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般来说,人生就好像登山一样,前半段是上坡,那后半段就肯定会有下坡,根本就不存在一直上坡的情况。而在登到顶峰之后,其实面临的情况就很是尴尬了,要不就是走下坡路,要不就是待上一段时间再走下坡路,至于说登天而上,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是放在高俅的身上,却是多少有些不合适了。
更何况,高俅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多少本事,之所有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只不过是运气使然,所以高俅也并没有打着做更多的事情。
而且就算是高俅真的有本事,那又如何呢?王安石、司马光、章惇还有曾布这些人,有哪一个不是有本事的人呢?可是他们又做过多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呢?官场之中待得久了,就算心有不甘,可最终还是会卷入各种各样的争斗之中,这是没有办法去避免的。
作为一个知道大致历史走向的人,其实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平定外患这些,而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付出的就越多。
高俅并不是不想为天下做些什么,可是他却是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力,就算是王安石那样的人又如何?‘新法’一出,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了百姓,可是在一些方面却也是给百姓添了不少的麻烦,当然更重要的是将朝堂给弄得乌烟瘴气了,虽然说在这一点上其实王安石的责任也只能占一半。
不管如何说,高俅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了,反正现在府上的银钱可是不少,虽然说对于一座府邸来说并不算太多,也就是一年半载的消耗,可要注意的是,这座府邸毕竟是原先赵佶的府邸,后来给了赵玉儿,可是这一直以来的开销,都是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高俅辞官之后只不过是想要过一些安生日子,开销肯定不会这么大,所以说高俅预计带走的钱财,至少也够他花用个三、五年的,如果要是节省一些,自己再种点菜什么的,用上个十年可是很简单的。当然这些钱过一辈子肯定是不够的,不过平定西夏的赏赐还没有到位,肯定也会有不少的钱财,再加上娶长公主的嫁妆,一辈子的花用基本上就是狗了。而且到时候高俅也可以去做个教书先生,多少也是可以挣一些的,倒也不是说辞官之后就完全的失去了经济来源的。
不过到时候高俅是不是真的就跟朝廷没有了往来,却也不大好说的。毕竟赵玉儿是长公主,真要说完全离开了朝廷的视线,肯定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说不准到时候高俅还能定期从朝廷领钱呢!长公主和昔日的朝廷大员,‘养老金’应该不会少吧?
就这样,一切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高俅已经开始思考起了自己日后辞官之后的生活。
当然这一切真的提上日程的话,恐怕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毕竟现在大宋北部还十分的紧张,总不能说大宋还打着仗,这边长公主就出嫁了,这虽然不违反什么规定,可是却也是好说不好听,因此高俅的婚事肯定是要等到辽国和女真被解决之后了,而辞官的事情,自然也要往后面安排,总不能还没有跟长公主成亲就辞官了,难不成要长公主嫁给一个平民百姓吗?
吃完了晚饭,高俅便回屋睡觉去了,虽然说高俅的心里面也十分的期待跟赵玉儿她们发生些什么,可是毕竟这个世上还有礼法的存在,高俅可不想被一帮卫道士说三道四的。
第二天一大早,高俅还没有起床,外面却是传来的敲门声。‘砰砰砰’、‘砰砰砰’的闷响从外面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谁啊?这么一大早的就这样来敲门,报丧吗?”
高俅还没有睡醒,听见门外面的敲门声,自然是十分的生气了。
当然也不是高俅有起床气,所以说话才会这么的不客气,而是因为敲门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规矩。一般来说,敲门都是先敲一下,然后再连敲两下,这是正常的敲门程序。只有在那种出了要紧的事情,比如说报丧的那些不吉利的事情,才会出现这样急促的敲门声。
门外面来的人显然是张千,在听见屋内的高俅开口之后,立刻便回答道:“公子!快些出来吧!出事情了!出大事情了啊!”
“嗯?出事情了?出什么事儿了?”
听见了张千的声音,高俅也突然间就清醒了过来,从床上坐起了身来。
张千跟了高俅这么多年,高俅自然深知张千的为人了,如果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张千绝对不会这么着急的。所以在知道了门外的是张千之后,高俅都来不及穿好衣服,只是随便的披在了身上,然后光着脚就走到了门口,将门打开了。
“怎么回事儿?张千,出来什么事情?”
看着门口满脸严肃的张千,高俅的也皱起了眉头,因为他觉得,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情了。
“公子,出事儿了!章大人家来人,说是有要紧的事情找您,而且我看他的装扮,似乎……那位章大人可能是已经……”
张千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这消息确实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张千的这番话却是让高俅更加迷糊了,上下打量了张千一番之后,面色古怪的开口问道:“张大人?哪个张大人啊?是你的本家吗?”
“……”张千看着满脸慎重的高俅,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好半天之后,才有些无奈的开口解释道:“公子!是章惇章大人,跟我可没有任何的关系!”
“啊?哦哦哦!是章大人啊!你怎么不早说呢!对了,章大人家来的人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吗?”
在明白了自己弄错了之后,高俅倒是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从从古至今,乃至到了后世之后,‘弓长张’和‘立早章’,也都是一个被人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因为两个姓氏都不算是小姓,发音又是一模一样,所以弄混了也实在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是这样,公子。张大人家来的人身上带着白,恐怕是章大人他……”
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见到的情况,张千十分的慎重,毕竟这种事情,是开不得玩笑的。
“章惇那个老东西走了吗?这可真是……让对方稍待片刻,我去换了身衣服,然后去见他。”
大致猜测到了一些事情,高俅也不好多说什么,摇了摇头之后,便转身回屋去穿衣服去了。
张千自然是回身上前面招待那个章家来的人了,大概就是过了十来分钟的时间,高俅也就到了前面。
正如张千所说,章惇家来的人腰间缠着白布,显然不可能是什么吉利的事情。因为如果是选用素色的丝绦的人不是没有,可是一般来说不可能是用粗布,而且颜色也不会是特别的白,毕竟有些忌讳还是不能不考虑的。
一般来说,根据报丧的习俗,报丧的人必须来去急速,不进人家的大门,只能在门外高声地喊叫,报过丧之后,讨一口水漱口,来驱除不详,然后就马上回去。不过一个地方跟一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虽然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是不会有什么不同的。
不过既然这个章家来的人不是站在门外报丧,然后再离去,肯定就是有事情要亲自见到高俅才行。不用多想,也应该是章惇留下了什么遗言,要不就是有什么东西要交到高俅的手上,要不就是有什么话要嘱咐高俅。当然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个来人空着手,实在不像是有东西要交给高俅的样子。
“请问您是……”
高俅走到了客厅之中,没有急着走到主位之上坐下,而是占到了对方的面前,先问了一下对方的身份。
“在下章杰,家祖讳名章惇。”
章杰是个青年的模样,听见高俅问话,很是自然的开口回答起来。
“哦!原来是章兄当面!不知道章兄此来,所为何事?”
高俅并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可是也明白了对方应该是章惇的孙子,不然也不会用‘家祖’这么个词儿,不过就算是已经猜到对方的来意,可是高俅总也是要问一句的。
“是这样,十日之前,家祖病重,药石无救,于驾鹤西归之际留下一封书信,要我们一定要亲手交到高大人您的手上!”
说着话,章杰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到了高俅的面前。
抬手接过了章杰递过来的信件,高俅转身走到了主位上坐了下去,接着就打开信封看了起来。这一看之下,才明白章惇是如何的用心良苦。
信里面的内容并不多,而且字体也并不算工整,甚至于说是潦草都是可以的,这种字要说出自章惇之手,恐怕是没有几个人相信的。不过若是临终之际写出来的字,能写清楚就已经不错了,倒是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信里面的内容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嘱咐高俅的一些事情,不过高俅已经决意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就辞官,所以章惇的这些嘱咐,高俅注定是听不进去了。
“呼~!事情我已经大致都知道了,章兄送信来辛苦了,不过我想您应该不能在我这里久留,所以我就不留你了!”高俅将信折好,转头看向了一遍的张千,说道:“去,给章公子准备一些干粮,再准备一匹快马。”
不是高俅不懂得交情,不想留章杰休息一下,而是这种报丧的人根本就就不能停下休息,快些报丧快些回去才是正理,因此干粮和快马,其实是很合适的。
章杰此来,肯定来的很匆忙,因为像是章惇这样曾经的朝廷大员去世之后,地方府衙肯定是要上报的,而且随后朝廷也会对此有所表示,昭告天下什么的其实都是基础的。而现在朝廷还没有昭告天下,显然是朝廷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换而言之,就是地方府衙负责送信儿的人还没有来到东京汴梁。如此,章杰来的有多么着急就不用多说了。
虽然知道高俅是一番好意,章杰也十分的想接受,不过还是推辞的了一番,“这如何使得?这万万使不得啊!”
“哎~!没有什么使得使不得的。我跟章大人之间亦师亦友,不过现在辽国那边正是混乱的时候,我现在却是脱不开身的,所以前去吊唁是不可能了。些许的心意,总是要表达出来的。”
高俅也确实是没有办法,虽然说辽国那边肯定是不用他去了,可是后面会不会出现其他的情况,也确实是不好说的,因此高俅现在还不能离开东京汴梁。
在一番客套之后,高俅亲自送章杰出了自己的府门,看着对方上马离开了。
“唉~!章大人曾经大权在握,可是这一走,却也是一样的毫无预兆,这可真是……”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起来章惇就这样死了,张千竟然就莫名的感慨了。
“什么大权在握不大权在握的,别的人是不是在乎权利我不清楚,可是这位章大人,却并不是旁人看得那么简单啊!”高俅目送着章杰远去,听着身边的张千开口感慨,很是自然的接过了话,说道:“章大人一生为官,虽然说不上多么刚正,可是却也从来都没有以权谋私过,这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毕竟就算是我……唉~!多说无益!”
高俅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感慨那么多,尤其是当着张千的面,不过有些话到嘴边了他不说就很不舒服,而在说了之后,他却是觉得有些后悔。不过这个时候想那么多也是没用了,摇了摇头之后,高俅便转身进了府邸,往自己的书房去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章惇在的地方离着苏迈他们那边并不远,高俅自己是去不了了,不过苏迈他们过去一次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