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薛怀义的亲事
薛绛姝颔首,温顺道,“极好,公公婆婆都是好说话的,想着我年纪比鸿郎要小上几岁,倒也似您与父亲一般惯着我。如今我们又不与傅家二房在一处住着,府中清清静静的,我的日子过的倒舒坦,母亲不必记挂。”
她此言虽有哄宋氏安心的意思,但也算是实情。傅老太爷寡言,又看了一辈子书,年近花甲也如同寒窗苦读的学子般每日只窝在书房里看书写字。她一早从嫁妆里挑出几本诗集真迹与上好的文房四宝送过去,足以收买这位公爹的心思,又因她是家中难得擅琴棋书画之人,老太爷倒对她另眼相待。
傅丁氏虽并非实打实地视她为自己人,但也并非爱咬尖儿的,头一日敬茶时多多少少展示了自己为人婆母的威严,但后来她行事恭谨、处处尽显孝道,傅丁氏挑不出什么错处来,自然待她不错。
想来这世间女子为人婆母后大多爱摆这架势,便是宋氏于氏各自有了媳妇后也没少起试探的意思,婆媳之间若要相处的好,终究是要各退半步,子孝长慈,后宅方能安宁。
也是幸亏傅鸿禧是独生,家中并无姑太太或是妯娌能给她下绊子,使傅丁氏心中另有比较;府中人少事微,前头又有傅鸿禧亲自护着,她这日子相较起母亲与长姐韫欢都要过的舒坦些。
细细论起,大抵也只远离公婆爹娘的宋枕寒与苏幕的日子能比她更肆意妄为些,倒也是极好的。
听她有此言,宋氏也就跟着放下心。她虽未曾见过那位亲家公,但傅丁氏是什么脾性她心中分明,知道幼女能应对如常;要紧的是姑爷要真心待她,当初求亲时可是拉拉扯扯闹了数日,若是成亲后过了新鲜劲儿再冷待妻眷可如何是好。
但听闻幼女自进门请安时便句句不离“鸿郎”二字,便知两个孩子的感情已极好,她也算松了口气,侧眸与玉容道,“你先前所言不差,还是你知道姝儿的心思。”
玉容抿唇笑道,“母亲纵然是不信姻伯母与妹婿,至少也要信姝儿的眼光。她自己相中的又岂能有差,况且家里除了您与父亲,最疼姝儿的是三弟。有他盯着,无人敢负姝儿。母亲放心就是。”
薛绛姝听的一头雾水,闻言忙问道,“这是我回来之前,母亲与嫂嫂打过什么赌不成,倒是瞒我。”
玉容失笑,将案上的桂花糕往她手畔推了推,柔声道,“瞧瞧,真成了姑太太,开口说话时腰板都挺天上去了。倒不是有意瞒你什么,只是自你出嫁后母亲心中便一直惦记着你。至如今你虽只出嫁三日,在母亲眼中却是度日如年。
“今儿一早用早膳时隔会子便问你与妹婿的马车是否回来,如今瞧见你可就放心了。”
薛绛姝闻言一愣,抬眼打量母亲,但见宋氏这会子眼角处仍泛着红晕,登时动容,又扑上去抚膝叹道,“母亲,姝儿让您费心了。”
“起来,好端端的,都坐下来说话,”宋氏忙搀扶她起身,紧攥着她的手不放,“你三哥他惯会唬人,说什么薛傅府相隔不远,若是我记挂你便差马车过去接你回来小住,或是去傅家做客便能见着你一面。
“他只会说那糊涂话,离的再近又如何,你已是嫁出去的姑娘,如今是傅家的媳妇,无缘无故地又怎能轻易回家来,我又怎能轻易过去。不过今日能看你一阵子,母亲心里便宽慰了,再不求旁的。”
薛绛姝鼻子一酸,潸然泪下。玉容只在旁静静瞧着,等见母女二人略缓过神来,方才欠身安抚,“姝妹既是回来了,母亲也该欢喜些。又招了泪来,等过会子出去父亲又要问了。”
母女二人这才稳住心神,薛绛姝问道,“早前您说起父亲要辞官,如今可有信儿了?”
宋氏颔首,“有信儿了,昨日你父亲便上朝递上请辞的折子,圣上倒也准了。如今你父亲还需再上朝十日交出太傅之印,才算彻底退出朝堂,可以享清福了。”
她闻言讶然挑眉,虽知父亲会按耐不住,但未曾料到皇帝竟也爽快准奏,仿佛就等着她成亲之后便可解薛渝的官职,收回薛家数十年的荣宠。
抬眼瞧母亲神色如常,应是与父亲商榷过此事,她也不好插嘴,只问道,“这座宅子是当年父亲任职太子太傅时圣上所赐,可如今父亲辞官,两位兄长在朝中的官职也不敌父亲一人,那住在太傅府是否有些……不合规制?”
宋氏道,“你父亲也提过此事,既是要告老还乡,自然要搬到原先的祖宅里去。不过圣上开恩,说是你父亲辛劳半生,如今又有怀峰怀礼两个孩子在朝中为官,我们两房又未曾分家,这座宅子便赐给薛家,往后仍住在此处。只是你父亲可以回家来颐养天年而已。”
这也算是皇帝对打压薛家荣宠后的另一种补偿。想来太子在其中也没少为薛渝说话,给薛家最后的体面。
她垂了垂眼眸,温婉劝道,“父亲回家来颐养天年也好,如今还有两位兄长在朝中立足,倒不愁家业。将几个孩子打发出去,您与父亲也该歇下来享清福了。”
停顿一瞬,令笑道,“如今连我都出嫁了,四妹妹五妹妹又未曾及笄,家中也只三哥的亲事未曾定下来,母亲过阵子又要忙了。”
宋氏闻言长叹一声,抬手抚额。玉容在旁笑道,“你提起此事,母亲也正为三弟心急呢。可惜三弟自己心里没个准成,一问三不知,母亲想要入办茶宴,帮他相看世家的姑娘他也不愿,倒是日日……”
停顿一瞬,见婆母不语,薛绛姝又紧盯着自己追问,抿唇笑道,“倒是日日与那温恪公主在一处。”
秦姒娆?
薛绛姝闻言一怔,但见宋氏有抚心长叹,心中顿时了然,忍笑道,“温恪公主与三哥是朋友,母亲早前就知道的。郎才女貌,若是互通心意,又有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