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来自宫里的目光(下)
曹晃,颍川曹阀,颍川一向文采荟萃,很多着名的文豪都出自颍川,颍川门阀向来以诗书传家自豪,家族中只有习文不成才转而习武,但曹家是例外。
曹家是军人世家,曹家并非那种千年世家,太祖起兵时,曹家不过一下品门阀,而且还是在前朝之下作战,在桃林会战中投降太祖,之后随太祖征战天下,一路下来功勋卓着,天下定鼎后,曹家没有象其他开国功勋那样弃武从文,依旧留在军队中,曹家子孙每日习武,成人之后,必须进入军队,或是边军或是禁军或是邙山大营,大晋立国八百年,每一场战争都有曹家子弟的身影,每一场战争,曹家子弟都血染疆场。
十多年前,那场壮阔与悲壮共存的反击鲜卑之战中,曹家子弟战死疆场者不下十人,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秋云方回段昌等四大名将总督,涌现出齐王这样名闻天下的贤王,曹家反而默默无闻,可实际上,朝廷核心中人都清楚,这场战争中,曹晃才是军中核心,他默默无闻的站在泰定帝身后,让所有的光芒都落在泰定帝身上,而他却制定整个对鲜卑的战略,整个战争都是在他的战略中规划中进行,他是大晋军方真正的核心。
但奇怪的是,曹晃只获封车骑将军之职,在大晋,军人职务最高为大将军,大晋在百年前废除了大将军之位,百年里最无异议的,可以登上军方最高职位的,就是曹晃!
大将军之后,便是骠骑将军,也就是秋云现在的官衔,骠骑将军之后便是车骑将军,曹晃只获得从小儿车骑将军之职,在当时,军中便有很多人不满,认为皇帝薄待功臣,可曹晃却很平静。
随着鲜卑俯首称臣,大晋进入和平发展阶段,曹晃则主持了军队的调整,他成功的削减了军队的数量,平衡了军队将领的关系,可在朝廷中,曹晃的权力逐步减少,六年以前,曹晃致仕,泰定皇帝却没让他返回原籍,而是请他继续留在帝都,治安内城和城外都赏赐了庄园。
曹晃致仕后,很少在公众中露面,没有皇帝宣召,他并不进城,城里的宅子多是其孙子,禁军都尉曹勇在使用,曹家武将世家,长期以军法治家,家里家丁家将和私兵全是军中骁勇之士,而且,只要曹家老爷子一声号令,军中江湖上无数勇士愿为他赴汤蹈火。
这个人居然牵扯到内城暗杀案中,能不让柏公公震惊吗!
“这,这曹家怎么和王家牵扯到一起了?”
好半天,柏公公才平静下来,随即涌起一丝疑虑,纳闷的看着小麦子和林公公,林公公依旧背对他,没有说话,小麦子却苦笑下摇头,内卫监控诸王和门阀世家,而军中将领则更是重中之重。但诸王门阀世家和军中将领对内卫也是严防死守,在内卫档案中,有无数内卫人员被诸王门阀世家和军中将领发现,被悄悄冷遇,被悄悄派去执行必死的任务,内卫损失的人员名单可以堆满这个房间。
所以,能渗透到诸王门阀世家和军中将领家族核心的内卫,都是珍宝,绝不会为这样的事启动。
柏公公叹口气,神情变幻不定,林公公神情平静,他当然知道,曹家与王家这些年没有联系,但数年之前,曹晃与王家那位老祖宗联手,逼得泰定帝不得不杀掉邵阳郡王,事后,王家老祖宗和这位车骑将军先后致仕,泰定帝只是作了场面上的挽留便答应了,只是将曹晃留在了帝都。
在大多数朝臣看来,此举是泰定帝对曹晃的恩宠,可林公公知道,不是这样的。
泰定帝虽然不如大晋前期的一些英主,可最近两百年中,绝对算得上一代中兴之主,曹晃和王家老祖宗联手,犯了泰定帝的大忌,能留俩人一命,已经算是恩典了,不放曹晃回原籍,主要留在身边好控制。
但这些话是不能说的,这样的事,只有泰定帝身边极亲近的人才知道,简单的说,只有老祖宗才知道,而他是老祖宗的心腹,这才知道一点点。
“我们在曹家有人没有?”柏公公小心的问,小麦子迟疑下,见林公公没有反应,便低声答道:“有,但没进核心,了解不到多少事。”
“曹晃最近在做什么?”林公公问道。
“回祖宗,还是老样子,在城外的涤心园,每天种地。”小麦子立刻答道:“很少见外客,几乎不见军中将领,曹家的私兵在涤心园有一百多人,城内,曹勇在禁军中也是老样子,家里的几个客卿,也没有异常。”
柏公公心里一震,随即有些兴奋,他连忙压制这种兴奋,看着林公公,林公公沉凝半响,轻轻叹口气:“抄报老祖宗吧,让老祖宗决定。”
“是,祖宗。”小麦子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平静的应下来,林公公掌控内卫十多年,没有一次越权举动,凡是有所行动,都要先报老祖宗,老祖宗同意才会行动。
柏公公微微皱眉,试探的问道:“林公公,这样报上去,妥当吗?”
林公公转身看着他,笑了下说:“柏公公,太祖设立内卫后,便对内卫有明确的规定,内卫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内卫的功效是监察防范,先文宗时,更是下诏,内卫不得有行动,后来,武宗陛下觉着紧靠禁军不行,这才组建了虎贲卫,武宗之后,仁宗皇帝下诏,将虎贲卫之权收归内廷,直到宣宗皇帝继位,虎贲卫的权力才又移交内卫,为什么这样呢?就是担心内卫以权犯禁,内卫的权力很大,可以监控诸王,朝中大臣,军中诸将,这个权力很大,无论是谁掌控了这个权力,都要十分小心,所以,历代陛下对内卫要求严格,如果没有得到批准就采取行动,就算有利,皇上也不会准许。”
柏公公这下明白了,连忙起身:“多谢公公指点。”
林公公深深的看着他,半响才点点头,他破例说这么多,是为了让柏公公明白他的善意,同时提醒他,内卫的权力很大,但责任也很大。
小麦子很快起草了报告,交给林公公签字,然后拿着报告对林公公报告:“祖宗,没有别的事,小的就去了。”
林公公点点头,小麦子这才离开,最后这下压根就没理会柏公公。
皇帝今天心情很好,破例没有在御书房内,而是由德妃陪着在怡心园内赏花,皇帝并不好女色,身边的妃子并不多,除了皇后外只有三个妃子,淑妃、德妃、丽妃;另外还有几个昭仪婕妤美人四人,这个数目无论在太子还是皇帝中都是少的。
每个皇帝登基后都要选美,但选美只会在先帝梓宫入陵三年后才进行,以填补后宫。但看皇帝的样子,并没有要选美的意思。
前段时间,皇帝子嗣稀少,除了淑妃前段时间生了个女儿,其他,无论皇后还是妃子昭仪美人,都无所出,淑妃生了女儿后,太后很是着急,说了皇帝数次,让他注意,没有后嗣,对皇帝来说是件非常严重的事。
皇帝坐在小亭内,这一后四妃都是泰定帝给他挑的,才干家世都很好,德妃姓林,出自荆州林家,喜好书画,人也淡雅如菊,行止优雅有礼。皇帝其实很喜欢德妃,每次与她在一起,都让他感到轻松。
穆公公就像以往一样,守在园子外面,在园子里伺候的是黄公公和德妃淑清宫太监和宫女。
看到小麦子进来,穆公公便知道有事了,看了小麦子的报告,穆公公眉头微皱,小麦子恭恭敬敬的守在边上,等着他的指令。
“你先回去吧,这事不急,让柳寒自己处理,如果有什么情报就提供给他,嗯,至于车骑将军,不能动。”
小麦子躬身领命,他很明白,曹晃不能动的含义。
穆公公看着园子,旁边的小太监悄悄过,低声说:“老祖宗,休息下吧。”
穆公公没有开口,小太监一挥手,两个太监抬了把椅子过来,穆公公坐下,很快一把茶壶送来,这是一把精致的紫砂茶壶,上面雕着一朵梅花,穆公公端在手上,就着壶嘴喝了口。
摇椅轻轻晃动,园子里传来女人轻轻的笑声,穆公公露出了一丝,可看看怀里的报告,心里又禁不住思绪连篇。
内城发生的事在第一时间便报到宫里,穆公公并没将这事看得多重,只是让林公公加强皇宫的守御,在过去数十年里,比这更危险的事都经历过,不过,穆公公更看重这事背后的含义。
可内卫查到的事让他有点意外,那几个人是什么口音不重要,那怕是江南口音也没什么,只要他相信,什么口音都没用,但这事将小赵王爷和曹晃牵扯进来了,这就有些蹊跷了。
穆公公压根就不相信曹晃会对柳寒出手,在他看来,曹晃是比王家老祖宗更聪明的人,柳寒与他没有任何牵连,曹晃为什么要出手?背后主使之人在欲盖弥彰!
穆公公很快便下了这个判断。
--------------------------------
帝都城外,一个绿树掩映的庄园的后院开了块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挑了担水在田放下,老者穿着很简单,麻衣制的便装,足下蹬着草鞋,老者从水桶里拿起水瓢,小心的给青青的菜苗浇水,浇了一半后,老者站直腰,用颈间的麻布毛巾擦了把汗,抬头看看涨势良好的菜苗,满意的点点头。
一个穿着青白色棉布便袍的中年人缓步进来,到了田边站住,静静的看着老者,老者擦了汗后,又开始浇水,这次一直浇完,然后将水瓢放进水桶里,水桶这时还剩下小半捅水。
老者提起水桶,也没回去,走到花架下,花架上爬满青青的藤条,藤条上长满开着黄色楔,春风吹来,黄色楔在风里轻轻摆动。
老者在石凳上坐下,将麻布毛巾放进水桶里,拧干后擦洗了,然后眯着眼看看天色,才轻轻叹口气:“又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