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大宋炮灰逆袭录简介 > 大宋炮灰逆袭录最新目录

三百五十八 斗争(下)

    文彦博没有说话,陈执中先阴沉着脸说道:“盖御史,这些都不过是你揣测罢了。御史奏事虽可捕风捉影,但也不能危言耸听。”

    盖郊先毫不遮掩地瞥了一眼立在一旁的陈璋,这让陈执中脸上一热——刚才陈璋说狄青家里如何如何,明显就是捕风捉影,你陈执中都不指责他,现在怎么好意思指责盖郊捕风捉影呢——不过陈执中养气功夫了得,脸上神色如常,毫不变色。

    盖郊看了一眼陈璋后才对皇帝说:“臣虽捕风捉影,但并非危言耸听。近日京师士林风传狄枢密家种种异象,民间却在风传却是此前有王枢密‘有帝王相’之说,现在又有狄枢密家中怪事丛生,此乃朝中有人欲效前朝张永德故事,行不忍言之事,且条分缕析丝丝入扣,因此臣不得不疑确有其事。如今狄枢密之事已经使民间物议沸腾,百姓惶恐,因此臣才请陛下彻查此事,以安民心。”

    盖郊虽然只是对前朝的那个“张永德”简单的一语带过,但是停在殿内众人耳中却都如炸雷一般,尤其是侍御史陈璋,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铁青,心虚地偷看皇帝的脸色。

    在朝堂上想混到高官,自然要熟悉前朝掌故,不然就不清楚本朝的一些忌讳。这个张永德就是一个有心往上爬的大宋官员应该知晓的并不出名,但是对大宋建立却非常重要的人物。

    当年周世宗柴荣收复关南之地,回师路上得到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不禁心生疑窦,回京后就把当时的殿前都点检罢免了,换成了赵匡胤,当时被罢免的殿前都点检正是这个张永德。

    张永德是柴荣义父郭威的女婿,周朝的皇亲国戚,就算不忠于柴荣,也定然会反对改朝换代。可以说罢免张永德,换赵匡胤来作这个殿前都点检是为赵匡胤发动兵变扫清了道路。盖郊提起张永德,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说有人要干掉皇帝亲信的枢密使,换上自己人,有谋朝篡位的企图。

    皇帝最怕什么?不就是怕有人篡位嘛!以前把文臣们构陷狄青、王德用归为文人敌视武人引起的争斗,皇帝可以容忍,但是如果这种争斗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则是皇帝绝对不能容许的。盖郊提起张永德,正是击中了皇帝心灵中最脆弱的地方,引起了皇帝的切肤之痛,容不得皇帝不作出反应。

    赵祯其实在盖郊提出对狄青的流言是构陷之时就在心里对盖郊给了大大的加分。他的皇城司就有专门打听京师消息流言的部门,近来在勾栏瓦舍脚店中,百姓风传朝中有重臣不满皇帝重视实务,企图通过构陷皇帝任命的武人枢密使控制枢密院进而控制军队以行废立之事的事情早已报到赵祯这里来,让皇帝也心生了疑窦。但是没有一个御史在奏章中提这件事,他这个皇帝就算是想查,也不好下旨,因为让文臣去查,定然会被文臣抗拒,让皇城司去查,也会遭到最讨厌刺探他们阴私之事的文官们的反弹。

    现在好了,有御史提出这件事,查一下也是名正言顺。而且现在赵祯确实有些吃不准,为什么自己任命王德用作枢密使那些文官拼了脸皮不要也要把王德用赶下来,任命狄青作枢密使,这些文官们什么阴招都使出来了。不是说好的文人应该用光明正大的手段,文人应该更在乎脸皮的吗?既用阴谋诡计又不在乎脸面,那与武人何异?

    王德用和狄青都是他这个皇帝任命的枢密使啊!从心眼里,现在赵祯真的厌倦了文人作枢密使。别的不说,就是因为文官作枢密使,他差点儿就把广南给丢了,想想都后怕啊。可是你看李不弃在缺钱缺粮的情况下不但平定广南,还打下了交趾,赚了一大笔。今年北方阴雨,粮食又是歉收,多亏从交趾运来的粮食救急,才免了从中枢到地方一堆人找他这个也变不出钱粮的皇帝来告急。狄青虽然只会打仗,但是人家用比交趾军少的多的兵力就把侬智高灭了,把交趾人赶出广南,这要是个文官领兵,还不知道朝廷要派遣几十万大军呢。

    赵祯已经想明白了,若是想靠文官枢密使指挥军队收复燕云那是基本没戏了,只能靠王德用、狄青这种武人,或者李不弃这种不好定性是文人还是武人的。他赵祯也想被后人称颂丰功伟绩啊,所以这次他准备借这个由头敲打一下过分的文官们,让朝堂恢复他建立起的平衡。

    陈执中被盖郊怼了回去,文彦博明智地没有说话,陈璋先对狄青捕风捉影,与盖郊半斤八两也无法指责盖郊,崇政殿内一时出现了沉默。赵祯慢条斯理地说:“既然如此,那就由陈璋和盖郊两人为正副使……再以警察司侦缉房项立中为副使,侦察此事。狄枢密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总要弄个明白,也免得有宵须水摸鱼。”

    陈璋只得领旨,装模作样表示一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但其实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做做样子就是了。在他看来,这种谣言的事情就没法查,皇帝不过就是为了表示对狄青的支持罢了,可是既然他是调查此事的正使,他就有手段让狄青洗不干净被泼上去的屎。

    但是在陈璋和盖郊与警察司的项中立会议之后,陈璋就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会议之时,盖郊就拿出个名单要项中立拿人,说这些人都是目前所知传播狄青谣言最源头的人,其中有算命先生,国子监的差役……

    这让陈璋吃了一惊,才知盖郊早有准备,忙问名单出处。盖郊却只说是有人眼看狄青这个国家的大功臣遭到构陷心中不忿暗中查访得到的。御史有捕风捉影的权利,不拿出名单的确切出处陈璋也没有办法。

    更让陈璋惊恐的是,警察司的项中立竟然说因为狄青之事事涉朝廷重臣,警察司早在暗中侦察,盖郊的这份名单与警察司掌握的名单有很多名字是相同的,不过又多了一些御史中丞家的常客、国子监的学生、馆阁学士的子侄。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就发牌票捕人,完全把陈璋这个正使当成了摆设。

    最后两位副使一致推举陈璋去狄青家查找那条长了角的狗,审问传播谣言者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两个副使好了。

    警察司一向是雷厉风行,当天就捉了一大堆传播谣言者和证人来审问,在证人指正下,传播谣言的人想抵赖都难。然后警察司就审问那些传播谣言的人谣言是从哪里听来的,然后再顺藤摸瓜。当然有些是不好查的,比如说国子监的学生和朝臣的亲戚朋友,抑或是小官员,无法抵赖之后就推说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不过盖郊并不着急,只将这些人的名字和与朝臣的关系记录在册。

    警察司和御史台每天都要传讯上百人,而且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或者是与朝中重臣有关联的人,自然引起京城骚然。这也让一些人嗅到了危险的味道,终于明白现在不是以前那样可以对武人肆无忌惮造谣的时候了。为了摆脱可能被咬出来的危险,要求警察司和御史台停止调查,安定民心的奏章雪片一样送进通进银台司,皇帝也只好下令停止继续追查。

    此事虽然似乎是不了了之,但是陈璋和盖郊要向皇帝报告调查结果,狄青家的狗自然是不可能长角的,盖郊这边也没有查到谣言的最终来源。但是盖郊向皇帝报告,被怀疑散布流言的有枢密院的官员,国子监的学生,重臣的亲戚朋友,而且这些人都坚定地不肯说出谣言的来源,这就让皇帝看到了危险——武人当然可以利用军队篡位,但是如果文人抱团对抗皇帝,在文人地位独大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篡位啊。

    盖郊认为皇帝就是看到这个危险决定敲打一下这些肆无忌惮的文臣,御史中丞孙拚就成了牺牲品之一——孙拚的女婿就是肆无忌惮传播谣言的一个。

    朝堂上都是聪明人,立刻从这个信号中明白了皇帝的愤怒。但是相对于皇帝的愤怒,这些人更忌惮的是警察司的无孔不入,一时文臣们的行动收敛了不少,狄青的家宅似乎突然之间不再发生怪事了。

    一个月后,李不弃从京城的来信中看到了这件事的经过,只是微微一笑而已。狄青被构陷的事太有名了,他自然是知道的,为了保住狄青,他早早就安排京城他能动用的所有力量盯着针对狄青的谣言,果然给了那些企图构陷狄青的文人们当头一棒。

    现在他李不弃也是大宋名将,有狄青帮他分担压力,这来自文人的明枪暗箭还能少些。而且这次李不弃把警察司推到了与文人对抗的前沿,让文人们见识了警察的獠牙,毫无意外的引起了文人们的恐慌,他们已经在讨论如何废除警察司这个邪恶的衙门了。一帮肌肉都长在脑子里,只会动嘴皮子的文人要和有组织有手段的警察对抗,呵呵,李不弃只能默默为他们默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