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闭门造车
选择弩作为主要武器的另一点,则是因为对于接触大量工业化信息的范进而言,制作工艺复杂的弩,完全不是问题。甚至连不易制造的弩箭,在范进严重都是小儿科。这就是他最大的金手指。
此时已有手动车床,只不过并没有军供,都是街头用来车个保平安的木葫芦、车个拐杖啥的。如果定好标尺,限定规范,短时间内批量做出弩箭根本不是问题。
但是那四轮马车,在一个晚上做好却是有些难度。此时强敌在侧,先做一批不那么完善的,再在后面逃出生天之后,详做提升。
多拉快跑奔小康的四轮马车此时在西方已是遍地开花。那边地势比较平坦,使得四轮马车使用比较广范。在华夏大地上曾经出现过转向不太灵活的四轮马车,只是此种奇淫巧技到了明代,基本上已经失传了。算了算,此时有二十九匹马,做二十辆车不现实,考虑到双马并排拉车更有运力优势,正好可以做八辆大车,留十三匹马作为路上的哨探,往来探听消息,也可以练习骑兵的基本功。
通过这次血的洗礼,范进觉得再有阵仗,自己和众手下起码不会再动不动逃脱或是下跪了。他和李老三一起,轮流安排人员吃饭,并派出哨骑,打探那一阵风的情况。
结果一阵风颇为托大,觉得明日之战有恃无恐,竟没有安排任何警戒,大模大样的在对面小山包处安营扎寨,摆出一副明日决死的态势。
要不是不愿死磕,范进都想今晚摸上山,先杀他个鸡飞狗跳。他又安排了十几个哨骑,每次出动两人,每人两匹马,马上多背可燃物,尤其装好油罐,不管什么菜油、灯油,都给我多装。
到了流民扎寨处,先放把火。对方发现后,立即回马入堡。几刻钟后,下一批人再上。这样往复的来一个晚上,不让一阵风休息好,第二日便会给自己逃跑争取更多时间。
粮食、银子、水和武器,这些东西都够置办的,范进索性让李老三,把“能搬走的,全都给我搬走”,一时间王家堡鸡飞狗跳,处处都是李老三众人忙碌的身影,匠作坊里面的匠户,铁匠以王二铁和王三铁为主,木匠以董木匠、薛一桶为主,都在范尼和众人的吆喝下,到了近前帮忙。
薛一桶平日里就有给家丁兵器维修保养的职责,范进拿出一张纸,先让他找人按图加工和查点物料,这弩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它的加工先行开始。随后范进才开始考虑其余事项。
范进见银子和粮食以及各类物事都已搜出不少,感叹这王扒皮平日究竟把百姓剥削成了什么样,光银子就搜出来好几大箱,跟别提那些堆积的像小山一样的粮食了。
这些物资一齐备,接下来就是如何运走。四轮马车制造的关键,在于转向桥,而且范进考虑到,就算是用现有的二轮马车改造,这车轴部分承载依然成问题,速度加快下,必定撑不了多久。他考虑的是——制作简易轴承,安装在这改造车上。
方才日间搏命之时,那菜墩砧板十分坚固,与箭头碰撞似有金铁之声,这么高的密度,用来做木质轴承肯定没问题。他让范尼找回那菜墩,问董木匠这为何物?
董木匠见这就是堡内之物,恭敬道:“范壮士,此乃蚬木,其质致密,坚重,入水即沉,硬如钢铁,敲击可发出金属一样的铿镪声,砍伐、加工都十分困难,甚至钉子也钉不进去,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的钢铁木材。前番老爷去云南购得,拿来做砧板”
范进听闻此言,乐的咧开了嘴,特么的,这么好的东西,老子竟然不知道,
“此物在堡内还有多少?”
“范壮士,砧板还有许多,都在木工坊,只是加工颇为困难,旬月才做出两块砧板”
范进想起来了,这种蚬木,在后世可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布于中国广西和云南部分海拔700至900米热带石灰岩山地季雨林。密度非常高,有极为优良的力学特性,是机械、特种建筑和制船、高级家具的珍贵用材,也是作砧板的好材料。既有此物,轴承无忧矣!
反观那转向桥却好做多了,现在王家堡内大车非常多,将两辆大车拼在一起,然后利用原来的四个轮子和轮轴。在轮轴的基础上,实现可进行差速的四轮车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将前轮的悬挂改为一个大圆盘,将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分与前轮悬挂结合,使得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
由于车轮中滚轴的作用,前后车轮能够自动自行调节各轮的速度差,其实就算没有滚轴也无所谓,只不过比较费车轮且影响马匹的动力罢了。现在还不知道河南东面情况如何,以及下一次补给何时获得,所以必须赶工做出牢靠的四轮马车。
这种悬挂方式无法做过小角度的转向,无法做速度过快的急转向,但在此时已经无法要求的更多了,先保命再说。
而这轴承却是关乎工业产品寿命的重中之重,得好好寻思寻思,如果做好了轴承,今后的工业体系建立将事半功倍。但是强敌在侧,范进不敢过多耽误时间,立即命王二铁和王三铁兄弟二人按他的要求寻找物事,随后交给范尼和董木匠一个任务,就是改造驴拉碾子。
此时到了体现真本事的时候了,范进不顾众人满脑问号,直接雷厉风行的安排起来,众人摄于其威严,纷纷行动起来。
明代虽然百工振兴,但是趁手工具不全,范进造车的第一步,就是先做出合适的工具。他首先从王三铁手里要来一把未打造完成的剪刀,开合两次发现两支剪子腿松紧程度不错,然后让其在磨石上将剪子腿的末端磨尖,这就是一把合格的圆规了。用圆规量取相同物料的尺寸最是合适,这样一套设备,很快就可以将一个物事复制成N套。而且更便于标准化。
而另一样造车利器,便是车床了,无论是轴承还是悬挂上的圆盘、滚轴,没有车床的加工,要么寿命不达标,要么根本无法转动,马车也就造不成了。
这王家堡里面不可能有这划时代的工业产品,眼下可利用驴拉的那个大碾子改造,只需按上一个木制主轴,即可改造成为畜力机床,以此来加工马车上的轴系零件。
好在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和后世信息大爆炸一般的知识灌输,范进胸有成竹。
他曾经在网上见到过国外吃饱撑没事儿干的网友,用木头和玻璃弹珠做出了工业级的轴承,承载力非常大。现在没有玻璃弹珠,火铳铁子儿倒是不少。
他命人找来至少五百颗铳子儿,取出一粒较为圆润的,然后在一块软木上将其敲进,再取下时,软木上就留下了一个窝槽。范进让王二铁拿起这五百发铳子儿,逐一的往这个槽子里放,大邢适的留下,稍小的直接扔掉,稍大的要进行打磨,堪有大用。
王二铁见范进说的郑重,不得不卖起十二分力气,逐一的筛选这些不知道干啥用的铳子儿。范进见王二铁几人都用心在做,渐渐放下心来,真要论动手能力,过于依靠工具的自己还真被这些古人工匠甩了几条街。
此时那边的范尼已经按图样,把畜力碾子改造好,并且在铁匠处找来几块生铁,按范进所说的样子和大小做成了“夹头”。随后钻头被范尼牢固的固定在原来石碾子的轴心上。怕不结实,旁边忙完了自己的事儿看热闹的李老三,又把自己曾经讨饭用的花布头拿来几尺,又紧紧的缠了缠,用手试了试,效果不错。
范进随后将砧板放入夹头,用铁筋扭紧,随后让李老三赶驴,转动这简易机床,随后做了一个小架子控制砧板升降。在夹头中间的一根凿子,如刀切豆腐般,把这硬如钢铁平日愁坏众工匠的砧板戳了个圆洞,惹得众工匠啧啧称奇。
随后按照记忆当中轴承的样式,手中持着第三根铁凿子去车滚珠滚动的窝槽。片刻功夫,轴承外圈车制完毕。当这个时代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工业零件掉在地上时,范进心头落下了一颗大石。自己超出时代的经验、见识,看来是可以付诸与物了。
随后用相同方法制造了内圈,再在外圈上打了一个小窟窿,并行放好内外圈后,拿着王二铁甄选打磨好的滚珠逐一从小洞塞进去。当塞进去十二个铳子儿后,范进小心的拿起一个小木楔子,轻轻地封好外圈的窟窿。
掂了掂手中的这个木制“轴承”,这种厚重踏实的手感让范进非常满意。用两只手指夹住内圈,另一只手用力拨动外圈,只听
“嗖——”
的一声,外圈在滚珠流利的滚动下,顺畅的转动起来,在没有涂润滑油脂的前提下转动飞快。范进差点儿感动的落泪,老子,老子特么的终于成功了!
轴承已做好,滑动摩擦立即变为滚动摩擦,四轮马车的承载、使用寿命,甚至是运行速度都会提升至少三倍。有了此物,造车大计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安好转向桥还有固定车身了。
范进随即交给董木匠和李老三圆规的使用方法,让其完全按照这个轴承的尺寸,打造出三十五件,将轴承按在八辆四轮马车车架上,做好固定和润滑,留三件作为途中备用。又安排两人将车厢、车架固定好,并说出了车桥的连接方法。至于动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范进知道此时已经耽误不少时间,便带着范尼立即去到范一桶这里,查看弩的制作进度。
他之前拿给薛一桶的,是在记忆当中滑轮弩的结构图,其中又借鉴了孝子玩儿的那种牙签弩的结构,目的是降低加工难度。以当下这种紧急情况,拿着多出来的两台手动车床做箭支,再用当前木作坊现有的条件做弩身,这么一晚做出十几具还是可行的。
范进选的滑轮弩是*的一种,从欧洲的狩猎文化当中传到后世的接头的。后世当中,有不少不法分子加工这些威力强劲的家伙,蹲在十字路口或百货大楼门口偷偷售卖。当时范进好奇之下,还曾拿着这种滑轮弩试射了一下。
利用上面安装的狙击镜,准确的把弩箭射到了五十米外的大树上,店家说这东西可以射到两百米开外去。而且射速极快,利用杠杆拉开装置,省力、迅速的装填,最快达到了五秒钟一发箭矢的程度。就算现在范进制作的太过粗糙,达不到每发五秒,咱超一倍,每发十秒!这在一分钟就是六发。
根据考证,后金的神射手,顶多做到五发箭矢每分钟,也就是说,算上熟练程度,咱的人用这种弩,最差的选手也能达到后金神射手的程度,这样人人都是后金神射手的射速前提下,同等时间将会有多少多出来的设计密度?对阵后金可以有效压制,更别提明军的火铳攻击密度了。
而且从射程上来看,也并没有太大劣势。明代一步大约是1.2米,后金的弓箭有效射程在百步,是120米左右,明军的火铳有效射程,如鸟铳、三眼铳等,一般在一百五十步,也就是180米左右。范进想,就算咱的弩只能射到一百五十米,这样在100米的距离上,还是有杀伤力的。同样的射距对上明军的火铳、后金的弓箭,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而且范进考虑到,当初蒙古骑兵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并非是其骑射水平多么高明。不那么玄幻的历史记载都显示,蒙古骑兵的骑射水平也就和匈奴、突厥差不多,并没有什么优势。蒙古骑兵真正的优势,是组织更严密,纪律更严格。
也就是说,同等的射箭水平下,如果可以保证自身的纪律性和军队如臂使指的指挥系统,当前的后金、明军、流贼,都不会是对手。至于此时的欧洲,现在想还太过遥远。具备着有效射程相当,但单位时间火力密度更大的弩,定可压制这个时代华夏大地上的军事力量。
范进边走边想,通过刚才做圆规、车床,还有轴承,他发现这个时代的工匠,虽然见识没有自己多,但动手能力远超自己,并且自己提出什么想法时,这些人往往还能触类旁通,精益求精,不得不对古人的智慧重新判断。
正如他所想的,当他来到木匠坊时,那薛一桶已经一手拿着一个木制的滑轮弩,一手捋着山羊胡在那里摇头晃脑,边上跟着三个小徒弟在那恭敬的候着。见范进过来,紧张的举起手中的弩,大声道:
“范壮士大才啊!此弩精妙异常,小的拍马不如啊,范壮士……”范进挥手打断,冷冷道:
“说重点!”
“哎,哎,小老儿真是以为鲁班再世了!”薛一桶虽说四十来岁,在古代已经是很显老了,他赶紧拉长音儿,以一个后生晚辈的姿态讲解起这滑轮弩来:
“范壮士,图样纤微之处皆有标定,可是省了小老儿我不少功夫,只是依小老儿想的,图上那么细的丝线,岂能擎的住撕扯?便私自做主,换了弓弦,还请宽恕则个……”
范进听到这里,一拍大腿,娘的,太着急出图,忘了标材质了,不过这薛一桶根据自己的草图就能把弩这么快做出来,还是令人惊讶。只是他忽略了,自己画图的手法是第一视向画图法,结合了当年国家总结了多年的制图技术,再在大学课堂里学到,后来在生产实践当中完善了绘图表达思路和逻辑,比这时的图纸不知要精确详细了多少倍,薛一桶当然一看就懂了。
薛一桶好像完全陶醉在了自己的作品当中,继续道:“小的觉得,这弩的精巧处就在这滑轮物事上,这弓弦沿着此物抽拉,硬是要轻巧灵便许多,还能降低弓弦的磨损,更巧的呢,就是这个长杆,一拉一提之下,甚是省力啊。”
范进听他说滑轮,立即抢下这个弩,放在手里端详。果然按照示意做了滑轮,而且固定在滑槽里,只是用了三根弓弦拧在一起,貌似十分的粗犷。
薛一桶赶紧解释:“范壮士,范师傅!!刚开始时,小的试了试力道,单根弓弦实难承受,最后边用了三根,再按上这个箭支,怕射了不止有百步啊”
这是范进所担心的,他拿过箭支看了下,这两只箭随尺寸大同小异,但细微还有些许不同,想来是手工打磨而非批量生产之故。他把弓弦按在压杆上,拉开杠杆机括,放好箭支瞄准了土墙——
“砰”的一声钩动扳机,箭支稳稳的射中了百米外的土墙。
“果然好弩!”范进不知道是夸薛一桶,还是表扬着的自己的设计,随后他再次按弦、拉开、瞄准,发射!
“砰!”又是一声,再次将箭矢射在土墙上。他歪着脖子看了看,发现两支箭距离挺远,虽都射中土墙,但自己一没有更好的参照瞄准,二没用相同的姿势持弩,于是想了想,对薛一桶道:
“这弩做的不好,你待会按我图样,加上照门和准星,做得好了,有赏!”
旁边的薛一桶赶紧屁颠屁颠跑过来,仔仔细细的询问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让范进大大的过足了当师傅的瘾。
随后范进给薛一桶也做了一个圆规,告诉他使用的方法,随后让他按照目前所做的弩和箭矢的样子,同比例在今晚做出至少三十把。
听到三十把这个数字,薛一桶差点儿哭出来,“范壮士,范师傅,这一把小老儿带着仨徒弟,足足做了两个时辰,还有大概三个时辰明天,小老儿做不到啊~~”
范进这才对他说:“薛一桶,你看,此为何物啊?”
“这是……木,木旋床!又有点儿不像”
“这正是那木旋床,我改进了一下,可以用来加工滑轮和箭矢的杆、头,你让你的徒弟一人,操作此物加工箭杆和箭头还有滑轮,另一人组装箭矢,再一人组装整机,你来做弩的主体还有安装弓弦,这样你们四人分工作业,每个人只负责一块,速度定可达标”
薛一桶立即瞪大了三角眼,结结巴巴的道“这……这活计,还能这么做?”随后在范尼等人的督促下,立即投入到了工作状态,完全忘我的执行其范进的“旨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