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辰王寿宴
钱公公失魂落魄出了牢房,曾经连官员贵族都要礼让三分的司礼监总管如今沧桑落魄得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十六年的时光熬尽了他的锐气、意志,现在连最后一点支撑他的希望也即将破灭,整个人像是要即将倒塌,透着一股死灰。
萧寅强忍住心中的酸痛之意,正欲吃饭,刚把碗端起,筷子还未入口,忽然手背一阵发痛,竟连碗也拿不住,摔到地上去,撒了一地的饭菜。
萧寅愣了一下,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寒意,久久看着一地的饭菜不动。
一只老鼠从角落里钻了出来,试探性地看了看萧寅,发现此人并不具备危险,便快速爬到饭菜边,旁若无人地吃起来。
萧寅动也不动地盯着老鼠,直至老鼠断气在他面前。
萧寅目光移向放在床头的药瓶……
四月初一,辰王圣寿,这一日举国欢庆,繁华如锦,民间一律禁屠宰,缓刑杀,民众不可着素色服装,主要街道铺之以红色布匹,彩画,彩灯,务必包装得绚丽多姿,营造出四海升平,莺歌燕舞的气象。
宫外尚且如此,宫中更是慎重,国宴历来于花萼楼举行,坐落于王宫西南处,从花萼楼的皇极门至长武门搭十里彩棚,至宫门,沿途二十多里,不但房屋、殿宇、楼台重新油漆彩装饰新,并设戏台、乐厅、牌楼,曲径清幽的游廊,各地进贡的奇花异草,明明不该这个季节盛开却在今日妖娆绽放的花团锦簇,加之由于天气渐暖,宫人们纷纷褪去厚重的棉衣,换上轻薄的春衣,彩衣飘然,何尝不是更添一景。
卯时,公、侯及三品以上的官员集御殿之上,三品以下长武门外跪拜,各地文武官员于办公处摆设香案,向盛京方向遥拜,辰时正,众人齐拜,行三跪九叩大礼,祝国君万寿无疆,随后礼部堂官引君王于王宫最高之处摘星台点燃万寿灯,再转道于宫门之上,接见他的子民,说一些豪情壮志的话,与臣民共勉,万民高呼万岁,一番程序下来已费三四个时辰,礼毕,入内宫,与诸妃王子公主共享天伦之乐。
夜幕降临,今晚寿宴才是重头戏,辰王将在花萼楼接见诸国使臣,对外礼节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风度,同时也是国力的显示,一丝一毫都不得马虎,什么时间出场,诸国位置如何安排,该上什么膳食,哪怕一个细节都可能会引发无限的深思。
辰王作为寿星,又是一国君主,压轴出场理所当然,伴随着侍臣一声‘王上驾到’,众人从宴案边走出跪下俯身,接迎王驾。
此行前来的还有同是诸侯国的国君,梁王与宋王,此二国皆是辰国邻国,但国力较弱,二人地位上与辰王相等,自然不需下跪,为表尊重,二人站了起来,笑迎着辰王从他们身边走过,登上高台的主位。
丹墀之上的宝座乍一看与龙椅一般无二,实则有着细微的差别,大秦皇帝的龙椅乃由黄金铸造,再由能工巧匠雕刻成龙型,而辰王座下这把却是蛟型,比龙少了一对爪子,《述异记》中记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这便是龙蛟之别,也是为了显示大秦皇帝天下共主的独尊地位。
辰王扫视众人一眼,此番前来拜寿的诸侯国不少,礼部也作了较了妥善的安排,本国的文臣武将按官位品阶坐一边,他国来的使者坐另一边按身份及国力的强弱论坐。
命众人起身,辰王扫了一眼离自己最近的右下首空着的位置上,似漫不经心地问道:“秦太子还未到么?”
话音方落,一道清润的声音随即响起:“辰王见谅,孤迟到了,是孤的不是。”
苏玹着一身象征着皇太子身份的明黄色绫罗,绣着威风凛凛的蛟龙、翟纹及十二章纹,金丝滚边,广袖袖边缂丝暗祥云花纹,玉带皮靴,头束嵌宝紫金冠,眉目清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眸光淡扫,轻若浮云,分明是淡然于世,身姿俊朗若芝兰玉树,却又带着一股傲然世间的尊贵。
随着苏玹跨过皇极门,众人除辰王之外全都站了起来,梁王宋王等诸侯更是拱手相迎。
苏玹身后跟着苏婉,她的身份早就公储于众,大可以大秦公主的身份跟着太子大大方方地前来祝寿,只见她身着浅绿色的繁花宫装,上绣点点莲花密布裙裾边,勾上一层金边,宽大的衣摆上绣着暗色花纹,一条同色纱织曼舞腰际,显出窈窕身段,姿态淋漓,一头青丝大部份披散于肩,有些则挽起,斜斜地插着一支银镀金嵌珠蝴蝶簪,簪头彩蝶栩栩如生,额前垂着一枚小小的玉石,点缀的恰到好处,显得娇俏可爱,足踏一双百花丝履,银色丝线上绣着簇簇莲花,风姿出众,肌肤赛雪,容貌倾城。
周边传来一阵小骚动,似有人不慎打碎了酒杯,又似有人低声赞叹,柔嘉公主嘴角含笑,温柔婉约,在全场的瞩目下丝毫不显怯弱,尽显大秦嫡长公主的风范。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二人身后跟着一位身着玄色锦衣的男子,此人拥有一张端正刚阳,宛如雕琢般轮廓深邃的英俊脸庞上,在看似平静的眼波之下暗藏锐利如鹰的眼神,令人不禁想到深山的老虎,一旦有人侵犯,便毫不犹豫扑向猎物,充满危险性。
虽不曾交战过,但在场之人尤其武将们不难联想到这便是一战成的骠骑将军林意,那一战大秦主动出击西戎,却因主帅指挥不当被困离侯山,那时林意只有十六岁,还只是个小有战功的千夫长,眼见局势越发不利,少年无畏的林意竟率麾下三百骑兵突袭,越过陡峭的险悬,底下是万丈深渊,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可他们却奇迹般地越过去,当林意等人出现在西戎王庭时西戎人整个都懵了,还没反应过来时便被杀了个片甲不留,左贤王被生擒,西戎方寸大乱,秦军得以喘息,等到援军到来,至此局势大变,西戎退而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