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王佶
杜公拓虽然死了,但是蜀地还有一个大敌,只是这个大敌现在还不构成太大的威胁,这个大敌就是那个骗了虞晔的钱财,讹了虞晔的人马的蜀王王佶。
王佶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可见这些经理对他日后的所作所为是有很大贡献的。
后来,王佶犯罪入狱,却被狱吏偷偷放走,估计是送了钱,毕竟那时候天下大乱,法度早已经形同虚设,有钱才是硬道理。
王佶藏匿在武当山上。武当山出家人处洪遇到王佶,相面惊奇说:“子骨法甚贵,何不从军,会有一场富贵”,指点他前去投军。
王佶于是到忠武军节度使麾下从军,后节度使杜权提拔他为列校,从征起义的王芝有功。
大雍中和元年,黄腊起义军攻陷长安,僖宗皇帝逃往巴蜀。忠武军监军杨光率八千兵马击退黄腊,并将部队分为八都,任命牙将鹿弘、晋晖、王佶、韩坚、张造、李师泰、庞从等八人为都头。当时杨光率八都头击败了还是叛军将领的朱光,攻克邓州。
大雍中和三年,杨光病逝,鹿弘率八都前往巴蜀迎驾,沿途扩充兵力。
鹿弘行至兴元后,驱逐山南西道节度使牛丛,自称留后。中和四年,僖宗皇帝就任命鹿晏弘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王佶等人皆领刺史。
不久,鹿弘率部东归,要回到故乡,而王佶则与晋晖、韩坚、张造、李师泰四人入蜀,面见僖宗皇帝,被十军观军容使田孜收为养子。僖宗皇帝将五人的部队并入田令孜麾下,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
光启元年,僖宗皇帝返回长安,命王佶等人统领神策军,宿卫宫中。不久,河中节度使王荣因与田孜争盐池,联合河东军进犯长安,僖宗皇帝逃往凤翔。
光启二年,僖宗皇帝又逃往兴元。王佶被任命为清道使,并负责保护玉玺,王佶第一次接触到皇帝的玉玺,那种感觉可能让他一辈子忘不了,那是地位的象征。
逃亡途中,山中栈道被烧毁,王佶拉着僖宗皇帝的马,冒着烟火突围而出。
在休息时,僖宗皇帝枕着王建的腿睡着了,睡醒后,又将自己的御衣赐给王建。
到了兴元,僖宗皇帝命王佶遥领壁州刺史,同时开创了将帅遥领州镇的先河。
此时王佶的义父田孜因担心僖宗皇帝加罪,要求担任西川监军,前往成都依附任西川节度使的同母弟弟陈瑄,并推荐枢密使杨恭担任观军容使。
杨恭上台后就排斥田孜的党羽,王佶因为是田令孜的养子,被外放为利州刺史。
大雍光启三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杨亮对王佶十分忌惮,屡次召他前往兴元,王佶都没有听从。
后来,王佶在龙州司仓周羊的建议下,招募八千士兵,顺嘉陵江袭击阆州,并驱逐阆州刺史杨实,自称阆州防御使。
王佶在阆州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并在牙将张裕的劝说下,网罗人才,善待百姓,打出尊奉大雍皇帝的旗号。
之前王佶与东川节度使顾朗曾同在神策军中,关系很好,陈瑄对此非常忌惮,害怕他们二人图谋西川,并问计于田孜。
田孜道:“王佶是我的儿子,我只要写一封信,就能把他叫来。”
陈瑄大喜,派人拿着田孜的书信去召王建前来。
王佶得信后,非常高兴,到梓州面见顾朗,道:“父亲召我前去,我也想到成都去见陈公,向他求取一个藩镇的位置。”并将家眷托付给顾彦朗,自率精兵二千西去成都。
谁知王佶刚刚行到鹿头关,陈瑄在幕僚的劝说下又后悔了,命王佶返回阆州,并加强城池防御。
王佶大怒,攻破鹿头关,打败汉州刺史张页于绵竹,夺群州。
王佶又进军学射山,击败西川偏将句立,一举攻取德阳。
陈瑄遣使责问王佶,王佶道:“父亲召我前来,半路又命我回去,顾公一定会怀疑我,我已经没办法了。”表示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久,顾朗任命弟弟顾晖为汉州刺史,出兵帮助王佶,围攻成都。顾晖围攻成都三日,见无法破城,便返回汉州。
不久,虞晔即位,命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下诏令顾朗罢兵停战。顾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镇守蜀地,并为王佶求取节度使的官职。
大雍文德元年,王佶进攻彭州,并大掠西川十二州。虞晔任命宰相韦度为西川节度使,同时将西川的邛州、蜀州、黎州、雅州划为永平军,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
陈瑄自然不肯奉诏,让出自己的地盘,虞晔便派韦度与顾朗出兵讨伐,又任命王佶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王佶就是在这个时候,讹了虞晔一笔军费,和一些人马的。
大雍龙纪元年,王佶大破眉州刺史山行璋于新繁,虏获万余人,伏尸四十里,又击败屯守彭州的威戎节度使杨和山行璋的五万援军。
陈瑄再次发兵七万增援山行璋,两军相持百余日。
王佶再败山行璋于广都,山行璋请降。
大雍大顺元年,几路大军围攻成都。简州、资州、嘉州、戎州、雅州、邛州、蜀州前后投降王佶。
韦度率兵围攻成都三年,且聚兵十余万,难以破城,朝廷有意休兵。
大雍大顺二年,虞晔下诏恢复陈瑄官爵,令顾朗、王佶罢返回镇地。
王佶接到诏书后,自然是不愿罢兵,上表请求继续攻城。王佶又劝韦度道:“关东各藩镇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您还是回朝做宰相吧,这里交给我就可以了。”
韦度犹豫不决。王佶就又命士兵杀死韦度的亲兵,并道:“士兵们饿了,要吃人肉!”
韦度吓坏了,将符节留给王佶,任命其为知三使留后兼行营招讨使,自己当天就返回京师。看来对文官,还是用一些吓唬的手段。
韦度走后,王佶派兵扼守剑门,切断了中原与两川地区的联系。
此后,王佶将成都团团围住。田孜登上城头对王佶道:“我与您这么好的关系,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王佶道:“我和您的父子之恩,怎么能忘!但我可是奉皇帝之命,讨伐不听诏令的人!”
田孜无奈,当夜进入王佶军营,交出西川节度观察牌印。次日,陈瑄开门投降,王佶入城,自称留后,时为大顺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王佶将陈瑄送往雅州,又任命田孜为监军,但王佶屡次请求朝廷杀此二人,朝廷不许,虞晔也不傻,他可不想自己成为别人杀人的借口,最终王佶便于以他二人密谋叛乱为借口把这两人杀了。
大雍大顺二年十月初六日,虞晔正式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王佶得到西川后,留心政事,容纳直言,好施乐士,谦恭简素,用人各尽其才。但猜忌好杀,诸将有功者,多因事被诛。毕竟那个时代,有能力的武将很可能是另外一个王佶。
王佶攻陷成都一个月后,东川节度使顾朗病逝,其弟顾晖继任。
十二月,虞晔命宦官宗宋弼为使,赐顾晖旌节。绵州刺史杨厚拘押宋弼,并攻打梓州。
王佶得知后派建遣李间、华共等人讨伐杨厚。此时的王佶已有吞并东川之心,对李间等人道:“你们击破杨厚,顾晖一定会犒军,此时就把他一起拿下。”
李间等人在钟阳击败杨厚,夺回旌节,让宋弼将其送到顾晖处。顾晖得到旌节后,却因王佶养子王宗毕的通风报信而称病不肯犒军,王佶的计划落空。
景福二年,王佶被加封为同平章事。
乾宁二年,邠宁节度使王瑜、镇国节度使韩坚、凤翔节度使虞茂贞联合进逼京师,诛杀宰相韦度、李奚,并谋废虞晔。
虞克用在河东起兵勤王,王佶也派简州刺史王宗遥带兵救驾。同年,王建以顾晖不出兵为由,命义子王宗条,也就是改名后的华共,讨伐东川。不久,王宗条在楸林击败顾晖,斩杀敌将罗章,进围梓州。
乾宁三年,王佶在虞晔的诏令下,罢兵返回成都,算是给新老大一个面子。
同年七月,虞茂贞再次进犯京师,烧毁宫殿,虞晔逃往华州。王佶得知后,上表请求皇帝迁都成都,他也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王佶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要他讨伐虞茂贞。
乾宁四年,王佶再次命王宗条攻打东川,又命王宗景攻打凤翔。不久,王建命王宗坎取渝州、王宗元取泸州,开通峡路。
同年五月,王佶亲自率兵攻打东川。不久,虞晔任命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使,诏令王建罢兵。
王佶这一次可就不肯奉诏。虞晔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虞茂贞为西川节度使。虞茂贞拒绝接受任命,也是人家在凤翔当节度使当的好好的,才不肯搬家,虞晔只得恢复王建官爵。
十月,梓州城破,顾晖自杀,王建任命王宗条为东川留后。
光化三年,王佶兼任中书令,东川、信武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
天复元年,王建被改封为西平王。同年,宦官韩诲将虞晔劫持到凤翔,被朱光围在城中。
虞茂贞坚守不住,打算求和。王佶暗中派人劝说李茂贞,让其坚守城池,并称自己会出兵救援。不久,王建派王宗条攻取兴元。天复二年,武定节度使归降王佶,王佶得以兼并山南西道。
天复三年,荆南节度使成内兵败身死,王佶趁机夺取夔州、施州、忠州和万州。
八月,王佶被封为守司徒,进爵蜀王。
天复四年,王佶与虞茂贞修好,将女儿嫁给虞茂贞的侄子虞继崇。
不久,朱光弑杀虞晔,立虞祝,并迁都洛阳,改元天佑。但王佶仍使用天复年号,并在成都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员。随后,王建取归州,占有三峡之地。
之后,朱光篡位,建立大魏。王佶不承认大魏的正统性,并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光。
但是,各藩镇都知道王佶的真实用意,无人响应。也是,他们哪个不是大浪淘沙,谁又会相信王佶是真心实意要光复大雍呢,王佶不过是后悔自己没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
果然不久之后,王佶又打算称帝,并写信给晋王虞克用,主张二人“各帝一方”,虞克用没有同意。
与此同时,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当然为何会出现,自然是人为的。
同年九月,王佶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雍朝,但是雍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天都给你了,不拿是有过错的。
于是,王佶率领官员、百姓怎装模作样地痛哭三日,随后于九月二十五日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天下从此又多了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