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庶女出头天简介 > 庶女出头天最新目录

第42章

    为了怕鼓面上的墨字被雨水冲掉,不久后有人在此建了鼓楼,将巨鼓围在楼阁内,又有百姓备了香烛来此祈求,保佑在边关的亲人,一缕清香一个心愿,上达天听。.

    于是鼓楼成了众人祭祠的地方,多了香炉和塔碑,一进出城门就能瞧得见,举凡家里有人当兵的人家都会到此拜上一拜,成了京中一种习俗。

    多年后,塔楼跃升京城一景,只要进京的人士都会来此走一走,看看鼓上已经模糊不清的小字,以及秦王妃当年那一笔惊人的朱红大字,这一日,她成就了传奇。

    这些后话先撂过不提,此时的成清宁惹得皇甫褚大为不快,她看似无心的举动把皇家的锋头压过去,又拉拢民心,皇帝的心情像泡在滚水里,全身都沸腾了。

    心有戚戚焉的小太监拭着泪。“哎呀!秦王妃这字写得真好,那四个字真是深得人心,连奴才看了都感动落泪……”望你早回来……当年他离家时,家里的小妹妹也说过这句话,她哭着跑出来追他。

    “你说什么?”是好,太好了,好到不知死活!小太监身子一缩,背一弯,“奴才是说秦王妃——”

    “够了,朕听见了。”他不想再听见一句秦王妃,底下百姓对她的呼声还不够吗?

    “是的,陛下。”小太监敬畏的往后退一步。

    “去,传朕的旨意,就说是朕的恩泽,秦王妃即日起进宫陪伴太后。”放她在宫外胡作非为,太不妥当。

    “是的,陛下。”

    于是秦王出征日,秦王妃连王府一步也未踏入,便被十几位容貌秀美的宫女簇拥着入了后宫,与太后同住。

    一大清早,又是哈欠连连的开始。.

    “母后……”

    “不行,你要静下心,不可老是心浮气躁,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郁结在心便会得病,你年纪轻轻的,气色比哀家还糟。”

    坐没坐姿,站没站相,偏是慵懒一歪又好看得紧,赏心悦目地却叫人想摇头叹气。

    “母后,人家都还没说出口呢!你怎么就不让人家说了,人家心里好难过喔!人家——”

    太后头痛不已的举起手,不让她说下去。“左一句人家、右一句人家,皇家的规矩学哪儿去了?”

    像拿到免死金牌似,耍着无赖的成清宁脸皮特厚的嘻笑道:“皇上给儿臣下了诏书,免了儿臣的规矩,圣旨还摆在王府内,母后,要不要儿臣回王府取来给你一阅?”

    “免了,哀家还不晓得是秦王特意为你求来的,就知道你没规矩。”

    她这么多儿媳妇当中,就她最不像样,王妃没有王妃的样子,行个礼也能叫错人,让她帮忙抄本经书,她直接睡过去,要她学画,她画的是奇奇怪怪的瓶子和罐子,不经允许把御花园的花全给摘了,说要做皂角,还嫌宫里的熏香太冶艳,不如她制的香精好。

    “母后,儿臣真的待不下去了,这宫里规矩太多,儿臣学得头晕脑胀,眼睛看出去都是重影,头重脚轻身子飘飘地,好像魂儿快被勾走了。”成清宁软泥似的瘫在罗汉榻上,闭着眼睛吃起南边进贡的福字桃。

    “孝子别乱说话,什么魂儿被勾走了,有哀家在谁敢勾你。”不吉利,呸!呸!呸!

    “母后,我都嫁人了,嫁的还是你儿子,不是孝子了,如果王爷还在京城,说不定明年我们就让你抱孙了。.”她的言谈间透着对王爷的想念。

    一提到身有残疾的皇儿,太后神色为之一黯。“都走了好些天了,也不晓得他适不适应?母后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老是不放心,在外餐风露宿,他的身子怎么受得住?”

    成清宁闻言点头如捣蒜。“是呀!是呀!儿臣想王爷了,自从和王爷成亲以来,我们还没分开过一天,他总是哄着我,说要好好待我,给不了我健全的身子就给我他的心。”

    “好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哀家……哀家对不住你……”她没法为她留住她的丈夫,让她在深宫之中受尽委屈。

    “母后,你想王爷吗?”不过你更想当个养尊处优的太后吧!她苦笑的红了眼眶,“哪能不想,那是肚里掉下的一块肉。”

    “儿臣也想王爷,想到睡不着,母后看儿臣的黑眼圈是不是又变大了,要是再不能入睡,儿臣都要到皇陵找老祖宗了。”成清宁指了指自己浮肿的黑眼圈,她熬了几夜不睡养出来的。

    太后微惊,“又在胡说了,真要睡不好就点安宁香,哀家也常常点,宁神镇心,一夜好眠。”

    “镇不了,皇上的龙气太盛,儿臣才是被镇住的那一个,再不让儿臣找点事做,不用等王爷凯旋归来,儿臣已经先闷死了。”她当然只是随便说说啦,皇上想镇她?还要看他有没有本事镇。

    “不是让你抄经……”修身养性。

    “更闷。”如果是游记还好,起码还看得下去,但是佛经?她又不吃斋念佛地阿弥陀佛想当尼姑去。

    “要怎么你才不闷?”她都在宫里待了四、五十年了,连“闷”是什么感觉都忘了。

    成清宁两眼一亮,像只见到食物的小狗似的往太后靠近。“儿臣想做自己拿手的事,儿臣的芳疗馆……”太后一听就笑了,庶女的出身改不了庸俗气。“听说赚了不少,让你很是财大气粗。”

    她眼眯直笑,“嗯!嗯!儿臣是财迷,最爱数银子了。”

    “你呀你,一提到银子就来劲。哀家替你向皇上说说,放你出宫赚银子去。”野地里的杂草,开不出一朵牡丹花。

    “母后真好,是菩萨化身,儿臣给你磕头了。”她当真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头,一点也挑不出毛病。

    此时的太后并不晓得秦王妃是代秦王磕的头,以报生养之恩,此后数年,她再也没有见过秦王夫妇一面。皇帝原本也没打算留秦王妃在宫中太久,臣子之妻留宿皇宫是有定例的,超过时日也会被人诟病,因此太后一求情,早就气消的皇甫褚便允了成清宁出宫回府,打理私产。

    只不过他仍派三拨人日夜监控秦王府,府内的任何举动都需一一回报,他要知道秦王妃在干什么。

    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作息,枯燥乏味到皇甫褚听了都直打哈欠,还道秦王妃怎么反常了?

    “又在做精油?”

    “是的,皇上,王妃的兄长又送了两车月季花和石榴花以及丝柏入府,臣一整天就闻到各种混杂的香气,时浓时淡,到了傍晚王妃蓬头垢面的冲出来,要成二少爷追加一车橙花,直嚷着橙花油不够用。”整个王府都是香气,香得人昏昏欲睡。

    “不够用?”她想用多少呀?

    连着数日也做了几百斤她所谓的精油,就她那几间铺子应该能用到明年了吧?她还能开分铺不成。

    “臣略微打探了一下,除了精油还要做香药和美白霜,王府的人不断地向外购买材料,听说已堆满两间屋子。”

    女人为了变美实在太可怕了,连鸽粪都能拿来入药。大内侍卫一想那一包绿稠物,身子忍不住打摆子。

    “她每天就是做这些事?”不与人往来,不参与花会?

    “是的,陛下,秦王妃就爱捣鼓香品,以及……赚银子……”大内侍卫在说王妃的癖好时,一脸难以启齿的样子,真是深以为耻,大明朝怎会有如此不顾颜面的王妃?

    一听到王妃爱钱,怔了一下的皇甫褚反而哈哈大笑。“银子好,人人都爱银子,没有银子朕连燕窝粥也没得吃。”

    “陛下……”皇上受了什么刺激了吗?

    “撤,先撤两拨人回来,留一拨人在府外看守,若有可疑人物入府再来报,一个把银子看得比命还重的小丫头,朕还怕她长翅膀飞了不成。”

    大军早就走远了,光凭一个秦王妃还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搞鬼?

    第十二章望君早归(2)

    谁说秦王妃不能长翅膀飞了?

    她不在皇上的眼皮底下搞鬼,她直接夜遁。

    皇甫桓临走前给他的王妃留下三百精兵,这三百人照成清宁吩咐,三班轮流反过来监视皇上的人,看他们何时换班,何人回禀,前后共几人,在什么地方盯哨,以及府内没被侦测到的死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