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敢问妖从何处来简介 > 敢问妖从何处来最新目录

第一章佛门中人

    自斩首十二少跟忘尘以来,已经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之内,京城中所有的妖怪一哄而散,就好似从未出现过。

    京城又恢复当年模样。立春时节,莺飞草长,柳絮满满,一片春意盎然。至于那京城风云也随着一场春风消失得无影无踪。

    皇宫里,所有人都缄口不提此事,但每个人也都清楚,那件事实在怪异的很。不然,皇上也不会整天提心吊胆,让一群和尚们布衣施道,以求安度余生。

    不过,有些大胆的宫女太监们在饭后无事时,还会嚼些舌根。毕竟那日的事情实在太过诡异。

    在宫女太监们口中流传的版本是十二少跟忘尘斩首那日,他们两个刚出地牢,地牢里就冒出一阵白雾,惹得那些士兵一阵惊慌失措。

    茫茫白雾中,他们看到一仙气十足的男子走进地牢,宛入无人之境,将念欣横抱而起。众人欲上前阻止,拼了性命也没能靠近他们一分一毫。

    念欣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走了,可笑的是他们连带走念欣的人是谁都没看清。

    皇上本来是想彻底调查此事,可是在得知刑场的事情之后,在无心情管理一切玄而又玄的事情。

    每日,他除了上朝便是听佛教导,全心全意的做起了一个不理红尘俗世的储君。

    至于刑场事件,说来也真是奇妙的很。

    那日,十二少跟忘尘被压到刑场,正要行刑之际忽起一阵狂风,尘土弥漫,方圆十里看不到一个人影。

    人群暴动,纷纷嚷着妖怪来袭,一溜烟就跑了个干净。那高官也吓得不轻,高喊了几声有人劫法场也径自跑走了。

    忘尘跟十二少已经做好了赴死准备,如今突发状况到令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正待二人想着或许有人来救他们时,忘尘忽感脑袋一沉,紧接着轰然倒在地上。快要闭上眼睛的时候,他看到惊慌失措的十二少,还看到了信步而来的智善。

    智善面带笑意,看起来好像是解决了什么事情。因为忘尘从来没见到智善笑过。

    智善来到忘尘身边,很轻易的就将抱了起来。

    “阿弥陀佛,尘归尘,土归土,生自何来死便去生出。你生佛门,我又怎会眼睁睁看着你死在这里。”

    话落,不理会忘尘那杀死人的目光,直接将其带走。

    “你TMD把忘尘放下!”

    十二少急红了眼,然而却因体力不支,很快就浪费掉了一切法力。此刻他就跟一个普通凡人没两样,甚至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小十二你可让我找的好苦。”

    忽听到一阵声音,十二少猛然抬头看去,只见他的舅舅司马帅从天而降,手里拿着他的灭龙刀。

    “你来这里干什么?”

    对司马帅还心存芥蒂的十二少并没有给他好脸色看,然而司马帅却不以为然的笑笑,在十二少面前站定,趁着那群妖怪还没到来,便一把将十二少拽起。

    “你干什……唔!”

    那一吻,堪称十二少一生的屈辱。奈何,他手脚被绑,无力反抗。只能凭着一口锋利的牙齿狠狠咬破司马帅的唇。

    鲜血的味道很快就在两人嘴中蔓延,但司马帅却并未放开他,反而是更加用力允吸着他一直垂涎的芳香。

    自此,这人将永远属于他司马帅!

    “小十二,不是舅舅想欺负你,但谁让你长了一张让人想欺负的脸呢。”

    司马帅很无奈的叹了口气,为自己的所作一点也没感到脸红。径自将自己口中的那颗名为忘情丹的东西度给了十二少。

    直到确定十二少将此丹咽了下去,他才将十二少放开。

    忘情丹,忘却自己今生所有的感情,忘却前世今生的一切记忆,此生此世只会忠于他,司马帅一个人!

    众妖赶过来的时候,十二少已经昏迷在司马帅的肩膀上。众妖见十二少已经无碍,便纷纷回了妖界。

    救回了十二少,众妖碍于十二少的威望也便不敢在人界作乱,况且此一事情闯出这么大的篓子饶是有百条命也不够死的,哪还有什么功夫作乱,只想如何逃命去了。

    这件事情也就暂且告一段落,此后不提。

    至于那念欣,被司管带到九天之上,便恢复了真身花千落。人间种种深记于心,对十二少的眷恋依旧只增不减。

    后来多方打听,却被人告知十二少已经人间绝迹,通俗的来说就是死了。

    花千落不信,想去妖界打听,但不管说什么九天大帝就是不答应,彻底的将花千落禁足了。

    花千落伤心欲绝,整日不吃不喝,每天就坐在桃花树下看桃花。这株桃花树被她施了法,只开不败。

    她知道,十二少喜欢桃花,喜欢桃花树,所以她希望有一天十二少可以来找她。

    可是那一天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在这场事件里,如果真的非要找一个有罪的人,那么这个人既不是十二少也不是忘尘,也不是皇上,而是告密的花千落。

    如若不是她揭发了十二少跟忘尘的事情,他们两个根本就不会落得这般下场。十二少也不会受那么苦难。

    她口口声声说爱十二少,可她终归不知道爱一个人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付出了想要回报,那么这根本就不是爱情。只有那些不渴望回报甘心守护的才是爱。

    花千落不懂,始终不懂。到现在,她还想着要等十二少回来,等十二少回来他们就要成亲。

    三个月过去了,人间一切变得希松平常。人们又都回到属于自己的角色里,各自过着各自的平凡日子。

    那个曾名声大噪,令妖怪听了闻风丧胆的勿家如今除了一座废旧的门面,已经找不到任何存在过的痕迹。

    偶尔有些流浪狗从那门前经过,便会狂吠,好似里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但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里面没有任何可怕的东西,有的只不过是一些与这家生生相惜的灵魂。

    至于忘尘的去处,人间众说纷纭。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忘尘已经死了。因为在他们眼中,忘尘就是人间的败类。

    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败类没有死,还活得好好的。

    人间六月天,风景美极。尤其是站在高处举目向下看,更是觉得心旷神怡,好似仙境。

    这青山就是一个宛如仙境的地方。走过曲径通幽的小路一直来到青山的山顶,便可看到一座佛光普照的青山寺。

    青山寺规模宏大,几乎占据了整座山顶。在云雾缭绕之中,青山寺宛如王者般俯视云层以下的事物,是那般高高在上。

    这青山寺虽然规模宏大,但寺内的和尚却不过五十余人。前些月又来一个,姑且算是五十一。

    为什么算是姑且,只因前些月来的那人也不知为什么,一见到佛祖就破口大骂,说什么无情的光头和尚,人间的败类之类的话。

    惹得寺内众和尚一阵不满,纷纷嚷着要他滚出寺院。更甚者,这和尚丝毫没有身为出家人的忌讳,喝酒吃肉样样都做。

    只是每到晚上,他便举目望天空,清澈如水的眸子倒映着月光,泛起点点涟漪。唯有在看月亮的时候,他才会变得格外安静。可一到白天,又变得像往常一样。

    寺内的人拿他没办法,一再要求主持将这人赶出寺院,可是主持不允,说什么他们身为师兄就该好好照顾一下新人之类的话。

    这一天,阳光甚好,凌晨的钟声刚响一声,所有的和尚纷纷穿上衣服起来做早课,唯独那人还在房里呼呼大睡。

    “主持,您看那人又不起来做早课,我们师兄几个本想着叫他起来,结果却被他推倒在地。”

    向主持告状的乃本寺院的大师兄,智贤,入寺院最早,修为也是他们这群人中最高的。原本这智贤是个吃苦耐劳,不闻不问的人,可自那人来之后,他就再也不能不闻不问了。

    这寺院的主持我们也清楚,正是那智善大师。

    此时,他听智贤一言,沉思了许久却并未做什么说辞,只道:“今天我要出去,少则一月,多则三月就会回来,此一去你们一定要看好他,切不可让他下山。知道吗?”

    众人见智善要出门不免有些挂念,纷纷送上几句道别的话。可是又听说要好生照看那人又不能让他下山,便不由得有些为难。

    那个痞子岂是他们能照看得了的?

    可是见智善将如此大任交付下来,就算他们略显为难也只能答应。大不了就是拼死,他们就不信那人还能将他们杀了。

    不过,他们究竟是不明白,智善既然把一个人带到青山寺来,照理说应该会赐给他一个法号以作将来的法名,这是出家人的规矩。可是智善并没有这么做。

    既然不赐给那人法名也就说明智善并不将这人放在心上,那既然不放在心上又为何对他百般忍让。

    众人不解,但也只是在心里泛嘀咕,不敢说出来。

    但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智善不是不想给他起法名,而是没那个资格。

    身为大师智善又怎会不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只是万物皆有法,不需要解释的就不用解释,一切只需遵循着命便可。

    众和尚一一拜别智善,便开始一天的工作。

    平常,智善也经常出去,寺院交由他们打理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可是如今他们怎么感觉心里没底呢。

    “师兄,你说那个人到底是谁啊?”

    进来寺院几天,他们连名字都不知道,智善也没有做任何解释,只是要他们好生照顾他。

    “看那人的样子也算是个和尚,只是品性怎么一点也不像是出家人?”

    智贤的师弟智谋满腹疑惑,智善前脚刚走,智谋后脚就跑来智贤身边问东问西。

    如果智贤能帮他一一解答,那么他想他应该距离成佛就不远了。只可惜……“阿弥陀佛,不该问的不问,你我各自做好本分工作就好了。”

    智谋没得到答案,垂头叹了口气便去厨房了。谁知刚一进厨房就看到了那人。

    他正在拿着一柄菜刀在厨房里杀鸡,鸡已经死了,血流满了厨房的每个角落。腥臭味很快就蔓延开来。

    “阿弥陀佛!”

    智谋见状,赶忙和起双手念超度经文,尽管百般不舍,脸上却带着明显的怒气。

    那人见智谋念经,无聊的耸耸肩,将率先抓住的另一只提到案板上,挥刀就要切,说时迟那时快,一只手猛然抓住了他。

    “阿弥陀佛,施主即为佛门中人,可懂得慈悲为怀?”

    “佛门中人?”那人沉着眸子低低一笑,阴沉的语气好似自地狱而来。“谁告诉你老子是佛门中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