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初见
时序已是初秋,一早一晚添了凉意。
从半敞的窗扇望出去,廊下几丛芭蕉绿腊生烟,更兼百叶重台,越发油丽凝碧,添了些袅袅娜娜的姿态。
苏世贤体贴地俯身,握住瑞安长公主柔若无骨的玉手,邀功似得说道:“你放心,我已然知会了青州知府,只待陶超然全家归来,便先软禁在府中,到时候将他们悄悄解往京城便是。”
“你啊,到底是读书人,办事迂得很”,长公主不屑地抽出手,以涂着金色蔻丹的食指轻轻点向苏世贤的额头,懒懒笑道:“俗语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那陶家在青州府也是大户,焉知与官府没有交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情多了去了,你嘱咐了青州知府也没有用。”
瑞安长公主监国几年,瞧多了阴奉阳违的事情,见苏世贤一幅懵懂的样子,复又轻叹一声:“靠人不如靠己,你多派几个暗卫守在青州府,打探陶府一家人的动静。若他们回到家中,即刻将人偷偷羁押,不许走漏风声。”
苏世贤自然唯唯诺诺,应着立时便去办。
瑞安长公主便又问些陶灼华的性情、容貌之类,再打听她与陶家人的关系。待听得陶婉如在娘家十年,长公主更笃定陶灼华与陶府一家人情谊匪浅,更坚定了要将陶家人握在手心的想法。
若没有个把人攥在手中做饵,长公主始终没有安全感。她深深感觉若没有陶家人牵制,陶灼华便会是断线的风筝,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却难。
夫妻二人又就细节商议了一回,自然是全凭长公主做主,苏世贤不过跑腿打杂。苏世贤好歹打发得长公主满意,环视四周不见爱女梓琴,心里着实想念,便向长公主问道:“梓琴怎么没来给你请安?”
长公主啜饮着武夷山的大红袍,无所谓地说道:“梓琴这些日子不大舒坦,轻易不出自己的院子,我叫她好好歇着。如今你回来了,我一会儿使人请她。”
“不必,既是不舒服,便让她好生歇着,晚些时我去瞧她也是一样”,苏世贤每每想到苏梓琴的善解人意,对这个女儿便有着深深的宠溺。
长公主瞥了他一眼,眉目间便有些不虞:“不过是孝子苦夏的毛补未全好,如今有些神思倦怠,难道还惯得没有老幼尊卑不成?她是要做皇后的人,更容不得半点行差踏错。”
苏世贤半句分辨不得,只得讪讪一笑,先向长公主告退,回自己房里更衣。
瑞安长公主一面使人去请苏梓琴,一面叫丫鬟传话,叫陶灼华进来。
陶灼华得了瑞安长公主传唤,款款立起身来。她随在菖蒲身后,又略整了整身上的衣裙,这才聘聘婷婷往正房来。
十岁的女孩子身量不足,眉宇间弯似凝霜,细长的柳眉微蹙,象是含羞带怯,又添着些未知的忐忑。菖蒲心下恻隐,将脚步放得极缓,又替她轻轻掀起芙蓉簟云纱湘妃竹帘,做个请的手势。
陶灼华踏着光洁的墨玉地面入内,依旧半垂着臻首,显得极是柔婉,浑然不见当初与苏世贤的针锋相对。
她自眼角的余光瞧去,望见铺着朱红联珠纹地毡的丹墀之上,摆着张红木缠枝莲雕花软榻。软榻正中是一位花信年季的丽人半躺兰坐。
丽人云鬓低挽,头上簪着朵真红喷纱牡丹,一袭蓝色翠云纹镶边真红蜀锦大衫,上头绘绣着大朵姹紫嫣红的洒金牡丹,与发饰交映生辉,神色雍容而又华贵。
便是烧成飞灰,依然认得这便是瑞安长公主、灭了陶氏满门的罪魁祸首。
陶灼华修长匀亭的手指在袖子里不受控制地握掌成拳,她的手指甲将掌心刺得万分疼痛,仍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悲愤。
她深吸一口气,往正中的朱红团花软垫上一跪,微微颤抖着声音说道:“民女陶夕颜拜见长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果然是灵透的好孩子”,长公主的目光居高临下打量着陶灼华,瞧着她纤薄清纯的样子,还有微微颤抖的双肩,露出满意的微笑。
示意菖蒲将陶灼华扶起,又一指旁边的花梨木藤萝纹绣墩赐坐,长公主脸上雍容的笑意更盛,瞧着愈发华彩逼人:“路上可还辛苦?我也是方才听说,你母亲刚刚过世,舅舅又不在身边,这些日子难为了你,怪只怪你父亲去得太迟。”
迟到了十年,赔上了母亲的性命,苏世贤自然是去得太迟。陶灼华瞧着长公主惺惺作态的嘴脸,只觉得一阵阵恶心,生怕自己会控制不住。
长公主还说了些什么,陶灼华已然听不清楚,不过是唏嘘陶婉如早逝,又慨叹陶灼华孤苦。被指甲深深刺入的掌心已然一片血肉模糊,陶灼华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贝齿却紧咬着朱唇,直待舌尖上触到一丝腥咸,才感觉神志渐渐复苏。
却是努力不去回想陶雨浓在自己和眼前这个刽子手面前挣扎的模样,陶灼华尽力平静地回道:“如今都过去了,民女也不再难过。”说话间却是珠泪涔涔滚落,一枝梨花带雨,惹得一旁服侍的奴婢都唏嘘不已。
长公主瞧着她瑟缩可怜,似是动了恻隐之心,好生抚慰了几句,又命人替她打水净面,再吩咐人沏了壶花茶,摆下一桌子果碟点心。
瑞安长公主拿真红洒金的云锦帕子沾一沾干干净净的眼角,似是满心疼惜地说道:“好孩子,从前的事情莫要再想。如今到了长公主府,便是到了你自己的家。你妹妹一会儿便来看你,往后姐妹们多多亲近。快将脸重新匀了,哭哭啼啼叫旁人也觉得心酸。”
陶灼华唯唯诺诺起身谢过,接了长公主使人递来的攒盒,便小心翼翼拈起一块新鲜烤制的杏仁酥,轻轻咬了一小口,脸上又露出羞涩的笑容。
菖蒲打了水,拧了帕子递到陶灼华手上,再侍候她重新匀面。瞧见水盆里带着一丝惺红,不觉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