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进退失据的多尔衮
北京
经历过伐明失败,内部动乱之后,满清朝廷内部再也没了刚入关那种跋扈,那种自信。
原先的时候,八旗兵骄兵悍将都以为明军孱弱,消灭明军指日可待,而现在却没人再这么想。
要知道,南下是被歼灭的两路大军中,光是满八旗的勇士便有四万人,满人总人数有多少?连着包衣也不过四十多万而已,成年的男丁全加起来也就十多万人,而一战下来等于是三分之一的男丁损失殆尽,即便满人全民皆兵,能迅速从旗丁里补充兵力,可战斗经验却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哪怕山东河北汉人暴乱连连,满清朝廷内部却争论不休,不愿再派出旗兵前去镇压。而摄政王多尔衮的威严却随着一场大败降了许多,朝廷中多有敢当面质疑者。所以没办法,多尔衮只能以洪承畴为总督军务大学士,带领绿营兵负责镇压山东叛乱事宜,为了让投降的汉军将领能够听命,多尔衮不惜大肆封赏,把姜镶唐通这些将领统统封王......
然而没了八旗老爷为后盾,绿营兵们的战力也降了许多,任是洪承畴使了浑身的解数,却迟迟无法平定山东的叛乱。
要知道,自从伐明失败之后,退回东北老家的呼声在满清朝廷内部尘嚣其上,明人众多,又出了齐王陈越这样的狠人,很多满人都灭掉大明失去了信心。
然而进入了北京,见识了汉地的繁华之后,也同样有很多人不愿失去现在的一切,不愿重新回到东北老林子里过那种茹毛饮血的日子。
多尔衮尤其不愿,因为若是退回东北,意味着他主导的伐明彻底失败,他休想再有今日的地位。而孝庄太后同样不想,她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想着自己的儿子顺治能够一统天下,做个真正的皇帝。
孝庄太后是科尔沁蒙古人,亲自与蒙古王爷交涉,才从蒙古各部抽调了两万骑兵到了北京,编入了蒙八旗,从而震慑住了蠢蠢欲动的朝堂,这才有了派博洛吴三桂等出兵平定陕西顺军残部之举。
谁知道,博洛和吴三桂正在猛攻潼关和顺军交战,另一路偏师姜镶却突然造反,并且迅速攻占了太原府。
山西西邻黄河东面便是河北平原,对位于燕山南麓北京有着高屋建瓴之势。若是任由姜镶占据山西,其随时便能出兵攻伐北京,而北京却还无险可守。
满清朝廷紧张的讨论之后,决定必须先平定姜镶之乱。
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命博洛吴三桂停止攻打潼关,带兵渡过风陵渡进入山西,从南面向姜镶发动进攻。吴三桂手下士兵家属都在辽东,多尔衮丝毫不担心他会生出异心。
可是多尔衮也知道潼关以西是顺军的天下,若是博洛和吴三桂停止进攻,顺军很可能会追击,或者试图通过潼关占据河南,所以博洛吴三桂不是想撤便能撤的。
而山西现在事态紧急,必须立刻发兵平定。所以,多尔衮决定亲自带兵出击,经宣府攻打大同,平定姜镶之乱。
北京城内的八旗兵有八万人,其中两万是蒙古兵,两万多是经历了多年厮杀的八旗老兵,剩下的都是旗余。而汉军旗都被派出镇压叛乱去了。所以,这八万军队便是满人最后的依仗。当然,在东北还有一些留守的军队,不过数量已经不多。
为了迅速平定姜镶叛乱,多尔衮带出了其中的五万人!
五万大军,在多尔衮以及其他满人眼中,已经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力量,在和明朝二十多年的战斗中,便是最大的战役萨尔浒之战,满清投入的军队也不过这么多,所以对平定姜镶之乱,多尔衮充满了信心。
而事实也证明如此,明军还是一如既往的烂,随着八旗兵的进军,宣府的叛军轻易被剿灭,很多人投降。为了瓦解敌军的斗志,多尔衮对投降的叛军既往不咎,编组成军用作攻城的炮灰。
十月十六日,多尔衮带兵包围的大同,叛军守将牛光天宁死不降,死守大同。在八旗兵的威逼下,投降的炮灰绿营对着大同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却始终无法攻克。
清军的几十门红衣大炮架在城外日夜轰击,但大同城身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其城墙的坚固非同寻常,想轻易破城谈何容易?在另一个时空,姜镶便死守大同将近半年之久。
而现在,牛光天死守大同,姜镶兄弟已经攻克了太原,招募义民从军,兵力扩展到了十万之多。
以太原代中为根基,姜镶分派军队四下攻城掠地,而各地大明士绅义民也纷纷举义,除了平阳、汾州少数府县以外,山西大部分城池地方重归大明治下。
姜镶亲自带领五万军队出雁门关,在马邑和清军狠狠打了一仗,不敌之后退回了雁门关。而姜镶虽然没有击败清军,却也使得清军无法全力进攻牛光天镇守的大同。而同时,长城外的镇羌堡、玉林卫的守军也举兵相应山西起义,将领们带兵增援大同,却被多尔衮指挥着清军击败。
然而,多尔衮虽然击败了姜镶以及其他援军,却无法及时攻下大同,也没法攻破雁门关进入太原盆地,而此时的山西几乎全部都是暴民,起义军总数加起来数十万之多,山西一省不复满清所有。
就在多尔衮在大同进退失据之时,突然传来情报,南明齐王陈越亲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其先锋已经攻入了兖州。多尔衮大惊!
姜镶反叛,明军北伐,双方配合的密丝合缝,而此时的八旗兵被牵制在山西战场上,想及时增援山东都不可得。
而山西还是山东,对北京来说犹如左右两臂,失去任何一个都如芒在背。而若是两省都失的话,受到两面夹击的北京已经无法再守。
而现在,山西的叛军无法平定,南明的军队又攻入了山东,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这一刻,便是以睿智勇武着称的满清睿亲王多尔衮,也不由得迷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