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火失忆
几日后的夜晚,璇玑宫大火。
这一仇,不仅把璇玑宫烧得面目全非,好些宫女太监都受了伤。
别的宫安插进来的细作,都在这场大火里护主有功,丢了性命。
……
此时白璇英正在颐宁宫的偏殿里,受伤昏迷的白璇英,宫里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放,出乎众人意料,白璇英被太皇太后接了去颐宁宫偏殿安置。
失火之事严查之下,乃是人为的纵火。
纵火的是上林苑一名洒扫太监,洒扫太监受了刑,指认了长信宫的一个太监。长信宫是已逝惺子的生母王昭仪的住所。
洒扫太监关入慎刑司后,长信宫有个太监去过慎刑司。当晚慎刑司的人发现,洒扫太监已经中毒死了。
慎刑司的人赶紧把事情上报给皇帝傅斯年,得了指令去长信宫搜人,结果一到长信宫又发现那太监也自缢了。
一盆脏水哗啦啦泼到王昭仪头上。
王昭仪被推向了风尖浪口,龟缩在长信宫里称病不敢出门。
没两天,言论又变了风向,说王昭仪也是冤枉的,那太监可能是受了别人的指使,随即开始议论那太监生前接触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竟然牵扯了宫里好些个娘娘小主。
后宫弱水三千,这水越蹚越浑,而水越混,才对白璇英越有利。
慢慢地,言论在人为的引导下,又有人提出,白璇英谋害皇嗣的罪名是被诬陷的,幕后之人怕白璇英翻身,狠心将其置于死地。
这样的说法在前朝后宫炸开,所谓的铁证如山,也在众人心里开始动摇。
白璇英心里默默地崇拜静萍长公主,不愧是她娘,好手段。
太皇太后坐在白璇英床头,年迈粗糙的手,摩挲着白璇英的额头。
“好孩子,哀家看着你长大,知道你的品性,你那么善良,哪怕脾气大了点,也断不会做伤人性命的事。”太皇太后略带沙哑的声音听着叫人安心。
武宗皇帝子嗣单薄,只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都是太皇太后嫡出,唯一的女儿就是静萍。白璇英又是静萍唯一的女儿,想来也知道有多得宠。
白璇英和傅斯年的青梅竹马情也是从那时候渐渐培养出来的。
只听太皇太后又道:“但是铁证如山,哀家相信你,旁人都不信。前朝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后宫,皇帝不得不给前朝一个说法。”
傅斯年废后的时候,太皇太后还求情,说事情还有没查清楚的地方,不能贸然废后,提议将白璇英先禁足在璇玑宫。但傅斯年坚持,不废后难平众议。
白璇英不是原主,对傅斯年半点感情都没有。从原主的记忆里,白璇英见证了傅斯年和原主从小到大,从欢喜到决裂的情感史,对傅斯年这人恨不得白眼翻上天。
喜欢时视若珍宝,不喜欢起来就弃如敝履,丝毫不念旧情,傅斯年就是这种人。
事情的发展一直在静萍长公主的掌握之中,但中途白璇英却准备不全盘照搬娘亲的剧本了,要给自己加个戏——失忆。
虽说是设计好的,但白璇英看到人身体着火的时候确实受了不小的惊吓,也结结实实地淋了一大桶冷水,发烧烧到昏迷。醒来以后脑子出了点问题,并不奇怪吧?
也不是完全失忆,只是很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尤其是关于傅斯年的事,入宫三年的所有事,几乎全都不记得了。
当白璇英醒来,前言不搭后语的时候,太皇太后和静萍长公主都吓坏了,连忙叫人去请太医。
一连来了好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医给白璇英诊脉,诊了半天,最后聚在一块儿商议了许久,得出结论:白璇英是因为长时间郁结于心,又突然受了极大的惊吓,所以记忆模糊了。还有别的,吧啦吧啦说了一堆,白璇英也不大明白,但是听那个意思,应该是说现代所说的“选择性”失忆。
白璇英失忆的消息没有刻意被隐瞒,后宫很快就传开了,后宫里的妃嫔们,又老样子把消息传送到身在前朝的娘家人那里。
傅斯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拿在手中的书倏然掉落了地,蹙紧眉头问送消息来的太监此话当真。
太监退下后,傅斯年辗转了一夜没有睡着,第二日上朝时都显得精神不济。大臣们都看着,然而几乎没有人把傅斯年的状况和白璇英失忆之事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