显得沉稳安静多了。

    未几,只见窗外农田过尽,眼前的风光突然被一山体取代。因马车是靠山而行,故不能观山之全貌,仅见得一近似笔直的山坡,上面长满了各种草木。长风这方将头伸了回来,与爹娘欢谈起方才一路所见。

    ……就这般,马车在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待长风反应过来,见青云突然掀开车帘来,“爹、娘、三弟,我们到了。”

    “到了?”长风一阵惊讶。

    三人这便相继下了马车。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体型巨大的茅草屋,屋身整个透着新色,墙为木制。屋体呈锄形——长条形的主房,一端前方接一副房,倒是常见的农村房屋结构。又闻得一股淡淡的木香飘入鼻间,自是那建房所用的新木料发出来的味道。

    三人见此新居,免不了几句惊叹。而观四周之环境,方知房屋建在一类似低矮山腰的地方。

    房屋背面为山,山上树木稀疏不一,透过树木空隙依稀可见边缘种有桑树的梯土;房屋面朝一大河(倒不如说是一湖泊更雅),河水明净如鉴,嵌于座座青山之间,不见其尽头。房屋的地基高出河水水面约有三丈,落差显而易见。故如要去到河岸边,则需先自宽敞院坝前的一小道缓缓而下,蜿蜒而行。待小道行尽,便是一较为平坦开朗的草坪,算是河岸的组成部分。有此地理优势,人只需伫立于这院坝边缘,眼前的山湖风光便可收于眼底十之五六。

    长风正为眼前的壮丽景致而感到惊异,耳旁突然传来了青云的声音:“长风,快进屋来看看吧!”扭过头,却见青云已将屋的大门打开了,殳鹤与李氏已进了堂屋内,察看起房中的景置来。

    长风则忙朝屋内奔了去。

    青云这时便一一指着,为三人介绍起房屋的结构,“这是第一间卧室,那是第二间,后面的算是后厅。那边也还有两间房,其中一间已设有床,可作卧室,另一间则基本空着,暂时也只能用来放些杂物什么的。外面那屋自然是厨房。”

    三人听着青云的介绍,便忍不住推开一最近房间的门,进入一看。只见房间内光线稍暗(因窗户未开的缘故),物品则净是一些光秃秃的木制家具,木柜、木床、木桌、木凳,但却都显着新色。

    “这房间较小,适合单人居住,所以我看长风居此屋再好不过。”青云在一旁建议着,又指了指屋中央的方形木桌,“这张小桌,平时除了可用来放些物件,读书写字亦是极为方便。”

    “被子、枕头什么的都有了吗?”李氏问。

    “这是自然的,我离开高溪去许州接你们之前,就将这些东西都备好了。”青云说着便行至木柜前,将柜门打开来,但见被子、枕头等物皆在其中,还整齐地放着不少叠好的衣物。“看,都在这柜子里呢!”青云指着给三人看,“还有衣裳我也给你们备好了。这间房打算给长风住,所以衣柜里的衣物全是长风的,爹娘的在那边房间。”

    这时长风既已将身上包袱卸下,放于了那小木桌上,听了青云的话,忍不住一句称赞:“大哥、二哥想得可真周到,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

    青云轻轻一笑,如父母般教导起长风来:“这些都是日常生活必须之物,自然能轻易想到。你如今都十七了,成大人了,除了在学习上不忘刻苦外,还应多注意注意这生活上的东西。否则将来出了家门,爹娘不在身旁,生活倒不能自理了。”

    李氏听了这话,倒有些不乐意:“瞧你这话说的。哪有这般贬低自己弟兄的?人家这些年一直刻苦念书,为的是要考取功名做大官,哪有闲工夫考虑这些生活琐碎?况且,我殳家儿郎再蠢,也不至于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吧?”

    李氏这话多多少少带些对长风的偏爱。一来长风是她三个儿子中最小的,“护小不护大”并非是李氏的专属情感,应当说是天下母亲的常情。二来三个儿子中要数长风最为乖巧,最富有前途。自小时起长风就甚是听话,通常是父母命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未说一个“不”字,这点在念书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一直以来,李氏都对长风给予厚望,相信他将来会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是是是,”面对母亲的教诲,青云只得拖着声音,乖乖妥协,“娘说得是……”

    长风又岂会不知母亲心中所想,不过这种情形他倒有些司空见惯了,无心去顾及。

    四人正在屋子里聊着,突然听见从屋外传来一男子的呼喊:“殳大人!殳大人!”

    长风顿时一愣,“何人在呼喊?”

    “去看看。”青云说罢,便转身出了房间。三人亦跟着出去了。

    屋外,一身着布衣的中年男子立于院坝一侧,正倾着头来朝房屋内探看。

    青云出门一见男子,立即上前热情招呼道:“村长!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坐!”说着以手示意男子进屋。

    “听村人说你将你爹娘接过来了,我便特意来看看。这毕竟以后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了,互相认识认识嘛!”男子一面说着,一面在青云的引领下朝屋内行去。

    殳鹤与妻、儿早已出门,见有人来访,也忙上前相迎,“青云,这位是?”殳鹤指了指男子。

    “这位是咱们村的村长。”青云介绍道,又依次指着殳鹤三人,“这是我爹,这是我娘,还有我三弟。”

    “在下乜飞。”被唤作村长的男子朝殳鹤三人拱了拱手。

    “原来是村长,”殳鹤亦忙拱手回礼,“欢迎欢迎。进屋坐坐吧?”

    “好。”乜飞点头一口答应到。便被殳鹤一家人引进了屋内。

    待乜飞于桌前板凳上坐下,殳鹤亦坐下了。青云、李氏与长风则分别立于乜飞、殳鹤身旁,静待两人发话。

    “我们今日刚刚来,家中连瓢水都没有,恕不能奉上茶水,莫要见怪……”殳鹤满面笑意,语色显得甚是温和。

    “这倒也是。”乜飞顿时反应过来,“说到这水源啊,咱们村有一口老井,就在村子最里头,村民们平时煮饭饮用之水皆取之于那里。待会我便带青云去取。”

    “那就麻烦村长了。”

    “你们到这村上来安家,可有劳作的打算?”

    “劳作自然是不能少的,总不能天天坐在家中,靠大儿和二儿来养我三人吧,如今我夫妻俩倒也年轻,还能干些农务活。只是,这土地……”

    “我就是要与你说这事。”乜飞顿了顿,“本来呢,这村子所有土地都是有主的,家家户户都仅有那么一亩三分地,还得靠着它糊口呢,便是花高价钱买人家也不一定会轻易答应。不过幸好啊,咱们村上月有一户转走的人家,这家人的儿子在外面赚了大钱,便将父母及姐妹统统接到城里去住了。他临走时将土地托赠与我,我也没来得及去打理,现在正好,便送给你们吧!”

    “如此怎么好意思呢……”殳鹤说着,难为情地看了看身旁的李氏,又道,“要不,我们花钱将它买下可好?”

    “诶!”乜飞忙摆了摆手,“如此怎可!人家白白赠与我的土地,我却要将它卖与你,为自己充腰包,这是作何道理?这土地你想耕就耕着。明儿我就带你去瞧瞧。”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村长了。”

    “还有,”乜飞继续说着,目光指了指屋外,“你们也看见了,我们村挨着这么一个湖泊,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对于我们乐天村人来说,打鱼也是一项重要的谋生之计。不过,这打鱼也并不是一个人单独就能完成的,什么撒网啊、收网、拣鱼啊,都需要好几人配合方能完成。所以啊,我们村凡是打鱼的人都是要分小队的,通常四五家人为一队,不多也不少。方才我说的那户转出去的人家,其户主原本就是和我、还有村上另外两位渔夫一起打鱼的,可惜他如今走了,我们这打鱼队伍便缺了一人,已经半月未撒网了。所以你看,是否有意随我们一起?”

    殳鹤一听,心中自然有万般个愿意,口头上却是存些顾虑:“这……只是……我以前从未为打鱼之事,其中的学问自是一窍不通,怕是做不来……”

    “做不来便学着做嘛!学着学着不就会了?”乜飞鼓励道。

    “是啊爹,”青云也劝道,“这可称得上是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了,以后你若再想加入村长他们,也是不太可能了。”

    殳鹤听了,便不犹豫,当下喜道:“好啊,那我顺了村长的意思。待哪日你们要去的时候就来叫上我,我随叫随到。”

    “好说。不过啊,你要想打鱼,首先得有一套自己的渔网。毕竟啊,这渔网用了就得晒,晒了还得补,这一晒一补,自然会花去不少时间,又不可能叫一人专门做这事。每人有了自己的渔网,打鱼时便可这次用你的、下次用他的,轮换着来,而渔网晒补之务便落在了渔网拥有之人的身上,不仅公平,又可节约不少时间。”

    “那这渔网街上是否直接买到呢?”

    乜飞笑着摇摇头,“据我所知是没有的。通常啊,我们的渔网都是自己编制的。这样,你哪日有空去街上购置些粗布和麻绳回来,这是做渔网必不可少的材料。待你备好了,便来通知我一声,我好叫人过来帮你编制。”

    殳鹤听了自是欢喜,当下道:“既然如此,我明日就去街上购置。也好早些动手啊!”

    “嗯!”乜飞点点头,顿了顿,“今日前来呢,想说的也就是这么些事。你们也才刚刚迁来,家中需要打理的事必定不少,我也就不多的打搅你们了。”说着便撑腿而起,欲要离去,殳鹤则忙起身相送。

    “这以后都是同村人了,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就与乡亲邻里说,来找我也可以。”乜飞一面朝门外行着,一面侧头对殳鹤交代着。殳鹤则连连点头答应到。

    因说过要带青云去村里取水,乜飞这时便叫青云挑上了水桶,随自己一同去取水。而殳鹤、李氏、长风则忙着各自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去了。

    ※∽※∽※∽※

    因为身负差务,青云不能在家中久留,第二日便要返回高溪县衙。而敲这日殳鹤亦打算到街上去购置编制渔网用的粗布麻衣,两人便可同行。这日晨时,一家人用完早食,青云便别了李氏与长风,与殳鹤一同去城里了。

    长风目送了青云,心中竟怀些不舍之意,目光一移,见此时春光正媚,便想着去村子里游历一番,看一看这“第二乡”的面容。

    转过头,见李氏已回身往屋里去,便忙唤了一声:“娘!”

    “嗯?”李氏应道,方停步回过身来。

    “娘!我想到外面走走。”长风嘻嘻说着,直奔向李氏面前。

    在常人看来,“到外面走走”许是一再小不过的事,然对长风来说,倒显得不那么随意。只因从小母亲就对他管教甚严,任何事都不可随意而为,像这般擅离家门的事自然需征得她的同意。

    “到外面去?”李氏目光朝湖边投了投,又捏了捏手中的抹布,露出一副不肯答应的模样,“你今日可还没读书习字呢!”

    “娘!这读书习字又不必急于一时,待我回来再读亦是一样的。我便到湖畔逛一逛,看一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不也对学习甚是有益?”

    对长风这话,李氏倒也存几分认可,既是对儿子学习有益的事,她又怎愿说一个不字:“那就去吧。不过不要走太远,咱家才刚搬至这儿,自是人生地不熟。”

    “娘你放心吧!我知道啦!”长风心花怒放地说着,便转过身,大步朝湖边行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