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阳翟城
波才(游志)一身农民的穿着打扮,背着双手在阳翟县城内瞎溜达着。他的身后面紧随着孙二狗。这二狗也是一身农民打扮的样式。这两人,首先本来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再者,他们也穿不惯那文士富豪的长衫罗袍和高冠束带之类的服饰。索性他们就简简单单的麻衣布鞋走在大街上。如果他们自己不说出身份,那还真没有人能认出他们是黄巾军,而且还是这黄巾军的渠帅。
现在这阳翟县城,真可谓是百业凋敝,人烟稀少啊!虽然阳翟县是整个颍川郡的“治所”所在。但是由于兵火战乱的原因,右中郎将朱俊在败逃的时候,城里的富户和宗族豪强几乎早就都是带着家产和亲眷跟随着朝廷一起躲到了邻县附近去了。
这城里现在除了“老,弱,病,残,穷”以外,已经是找不到任何可以用来形容富裕和生机的词汇了。
此时这城里面的平民也都是稀稀拉拉,面无表情和麻木不仁的各自苟活着。波才(游志)看了以后,又是一阵嘘唏感叹:“想要靠这座县城防守住政府军队,那恐怕是痴人说梦啊!”
城内的景像那是了无生趣,毫无看头了。于是波才(游志)打算去城门口附近巡视一番。
二话不多说,波才(游志)马上就回到了县衙(黄巾军占领了县城之后,波才把县衙当作自己办公和起居的地点)换上了皮甲,头上裹好黄巾,腰间挂着铁剑。顿时之间,这位农民大汉又变成了大家认识的波大帅了。(是将帅的帅,而不是帅哥的帅哦!)
其实这波才今年也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若放在后世那也是正在读大学的时候。这波才一米七左右的个头,外貌长得跟后世四十几岁的大叔一个模样(这时候的男人都不会保养,样子那是越成熟越好啊!)。虽然身材不高,样子老相!但是这波才那以前在颍川郡里也是一帮乡党游侠和地痞混混的首领啊!可惜的是,现在这帮乡党亲信都已经死伤殆净了。
恐怕这以后的颍川黄巾军老大是要改姓黄了(说的是黄邵)。
心里正郁闷的波才(游志)带着随同的孙二狗来到城门口巡视。
只见这城门口的守卫,那也是各个无精打采地站在城门口巡视着来往的行人。这些人,除了手上拿着残破不堪的兵器和头裹着黄巾以外。那其实跟这平常的老百姓还真的没有啥区别!他们大部分人穿的还都是平常老百姓穿的衣服,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穿着皮甲护具什么的。
其实这也合理的现象!
你想,一个县城能有多少朝廷的兵丁守卫和刀剑甲胄的装备!这能带走的,早就被朱俊他们给带走了。剩下来的,不是年久失修的残破次品,那就是从打死的兵丁身上扒下来的装备。所以这颍川郡黄巾士兵现在大部分人的手里还是拿着自家用的锄头和扁担来参加战斗的!
作为这杂牌军里面的老大,波才(游志)身上还能有一副皮甲,那也还是很不错的了。可惜的是这波才没有头盔。还有,那就是这波才现在身上悬挂的那柄铁剑,已经有很多豁口了,而且很多天没用之后,这铁剑竟然还生锈了。波才(游志)还真怕哪天一不小心会割到了自己,把自己搞得破伤风冤死掉了。
波才(游志)觉的城门口已经没啥看头了,于是爬上城头,眺望着远方。此时已经是光和七年四月下旬了(农历的),虽然这天气开始慢慢地转热,可是这城外却是一副破败荒芜的景像。那天空阴灰铅重的样子,好像又要下雨了...
波才看着这不到六米高的防御城墙,心里很是担忧F埔嵩军的第一波进攻,就很有可能拿下这阳翟县城。要知道这阳翟县城可是颍川郡的治所,而且这很多宗族豪强都在城里有产业的啊!所以这日后肯定会是这朝廷官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恐怕这阳翟城是要再招兵火啦!
“还是赶紧放弃,想法子撤退吧!”波才(游志)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为什么当年毛爷爷要上井冈山去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有道理的!在广大的农村才大有作为,要去偏远的地区,要去宗族豪强势力薄弱的地方。这城市里面虽然环境好,但是目标太大了,很容易就成为众矢之的!这波才(游志)虽然还没有想到这么远,但是恐怕早晚会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出头的椽子先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时候是很有用的!
题外话:
汉朝服饰是“冠服制度”。这时服装大都承袭秦朝制度。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汉朝服饰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所以从这一个人的服饰就可以立马看出这人身份地位来。
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别复杂,有16种之多。
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劳动者戴帽。巾是"谨"的意思。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秦国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东汉末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钵头的。帻类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前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王莽无发,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汉代未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东汉后期出现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
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