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幻心通!
(月票加更二十)
眼瞧着曾荣退去,伸手自怀中取出白色的盒子,这是当日夜探地牢,无花送给他用于改头换面之物。
“千幻心通?”带着一抹疑惑,林云打开盒子,只见一张薄薄的面具安放其中。
这面具似清水做成,上有一道乳白色的光晕流转,看起来就和人皮面具一般。
“这要怎么用?”林云皱眉,伸手去拿,入手处,温凉触感传来,不等他动作,面具自动化作流水逆窜而上,最后依附在林云脸上。
毛孔先开后合,浑身暖洋洋的,一道舒适无比的感觉传遍全身。
再看盒子里已是空空荡荡,底部有一个蟹,显是夹层。
不假思索的拉开,一本薄薄的册子出现在眼前:《千幻心通》真解。
翻读过后,林云目露赞叹,二师兄不愧是二师兄,单凭这“千幻心通”,当今天下便是一绝。
“易容改装”本是世俗武者所用,无花结合古法,又在其中加入了修者的炼器之道,让其成为适用于修者的东西。
只要你在心底观想某个人的模样、气息,“千幻心通”便可模拟变换,化作对方模样,高矮胖瘦,就连气息也是一模一样。
其真假,就算是神通强者也无法探查。
这就是“千幻”的由来。
因其形貌变化是利用光线等迷惑人的五感六识而成,故此不可被人近身接触。
虽稍有瑕疵,但几乎可忽略不计。
它还有另一功用,就是能让同样佩戴此物的人在一定范围内彼此感应,也就避免了亲人对面不相识的问题。
若一方不想被人查获踪迹,可自行调控,并不影响感应别人下落。
无花将之命名为“心通”。
用“千幻心通”来称呼它,简直是相得益彰。
如此神奇之物,制造起来自然不轻松。
无花耗尽心力也不过做成五张,一张自用,另两张分别给了大师兄无生、三师弟无果,这最后两张便都在林云手中了。
林云珍而重之的将小白盒收入怀中,师兄这份情义自难以表达。
他现在还是“佛门败类”,所有人都以为他已死在金光峰下。
“千幻心通”在他手中,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心念一动,整个人随之发生变化。
低头,望湖中看去。
只见一人身材瘦高,样貌清秀。一身粗布麻衣,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书卷气。
“果然是好宝贝。”林云惊讶之余,心喜无比。
眼下就连他都认不出湖中之人,何况别人?
事不宜迟,当即动身。
循着黑石感应而去。
……
千佛城以西,折贤居中。
三长老孔捷,身穿青色长衫,背靠石椅,悠闲的调着手中茶。
在他面前,地上跪着一个秃头和尚,四十上下,脸上一道刀疤贯穿咽喉。
这和尚看上去面目凶戾,满身血气,但就是这样一个恶僧,面对满身儒雅,恍若手无缚鸡之力的三长老,却是毕恭毕敬,不敢有分毫大意。
“事情办得怎么样?”三长老押了一口茶水,一脸享受之色,开口问道。
恶僧头垂的更低,尽量压着嗓子,说道:“回三长老,属下已将翠湖居上下尽数斩杀,所有宝物也一应搬了回来。”
“嗯?”三长老眉头轻皱,空中气氛骤凝,沉声说道:“我只问你,天星石……找到了吗?”
“三长老……”恶僧闻言,咕咚一声,使劲咽了一口唾沫,艰难无比道:“属下找遍了翠湖居,就是没发现……”
“混账。”三长老猛一拍桌,茶水打翻,一股香气四溢。
原本清澈明净的双眸犹若毒蛇,盯着恶僧。冷冷的道:“你知不知道天星石事关重大?”
“属下知道。”恶僧瑟瑟发抖。
“也罢。”三长老深吸一口气,重又将身子埋入石椅,平静道:“那你可曾将翠湖居主人带回?”
“三长老,翠湖居主人已被属下斩杀……属下罪该万死,罪该万死!”恶僧语气惶恐,“咚咚咚”不住叩首,鲜红的血迹顺着脑门流淌而下。
三长老皱眉,道:“你确定他死了?”
“他的胸口中了一掌,属下亲眼看到掌力透胸而过,这等伤势,应该……死了吧。”在三长老的威慑下,恶僧有些不确定起来。
“应该?”三长老眸光骤寒,冷笑道:“有你这等废物,实乃我门中不幸。”
“长老,属下只是……”
“为宗门贡献你最后一点力量吧!”三长老说着,伸手取出一物。
此物巴掌大小,呈椭圆形,通体黝黑墨绿,端部衍生出九个小孔,散发着阵阵妖异光华。
三长老将掌中之物望空一抛,九条绿光洒落。
恶僧抬眼一瞧,只骇的魂飞天外,大叫:“九魂坛?三长老,你不能……啊!”
可怜他空有一身灵台后期修为,在九条绿光面前却弱小如婴儿。
须臾之功,骨肉尽去。
依稀可见一个金色的小人儿,被九条绿光拉扯着没入九魂坛。
三长老挥手蓉,目露冷漠,道:“连小事都办不好的废物,也只有精魂这点用处了,倒是那天星石……也罢,只要过了明晚,‘九转星魂阵’一成,无花小儿难逃一死,天星石自是没了作用。”
……
林云循着黑石感应到的气息追踪九灵盒下落,一路变换方向,最终走到了千佛城。
“居然在千佛城中!”看着眼前的城阙,林云目光微凝,然后朝着千佛城走去。
此刻他变换形貌,纵使在佛门大神通“天视地听大~法”的查探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文弱书生,故此,没受到多少刁难,轻松越过防线,进入了千佛城中。
循着感应,一路向西,约莫行了二、三里路,皱眉扫过四面,这里是成片的民居房,偶有一两座大气的建筑,也都是供奉神庙之用。
“难道说,灭绝翠湖居满门的凶手就在此处?”林云心中疑惑,却没有停下脚步。凭着黑石,再度前行。
一番七转八折,来到一处绿柳成荫之地。
石路尽头,一座四四方方的院落呈现。
门前悬有一块木匾,上书三个大字——折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