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高价藏红花雪莲花
这个时候,第一批种植的中草药也开始取得了收获,没有活儿的其它村的村民,就去三多村帮忙,每天拿人工工资。
原本这些中草药是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收割的,但经过基因改变,它们的生长周期缩短了好几倍。
第一批收割的是柴胡,质量非常好,经过检测之后,报告显示,比普通的柴胡成分含量高出好几倍。
巴蜀中医院马上就第一个联系上门来了,它们需要大量的柴胡。
而且他们出马的,还是院长王国华!
经过双方的会谈,中医院拿下了三多村三分之一的柴胡,而每一斤柴胡的价格则高达150元,这可是高出市场价一倍多了!
很显然,这种柴胡的药理,会比普通柴胡好得多,这在剂量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能原本需要好几天才能治好的毛病,用了三多村的柴胡,可能会缩短时间,这对医院来说,是个很好的扩大名声的机会。
现在医院的竞争有多大,相信多数人都清楚,而且,很多医院还花了钱治不好病。
中医院致力于发扬中医事业,把老祖宗的精华发扬光大,因此,这次抓住这个机会,中医院准备重拳出击,打造一个很好的中医品牌。
而柴胡在治疗感冒、妇科病等多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三多村的柴胡既然药性更强大,他们自然是不会错过了。
除了柴胡,黄连也被中医院盯上了,稍稍观察了一下之后,王院长就又要了三多村一半的黄连。
大批的柴胡和黄连,很快运走了,种植柴胡和黄连的村民,那脸上,真的太开心了,轻轻松松的几万块就到手,这能不高兴吗?
其它中草药也陆续开始收割,只有三七、人参、天麻、杜仲要等一等,最少都要两年,才会对外出售。
其样品已经弄去检测过来,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当场就傻眼了,可以说,三多村的三七、人参、天麻和杜仲,将会成为起死回生的重要中药。
因此,牛大炮下令严格的保护起来,等两年之后,再开放对外销售。
抽了个空,牛大炮也上山去了一趟,看看藏红花和血莲花的情况。现在这个基地送给了关小桶,关小桶也在里面搭建了一个木屋,就在这儿生活了起来。
看到牛大炮过来,关小桶很高兴的过来,看到关小桶的肚子,牛大炮有点傻眼了。
“这,怎么回事?”
牛大炮诧异的问道。
关小桶说道:“什么怎么回事啊?你要做爸爸了,炮哥。”
“是这样啊。”
牛大炮有点发愁了,这咋整?有了孩子,这不跟关小桶结婚,日后孩子长大了,那就不好办了,而张晓梅如果知道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血案呢。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也没有过来,关小桶平时也就打打电话给自己,但一直没有说这怀孕的事。
“小桶,身体怎么样?能受得了吗?”
牛大炮问道。
关小桶说道:“没事儿,我在这儿身体好着呢,走,进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
说完,就挽着牛大炮的手臂进到里面。
进去一看,满地都在晒花,这花一年就开花,真是太厉害了。
另外,还有一些留了种子。
“你现在怀孕了,千万别吃这藏红花,不然会流产的。”
牛大炮对关小桶说道。
关小桶点了点头,她说道:“我知道啊,炮哥,这么多的花,要不先处理一批?我京城那边的朋友知道了,打算亲自过来,我想,卖一些给他们吧。”
“这是你的了,你自己做主啊,不过这价格上,一定不能便宜了,藏红花一克两百块,雪莲花一百二,记住了吗?”
牛大炮说道。
关小桶点了点头,一斤藏红花就能卖上万块,这一地的藏红花,得有上百斤,这样一来,至少可以卖出一百万,这确实很赚钱。
雪莲花也有五十斤,也能卖好几十万,自己拍戏,累得够呛,恐怕也弄不到这么多,更何况,拍戏还要面对各种骚扰,潜什么的,哪儿有这个来的惬意?
第二天,关小桶的朋友就从京城赶来了,也是中医,不过,是私人中医。
牛大炮没有出面,而是呆在一边观看。
观看了藏红花和雪莲花之后,这个朋友马上就宣布,全部都拿下,价格方面,面对关小桶提出的藏红花一克二百,雪莲花一百二,他完全没有还价。
这么好的东西,他有把握把利润翻倍。
交易完成,一百八十万就进了关小桶的账户,而那个朋友则把花给带走了,关小桶各自只留了十斤,以便日后备用。
看到有效果,来年扩大种植面积就势在必行了,关小桶留了不少种子,她准备来年大干一场。当然了,赚了这么多,关小桶也是当晚尽心尽力的伺候牛大炮,两人在雪山之巅上演了一幕凤求凰。
.......
大概是打听到三多村的中草药市场如此的有效,其它村显然都坐不住了,也开始申请种植中草药。
不过他们的土地还没有完全改造出来,牛大炮允许那些山林地种植中草药。
这些土地比较贫瘠一点,不过开发出来,也可以种药,用空间河流的水浇灌之后,也是没有问题的。
有了三多村的经验,各村的中草药种植,就更加的成熟了。
虽然现在季节上不太适合,但牛大炮一意孤行,让各村都启动计划,但必须用三多河水浇灌,他每天都会去各村偷偷的注入空间河流的水,这样才有保证。
经过奋战,各村的山林地就种上了中草药,这土地是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分都没有浪费的。
浇灌了之后,大秋天的,居然还真是都发芽了,这让村民们一个个喜出望外。
该搭棚的搭棚,该遮挡的也遮挡,面对马上要进入的冬季,保暖也要做好。
这会儿从空中俯瞰,就可以看到整个西林镇到处都是这种棚子,有点壮观。
这个冬季,村民们有事儿干了。
进入冬季之后,农业方面就没有多少工作搞了,全镇的经济发展中心,也都跑到旅游业上面来了。
三多村这边有优势,另外几个靠近雪山的村子,也开始模仿三多村的搞法,搞起了旅游。
只不过,他们那边相对而言没有三多村这么好的条件,只能搞一搞农家乐什么的,但也能搞些收入起来。
他们更多的期待,还是在养殖和种植上面。
而镇里的工作,也就开始准备年底的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