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明末之范进种田简介 > 明末之范进种田最新目录

第十四章 恰西克弯刀

    王二铁是知道此时这苏钢的来历的,他挠了挠脑袋,道:“这苏钢嘛,是种炼钢之法。便是用熟铁,伴之生铁,锅涂泥入火而团之,待其极熟,生铁欲流,则以生铁于‘熟铁’智商,擦而入之,统称‘灌钢’是也。”

    “灌钢?!”范进虽然没大听明白整个过程,但是从这个关键词当中,便想到了,这所谓的苏钢,就是用初锻过得“熟铁”,利用其组织较为疏松的特点,然后伴随生铁料一块,就会加大铁元素的接触反应面,提高碳的氧化反应强度,增强了去渣的能力,同时氧化亚铁还原后就提高了金属的收得率。

    嗯,应该就是这么个原理,怪不得那铁匠铺里面的苏钢制品,价格都比别的铁料高上那么两钱呢。其实就是利用生铁伴着熟铁,给熟铁加了这么渗碳的一道工序,渗了碳的钢,在硬度上面当然会更好了。

    不过呢,这“苏钢”怎么说,在前世的记忆当中也只是土法炼钢的一种。当时的学者们对于灌钢技术的品质从来没有定性,但是封建时代的冶炼技术可能有其独到之处,但若想用其造枪炮,可能还是不行。

    就算是拿来打造火铳,可能炸膛会是家常便饭。范进的兵没了一个就少一个,他可不敢拿士兵性命开玩笑。范进又进一步的想了想,就算是这“苏钢”的炼钢法非常优越,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搅拌机,更提不上炼钢的转炉,生铁、熟铁在炼制过程当中,是不可能充分得到搅拌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渗碳的含碳量不均匀。而这个时候带来的钢铁的品质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那个所谓的“熟铁”,在前期的锻打需要锻到什么程度,锻打过了就导致钢铁较脆,锻打不够就会让钢铁强度下降。虽然承认古人的智慧和动手能力,但这原理上就讲不通的东西,范进此时实难拿着性命去赌。

    范进又闭上了眼睛,这通常是他深度挖掘记忆的办法。王二铁见范大将军入了定,赶紧招呼范尼过来护法。这可了不得,范进现在通过种种“神迹”,已经坐实了“启明星”下凡的传说,所以统称为范家军后勤兵的这些乡老们,各个对他敬若神明。

    而那一根筋的范尼,竟然认为如此精明强干本领大无边的主子,享受大家的膜拜是天经地义的。所以王二铁就算不叫他,见到范进“入定”的他也当即围了过来,充任“护法”一职。

    范进无暇顾及众人胡闹,在他心中还是对前世记忆当中的“土法小高炉炼钢”情有独钟。在记忆当中,神州大地上曾经有某个疯狂的时代,处处都在炼钢。而那时用的最多的,就是这小高炉了。

    采用木炭或者煤再或者是焦子暖炉,将热风鼓进炉内,使铁矿石熔化出铁水来,其他的可燃物变成了炉渣,再用专用的渣锅排出。

    燃烧的过程当中,强大的内能同时加热了炉中的新炉料。出来的铁水含碳量已经比较低了,可以称之为钢。随后再用水进行冷却,带着高炉热量的冷却水,又是取暖、生产的热力来源,一举多得。

    嗯,就是它了!当年的土法炼钢阶段,这种高炉的资料范进曾经研究过,那些青砖搭建的小高炉,一般也就二节楼那么高,应该没有难度。而且明确了碳的添加比例后,得到的钢铁品质定较“苏钢”为稳定。自己利用这理论知识,生产出钢来当不是难事。

    有了钢材,自己就可以放心的打造鲁密铳,甚至比鲁密铳更为先进的遂发枪了。滑轮弩上面的部件,也可以大部分换为钢制的,提升使用寿命,毕竟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火枪没有研发成功时这滑轮弩还是主要武器。

    同时车床、水利机械、农具等等物资,在有了钢材来源后定会使效率翻倍,所以这钢铁将是自己一切发展的第一步!

    想通了这些,范进悠悠的张开眼睛,立即道:“范尼,七后日一早,某便随你、冯剑,还有贾飞的第二队进城。其余人等原地待命,我有几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告诉那三名队副,按我授予之法,操练如常,不得有误,几日后我要亲自检验他们操训成果!”

    “知道了!老爷”

    范尼见范进醒转,立即躬身领命。看见范尼走远,范进拿出来一个小本本,拿出笔墨,用这个时代的人不曾见过的握笔姿势,在纸上开始绘制起了土法小高炉图纸。而且那《神器谱》颇为精妙,现在就仿照着画一下火枪的图也不错……

    ……

    七日后。开封城成衣坊。

    范进、冯剑等三人换上了新衣裳。

    想起了当时刚来这个时代,自己竟然连件衣服都没有,范进有些唏嘘。今日进开封城时,已经发现了沿途多了些讨饭之人,看来这连年的战乱已经波及了这里。范进知道,即将到来的大旱,将会使的这个富庶的地方赤地千里,众多的民众流离失所。

    不过,这样的乱世,哪里还能顾得许多?

    范进轻叹了口气,带着众人往铁匠铺走去。

    彼时那个身材魁梧的铁匠早已打制好了范进要的式样的兵刃。他这里经验丰富、伙计众多,打制这些许弯刀还不在话下。只是这种型制的弯刀,从图样上还看不出什么,但真正的打制出来,竟然能感觉到这刀在其夸张的造型下,会颇有战力。

    他抱着膀子,正在和一众徒弟研究时,范进便过来了。这一次范进三人再加上第二队,共十人的队伍。这些人杀气腾腾,又衣着破乱。在行进中,似乎在踏着一个什么步点儿,所有人似乎都踩在步点上,十数人犹如一体,在这不太宽阔的铁匠铺中,仿佛每迈一步,都要给众铁匠施加无边的压力。

    “娘哎~难道是流贼破了城了?”

    长乐军一日不曾间断训练,所有士兵均上过战场见过血。这些人突然间出现在了这间铺子里,惊得这铁匠掌柜以为是大股流贼杀过来了,立马腿肚子一软,当场就要下跪。

    好在范进及时的走了两步,过来搀扶住了店家。同时拿过来几十两银子。

    见了银子才知道这是来买东西的,不是来抢东西的。又看了看范进,想起这就是那打制兵器之人。回过神儿来后,便拿出范进魔改版的恰西克弯刀交给范进。

    长刀在手,神州任我走!

    这刀一入手,范进手臂一沉,随后赶紧加力。这刀的确有些重了,经过自己魔改后,怕不是得有十六七斤。借助马匹的力量,在巨大的冲击下,轻轻的递将过去,带给敌人的杀伤肯定非常可观。

    范进丝毫不懂所谓的“马刀术”,但是这厮臂长力大,他拿着十多斤的家伙,回忆起当年练得一些粗浅功夫,顺便挥舞了起来。

    刀是已经开了韧的,他拿的这把便是用此时最好的“苏钢”打制。只见在一团青光轮转下,范进手中的恰西克弯刀仿佛发出一声龙吟,铮铮作响。

    范进一边轮着刀,沿着记忆当中“王八拳”的套路,开始轮膀子挥舞。直觉这刀轮起来要比直刺威力更甚。这种弧线下,到的重心在刀刃前侧,劈砍起来近距离破甲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不知这刃口如何?

    他严重发现了一段小木桩,这是磨刀石的支撑物。他轮圆了胳膊,“嗖”的一声扑将过去。

    “咔嚓!”

    木桩应声而断。“宝刀!”

    此时第二队众人,苦于没有近战的家伙,这时见到范进挥舞着这么霸道的一把刀,竟瞬间劈断了大腿粗的木桩,纷纷叫起好来。

    范进一脚踢开断裂的木头,翻起刀刃仔细查看——

    和之前范进所预料的差不多,当前明朝还没有将基础科学完善和深入研究,这“苏钢”虽好于熟铁,但劈上了这么粗的木头时,还是有部分卷刃的情况。同是卷刃,却有错边、不连续。这是材质硬度不同所体现出来的。

    范进轻轻的摸着这小卷边,心道拿苏钢来直接打制火铳,材料强度不同的情况下,的确会在*巨大的冲击力之下炸膛。又想到,这大明朝后来之所以不断的调整火铳兵在军队中的比例,可能与明末后期钢铁供应不及,战事又愈加频繁,前线的武器多有炸膛导致。

    范进不动声色的看向了那个魁梧的店家,道:“我说兄弟,你打制的这刀也不过尔尔,这才劈了一段木头就卷了刃,这要是劈在人身上,不还得翻边儿?”

    范进一边说,一边用恰西克长刀在铁匠大腿方向上似有意,似无意的上下挥舞,就像刚才劈木头那样。

    这铁匠见范进如此动作,腿肚子又是一抽,赶紧抱拳:

    “壮士,好汉!!我孙阿蛮这铺子传了三代,当年祖上可是给京营打制火器的,后随朝鲜进攻的参茸献给了周王,现匠户籍属周王封地。这铁匠手艺也是祖传,到了小的手里,也是兢兢业业不违组训。”铁匠偷眼看了看范进,丝毫不为自己的出身动容,难道周王还唬不住他?

    “好汉打制的此刀,虽型制有异于小的平日里打制的刀剑,然也范属管制之列,怕是在银钱上……”

    范进猛地虎目一瞪:“你说,你曾是火器匠户?”

    “啊?……小的……小的祖上的确打制火器在行,只是到了小的这一辈不再涉猎,要不是匠户籍就在这开封,小的可能就去那江浙两地,探究这苏钢打制之法……”

    范进听到他自己承认了,微微点了点头,按照所定的银子数量如数交了。

    旁边的贾飞好像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范进这种雁过拔毛的秉性,怎会这么痛快给银子?

    范进不理会众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迅速的离开了铁匠铺。

    一刻钟后,范进并没有让众人离开。他让众人在城内化整为零,隐匿身形待得天黑后,在这铁匠铺集合。范进的想法非常简单,自己对于这《神器谱》上的鲁密铳是势在必得的,但完全的靠想象摸索,肯定不如找一个这个时代的有经验工匠来得实惠。

    所以,今晚的打劫活动就要开始了!范进并没有遮头盖脸的,反正也没人认识。

    他天黑前让贾飞派一名兄弟回去安排大家继续待命,自己和贾飞、范尼、冯剑等人进了一家澡堂,这一泡就是一小天。晚上随便吃了点儿东西,躲过宵禁巡查,便偷偷的到了孙阿蛮铁匠铺门前。

    他自己上了门前,听得那铁匠铺子里叮当声不绝,应该是在赶工。范进用手一推,门开着!真是天助我也。

    众人腰绑滑轮弩,手提恰西克弯刀,明火执仗的闯进了孙家铺子。

    到了厅前,孙阿蛮还在那里与众学徒夸耀赚了白天那冤大头银子的事儿,手上的活计不停,边锤着铁,边吹着牛。正当他唾沫四起讲的正开心时,他愕然发现怎地来了这许多不速之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