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送行
对于女儿这么快的反应,邢老太第一时间就啧了一下,掉头回了房间。李明泉笑的一脸不明所以,看着穿着一身平民老汉衣裳的贾老太太。
贾老太太脸一红,咣一声把门关上了。
不让她们回去,她们要吵着回去,真让她们回去了,这两老太太又懒得折腾了。
于是第二天李明泉就带着两位老太太回家了,而看到邢霜,邢老太一脸无所畏惧,好似离家出走的人是邢霜似的。
贾老太太倒是有点尴尬,看了看儿媳妇,见不像是在生气,赶紧笑着打了两句圆场:“这年纪大了,库房里有点什么都不记得了,想着让人给探丫头备着东西送来,又怕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就想着回去亲自看看。”
邢霜喝了口茶,点了点头:“老太太怜惜探丫头,那是她的福气。不过她年纪小,福薄,经不起老太太为她这般折腾。再说这陪嫁的东西,老太太给点意思意思就行,肖家那样的家底,也不会把这些陪嫁放在心上。
“只是这路上舟车劳顿的,老太太去岁才来,待了还不到一个月呢,怎么就想着要回去了,莫不是我这里招待的不好?
“何况如今才刚正月呢,出了正月广州才算暖和,可其他地方都还冷着呢。再往上边去,路过蜀地怕是老太太就受不住了。
“我也不是拦着老太太,不让老太太家去,可老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多留几日,也好让老爷和孩子们尽尽孝不是?”
贾老太被说的满脸愧疚,走过去拉着邢霜的手唏嘘道:“是我考虑的不周了,你可莫怪。我万万没有嫌这儿不好,你招待的也极周全。只是我心疼探丫头,想把最好的都给她。”
邢霜这才笑了起来,反手拉住贾母的手,温柔的道:“老太太,您有这心意可比金山银山都珍贵。咱们是一家人,大可不必这么折腾。只要您一声令下,要给她备什么,我保准给她都添上,绝不让您失望,好不好?”
贾老太笑的满脸褶子都堆在了一起,连声直道:“好好好,都听你的。”
邢霜又看向邢老太,她娘一伸脖子:“我待腻了,换个地方行不行?”
邢霜扶额,贾老太太见她这样,赶忙安慰:“你娘那是逗你的,她也舍不得你们。”
邢霜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贾母道:“老太太别哄我,我老娘什么样儿,我再清楚不过。她想回金陵,怕是金陵那边有事儿。”
说罢,她又对邢老娘道:“娘想回去,我也不会拦着。怎么就一声不响的跑了,还带着老太太一起?带我备好了人备好了补给,让人安安生生的送您回去不好吗?”
邢老娘也急了:“你大哥听说回金陵了,我得回去看着,免得那家伙把祖宅给败光了。”
邢霜一怔,这才想起这些年来,邢德全被贾亮送去军营后,已经很久没他的消息了。
“大哥什么时候回去的?我怎么不知道?”邢霜忙问:“前些年不是还在江南军营里头,老爷也没跟我讲啊?”
邢老娘道:“他能跟你讲?他那上将,就是那个什么爵爷已经回京叙职,因他是你哥哥,便带了他一道回去。如今听闻他也没领什么差事,就直接回金陵老家去了。”
邢霜无语了:“这事儿也没听人说过,老娘是怎么知晓的。”
邢老娘哼了一声:“你当就你有耳目,你老娘是吃素的不成?”
邢霜也不敢耽搁了,问老娘:“那您又回来作甚,我已经派了人过去,您直接回金陵不就完了?”
邢老娘叹道:“这不是老姐姐非拽着我回来么。”
贾母委屈了:“那你也没跟我说,回金陵是为了这个啊。”
邢霜哭笑不得,赶紧又让人送邢老娘回金陵,这边又派人送贾母回去休息。
邢老娘这边速度倒是极快,才三个月后就让人送来了信,说是祖宅没事儿,邢德全只是回了老家,但在军营待过一段日子后,那赌钱的习惯倒是戒了。
邢霜接到信,这才安心下来,每日只陪着贾母四处闲逛,日子倒也过的很快。现下已是四月,贾母见广州渐渐开始热了,便提出要回京城。
宝玉如今正忙,跟着贾瑨在机械厂里转悠,正经当了个厂长,替贾瑨管着工厂大小的事情。
如今听说贾母要回去,贾宝玉有些不舍,来求邢霜,说是想留下。
邢霜叹了口气,心想她这里都快成红楼托儿所了。谁的孩子都往她这儿钻,她这儿是有金山银山了不成?
偏这些孩子又各个懂事的很,也不给自己添麻烦,邢霜不想给人带孩子的,但也不忍心拒绝。
“你母亲在京城,你留在广州,岂不是让她担心。”
宝玉笑道:“大哥也在京城,六弟也在,还有兰儿和妙姐儿,母亲那儿倒是不缺我一个尽孝的。临走时,母亲嘱咐我,要找着自个想做的事,如今我找着了,想必她也不会反对我留下。
“再说五弟这边也忙,厂子这边我也不亲自动手,伯母不必担心。我只看着下头的人,不让他们出错便好。”
贾母听到这话,也劝邢霜道:“我看着他在你这里,倒比在京城强些。好歹有些事儿做,人也精神的多。且他大了,他母亲哪里管得住他。与其带着他回去,他自己再偷跑回来,还不如让他留在你这儿,我也放心。”
连贾母都开了口,邢霜还能说不?
她只能苦笑留了宝玉下来,再命人把外院收拾个更大些的院子出来,将宝玉移进去住。
这一家子,虽姑娘们一个个的往外嫁,可却仍有人不停的往里进,邢霜就觉得她这辈子只怕都不得清闲了。
不过她也并不讨厌宝玉,加上宝玉又孝顺,每日都来她这里请安问好,比她自个的孩子陪她的时间还多,久而久之,邢霜倒也习惯了他在家里。
又过了两日,贾母上路回京城去,一行人还在码头送贾母,就见一艘远洋大船从远处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