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琵琶歌简介 > 琵琶歌最新目录

第100章 曲旧人非

    秦桧笑道:“臣坚持以为,派李纲大人前去最为合适。”

    “为何?”

    “陛下且仔细想想,当初您提出欲与金和议时,李大人便极力反对,又扬言臣乃卖国之辈,更甚者还联合朝中好几位大臣联名上奏,要求陛下收回成命,并以死相逼。而此时的他,倒是精力充沛,毫无患病迹象。谁知这宋金和议一签订,他竟忽然抱病,又一朝辞去所有官职,这其中是何心思,陛下难道就没想过?”

    高宗负手而立,听罢微仰着头轻轻一叹,方问:“你的意思是,他的病真是装出来的?”

    秦桧听罢竟显得小心起来,只躬身拱手:“臣不敢妄下定论,毕竟李大人以前亦是官至丞相,于朝廷国家有功,岂能随意揣测?臣只希望陛下细细思索,英明决断。”

    “眼下便朕与你两人在此,何必如此忌讳。你是何为人,有何心思,朕岂会不知晓?”高宗将话挑明了些,顿了片刻方又问:“你对此有何想法计策?”

    “臣以为,陛下不如直接将剿贼之职授予他,看他接受与否,这样一来可以逼一逼他,逼他继续为陛下您效力,二来也可以试其忠诚与否。如此岂不一举两得?”

    高宗细细沉思了片刻,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相比于知道李纲是否对自己心有怨恨,以及是否真的抱重病,他更关心能否早些派人平定叛乱,因为这不仅关乎社稷是否安定,又关乎自己的皇位是否稳固。而若是自己直接下一道指令,命李纲前去剿灭乱党,李纲自会顾虑于君命难为这个道理,说不定真会接受这个旨意,这样自然省去了一桩大事。

    “嗯——”高宗听罢连连点头,方喜道:“好!就照你说的办。”

    于是当日,高宗便差人给李纲送去一道旨令,旨意授李纲为荆湖南、北路招讨使,专责招讨荆湖南路以及荆湖北路一带的反贼乱党,并令其即日复命遵照行事,不得拖延。

    谁知这一旨意下达后,竟遭李纲的具奏力辞,理由自是身体欠佳,无法担当此大任。而高宗却不可避免地认为,此乃李纲故意装病,不欲效忠于自己,故而一时也不肯轻易撤回旨令。

    ※∽※∽※∽※

    第二日正好乃长风休假之日。好不容易得个闲暇,自免不了贪睡,故醒时稍晚,既起床穿好衣物,打开房门,见两丫鬟已候在门口两侧。一侧丫鬟当即上前来一步,躬身为礼,“老爷早!”

    这边丫鬟方一说罢,另一侧的丫头也忙上前来躬身行礼,却是道:“公子早!”

    长风听了顿时一振,忙移目一看,方才发现后来的丫头竟是若柳,“若柳!”

    但见若柳这日竟已换上了赤色镶黄边的丫鬟衣裳,头发梳成双丫髻,模样较之前日竟添了几分乖巧可爱。

    “什么公子啊,该叫老爷。”旁边的丫头叫小雪,见若柳呼长风为公子,深觉不妥,忍不住教导起若柳来。

    “是,老爷……”若柳忙纠正过来。

    长风听了,却是笑着摇了摇头,“无事,你爱怎么叫便怎么叫,你以前便一直呼我为公子,若突然间改了口,我还不习惯呢!”

    说话间,丫头小雪已进入房间,整理起了床被。

    “若柳,你怎的穿上了这身衣裳?”长风一语不解。

    若柳微嘟着嘴看了看自身装扮,一脸疑惑地道:“公子,有何不对吗?”因她以为长风之所以收留自己,自然是要让她做丫鬟,遂昨日便向管家要了丫鬟服,今日一早便穿上,来了这门口等候长风醒来。

    长风摇了摇头道:“没有……”

    “公子且稍等片刻,我这便给你打水去。”若柳说罢,便转过身朝厨房那面奔了去。

    “若……”长风欲将若柳叫住,可一见她行动迅速,又不忍将她唤回,遂止了口。既于门*动筋骨片刻,享受明媚晨光少时,便见若柳端着一盆脸水而来。

    她一面朝屋里行去,一面笑脸道:“公子,快来洗脸吧!”至了屋中,方将脸水搁于盆架上,恭敬立于一旁。

    长风既打发小雪去了厨房,方行至架旁,一面湿帕、搓帕,一面道:“若柳啊,以后像给我端水这种事你便莫做了,我会命丫鬟们去做的。”

    若柳不解长风之意,竟当下着急道:“啊?为什么啊?是否若柳何处做得不够好?”

    长风看着若柳,微笑道:“非也,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既然你与彩苓是姐妹,我自然不应拿你当下人使唤,而是将你看成我的妹妹。”

    若柳听了竟感到万般的难为情,忙道:“公子万万不可!若柳本是一名普通的卖艺女子,且与公子非亲非故,又怎敢受公子如此厚待?”

    长风见若柳这般,心中竟极是不解。倘若换着其他下人,定巴不得能与自己攀亲,而此刻自己乃主动说要拿若柳当妹妹对待,却见她如被逼去为天大的苦差事一般,拒之不受。遂又道:“若柳,我与彩苓的关系你是知道的,我俩互相爱慕,虽未结成连理,但彼此早已视对方如眷属。你是彩苓的姐姐,虽无血缘之亲,但彼此终究是认了的,我岂可待你如下人!若是被彩苓她知道了,定是会归罪于我的。”

    若柳听了,却是屈膝一跪,万般难为情地道:“公子……”

    长风当下一惊,忙放下手中脸帕去扶若柳,“若柳,你这是干什么!”

    却见若柳死死跪于地上不愿起,只哀道:“公子,若柳求您了。若柳蒙公子收留之恩,已是感激不尽,又怎敢高攀公子呢!若柳只想好好留于公子身边,一心一意地伺候公子,此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长风无法,只得一面扶着若柳,一面道:“哎呀,你这又是何苦呢,快起来,我答应便是了!”

    “谢公子成全。”若柳听了,这方缓缓起了身。

    饭罢长风闲暇,在房间里待着看了会书,只觉心不在焉,无聊之至。于是又于窗前看了片时院中景色,但见花草树木皆是旧模样,无一点新鲜味道,甚是乏味。这时扭头间,却见了一旁静立的若柳,一时想起若柳是会弹琵琶的,便是兴致骤来,想听上一两曲。

    于是汲汲道:“若柳,快去将你的琵琶拿来,弹一两曲与我听听。”

    “是。”若柳躬身得命,随即扭身去了。

    未几便是抱着琵琶归来,方柔声回道:“公子,琵琶抱来了。”

    长风见了,忙上前将桌旁的一凳子抽出,放于了若柳跟前的空处,示意着道:“来,你坐这儿为我弹。”说罢便转身回到桌边,于一凳子上坐下了,静静地待着弹唱的开始。

    若柳既于那凳上坐下,将琵琶放于髀上,便一手握琴颈,一手放于腹弦,问长风:“公子想听什么曲子?”

    对长风而言,以前听过的最动听的、最令人难忘的无非是彩苓的《琵琶歌》,此刻未加思索便道:“便来一曲《琵琶歌》吧!”

    “好。”若柳柔声应道,便随即低首抚拨琴弦,弹了起来——

    琵琶声起,多么熟悉的音乐,像转眼间回到了离别的那个傍晚,那颗老柳下。而那身姿,那微笑,那举止,那歌声,皆是那般的熟悉。便如她此刻就在眼前一般,可惜却触不到,摸不着……

    一曲终毕,长风竟忍不住一声感叹:“像,太像了!”

    若柳亦是聪慧,片刻便想到长风所言是何意,方问:“公子是说,若柳很像彩苓妹妹?”

    “嗯!”长风笑着点了点头,又抬目思了思,“不过,总觉得还差些什么。”

    “差些什么啊?”若柳不解地问。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一种感觉。”

    这日管家董庭殊敲经过长风房前,竟听得房内有琵琶乐声响着,不由止步静听。

    他的第一猜想便是若柳在弹,因为前日,他便见若柳怀中一直抱着一把琵琶。而除她之外,这府中已无第二个有琵琶的人了,不是她还能是谁。

    这时又见丫鬟小雪低头从不远处经过,方忙将其叫住,走上前去问道:“小雪,你可知何人在老爷房间弹奏琵琶?”

    小雪回道:“便是昨日随老爷一同归来的若柳姑娘。”

    “果真是她。”董庭殊盯着长风的房间念了念,片刻又道,“对了,今晚若柳不住客房了,将要到你们丫鬟房间来睡,你现在便去收拾一下,给她腾个位置出来。”

    “她要和我们一起睡?”小雪露出诧异的神色,“她好端端的有客房不歇,干嘛跑来与我们凑热闹啊?”

    “她昨日与我说,她来这儿只是为了报恩,当丫鬟服侍老爷的。所以她昨天就问我要了一套丫鬟服装,今日便穿上了。既是丫鬟,又岂能再歇客房?”

    “可我觉得,她不像个丫鬟……”小雪嘟囔着道。

    董庭殊笑道:“你是说此刻她弹琵琶的事吧?”

    “倒不仅仅是说这个。”

    董庭殊这方又对小雪解释起丫鬟的意思来:“什么是丫鬟,简而言之,便是服侍主子的年轻女子。而这服侍的方式倒也多样,并非只是跑跑腿,干干活,为主子弹奏曲子亦是一种服侍。因曲乐既能悦人耳,又能悦人心,乃是精神上的服侍,非外在服侍所能替代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