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自那拦路太监被击杀道旁后,玲珑商行这一队马车顺风顺水,从江州一路穿过湘淮之地,也不过花费了短短几日时间。
只是甄瑶自打被‘极乐令’中的绯气所染,便一病不起,神色愈发憔悴,初时张简还未曾觉察,只当她是赶路疲惫,但不久张简便发现异样,他在仙居中除了道经外,最多翻阅的就是岐黄宝典,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都能按方对症,甄瑶的气色十分虚弱,诊脉之后,张简愁眉紧锁:“瑶儿,你的身体如此虚弱,找个就近的医馆瞧瞧吧,我医术低微,看不出病况。”
甄瑶那原本红润的唇色也变惨白,但仍旧摇着头:“我……没事。”
张简急道:“瑶儿……”
甄瑶撑坐了起来,强振精神:“张郎,我真的没事,只是有些水土不服,歇息几日便好了。”
张简拗不过她,待车队行经淮阳故道,停于南阳城时,他便在城中自己抓取了一副药剂,喂与煎服,这一贴药,便花了他一百文钱,约莫要在故仙村写二十来封信笺才赚得回来,其中有半株首乌,一截菖蒲,都是些补元益气的温良药,虽说不是立竿见影,但甄瑶如今虚不受补,否则便是那两百文的参须虫草他也买得。
也不知是张简的药灵,还是甄瑶练武身子的底好,服过药后,竟倏忽好转,下地行走却是无虞,张简其实太妄自菲薄了,那仙居中的岐黄药典,可都是仙居宗门故老传下来的东西,虽说他并无太多治症经历,但所知药理,却都无疑是上乘,尤其是自幼帮谷尘师叔看守丹炉,火候掌握,更有独道之处。
道者通医,张简的道术虽然低末,但医术,在仙居中,也能排到前三之列,虽说仙居里就谷尘师叔和云琅师叔研修岐黄,可他怎么也算得上系出名门了。
不管怎么说,甄瑶稍见好转,倒也省去了到医馆耽误的时间,张简与甄瑶一左一右,坐在马车的车轩前,甄瑶披上了一件貂裘,免得染上风寒,她这病,来得蹊跷,但其中端倪,恐怕与那玉符中的绯气有关,只是她不说,张简自然不好揣测。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张简不无担忧,“瑶儿,你的补需好好调养才是。”
甄瑶轻轻摇头:“不必担心,我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
李老八要在南阳城里置换马匹和交办文牒,所以要多停一日,这南阳城也是淮南大城,旧时称‘宛城’,与襄阳毗邻,他们出了淮阳故道后,便进襄樊中原腹地,这里多是兵马集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这一行,再多几日路程,就能抵达洛阳,西出长安后,便是函谷关一带了,说长不长,但也不短,车马兼程,足足要近一个月的时间。
出了函谷关,还要西行近千里,才能到阳关,先古有茶马旧道,丝绸之路,便是经此间,远达西域诸国,楼兰也在其中。
沿途所见,也开始变化,入秋后的江南,仍是青山翠水,但入了襄樊后,犹如改天换地,张简想了很久,大概只有一个‘麦黄’能形容所见,秋收之后,山间田地,只留下枯黄麦秸,道野路旁,也都是些枯叶树桠。
此情此景,难免有凋敝之感,约莫就是书中所说的文人悲秋缘由。
一行人在城中‘揽月楼’前停了马,打算先歇一天,当是休养生息,路途颠簸,别说是这一行有两个女子,便是那常年奔走在外的趟子手们也不太吃得消。
甄瑶采了采风,张简便搀扶着她,下了马车。
南阳城中的风貌,却是与江州城相去甚远。江南屋舍多是小巧精致,园林含蓄层叠,而南阳则不同,城沿四方足有丈余高度,竖起了八处哨塔,至于城中楼阁瓦建,方正之间,鳞次栉比,大气磅礴,前者如小家碧玉,后者如大家闺秀,至于谁高一筹,倒是难以评断。
“襄阳是‘关中巨隘’,不管北上南下,西出东进,都绕不开这一带,前朝戎狄兴兵,被这襄阳拦住,足足五十万铁骑,围攻三年,最终才将襄阳拿下,但也因此元气大伤,再难寸进,后又被中兴军反攻驱逐,其后百年,再无染指中原的实力,这南阳便是襄阳前营,人杰地灵,先后五位圣人,名留青史,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都曾在此间驻足,留下痕迹。”李老八倒是兴致盎然,叫了一壶酒,与一众人说道着这南阳轶事。
李老八是个豪爽性子,虽然久在江湖行走,但总是管不住自己那张嘴,逢人便要说上个一二故事,所以除了八面玲珑、李老八这些雅号,还有个李大嘴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