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转瞬破沧州
虽然说是要先下手为强,打盛庸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能够为燕军多增添几分胜算。
但贸贸然的行动所能够收获的成果却并非是那么明显,所以就算是要先一步动手,朱棣也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就比方说很常见的虚虚实实套路,这种既实用又不过时的方法相当行之有效。
那目前在盛庸眼中,作为敌人的朱棣一方,想要有所动作的话,不是北上辽东便是南下山东,除此两地之外朱棣也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现在朱棣就要伪造一种自己率领大军出征辽东的迹象,给盛庸一个错误的判断,让这位平燕大将军的注意力转移到辽东方向,这样等到朱棣亲率大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岂不就如同神兵天降一般了吗。
佯动辽东,真正的意图却是沧州和定州这两处当中的一点,作为朱棣这一次南下的突破口所在……
而这一夜也是朱棣在北平城燕王府待的最后一个晚上了,下次什么时候回来尚且未知,算一算这两年时间,朱棣在王府中待的日子还真的不多,可毕竟世局如此,朱棣留恋家中的话那就是对所有燕军将士们的不负责任表现。
不过朱棣离开了燕王府,倒也能省去很多的麻烦。
就单单说这些所谓的江湖游侠儿们,他们总不可能再冲杀进到重重防备的军营当中去吧,那和找死又有什么分别……
一夜过后,朱棣匆匆和自己的爱妃长子道别,便率领大军再一次出征去了,并且动静闹得相当之大,摆出来一副瞄准了山海关的样子,做戏给朝廷方面的探子们看。
但实际上,朱棣却暗中命令手下人在直沽修建浮桥,等待朱棣真正南下之时所用。
表面上,他还是要做戏做全套,最起码也得带着大军向山海关开进才行,不然别人怎么可能相信他是去攻略辽东的呢。
必须要让盛庸看清楚朱棣的动向,这样才能够起到欺骗他们的作用,不然朱棣的出其不意岂不就是达不到最佳的效果了吗。
行军打仗,算计判断,你观察我,我观察你,于其中设下计谋圈套,不正是引诱人上钩的吗……
作为朝廷现阶段最大的敌人,燕军朱棣的一举一动都牵扯了很多人的心脏,如平燕大将军盛庸,亦如山海关守将杨文。
自大吴高被朱棣离间之后,便一直再广西那边无所事事,反正一时间朱允炆是不会让他在回来的了,毕竟心中的怀疑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去除的。
如今山海关守将只剩下杨文一人,有勇无谋之辈,完全不在朱棣的眼中,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威胁性。
现在朱棣尽起麾下精锐,表现出一副直扑山海关的迹象,这样一来杨文肯定会紧张小心戒备起来,龟缩防御不能让山海关出现丝毫的差池,不然真给朱棣打进了辽东去,那岂不是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吗。
但实际上,朱棣对这块难啃的骨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山海关作为大明镇守在辽东第一线的防御边关,其防守的能力和关卡防具配备等等方面,都不是当初的济南城能够相媲美的。
现在朱棣想的是倒带该拿下沧州还是定州,而不是想办法去对付这个很难攻占的山海关。
一个徐凯镇守的沧州,一个陈晖都督的定州,两者都可以作为此次朱棣南下的第一个目标,至于到底选择哪个方向作为主动点,朱棣这倒是没有考虑太清楚。
不过相对而言,陈晖还是比徐凯要难对付一些的。
首先,这定州是被经营过的城池,和尚在铸造的沧州城不一样,定州早就有了完善的防御体系,朱棣如果选择他作为主攻方向的话,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能收到奇效。
但沧州就不一样了,作为盛庸选择的地点,介于青县和南皮之间,原本是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手段和地势,只是为了迎合盛庸三足鼎立的犄角阵型才会选择此处。
因此,朱棣实际上已经衙了他这一次的第一个进攻目标,从在直沽搭建浮桥就能够看出来,正是徐凯所在的沧州……
建文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朱棣刚刚率领大军经过通州,却突然之间转道而下,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经过早就布置好的直沽浮桥,一路南下直奔沧州而去。
等到燕军大部感到沧州时,这座才刚刚建好了一半的城池根本就没有半点防御的能力,完全暴露在朱棣的眼前,就好像是一个绝世美人脱了衣服站在朱棣面前一样,如此朱棣再不上可就妄为人了。
在都督徐凯一脸懵逼之下,燕军如狼似虎一般冲了过来,打了沧州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仓促之下才想起来与敌接战,却无奈已经落了下风被人占了先手,就算再怎么积极反抗,却也只能是一路劣势下去。
到最后,两天赶到沧州诚,又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拿下沧州城,朱棣这一次兵贵神速之举,直接给了盛庸一个巨大的下马威,而且还招降了都督徐凯,进一步的打击了南军将士们的士气。
以此同时,朱棣的脚步却没有停下,既然已经先下手了,那就要达到最大的收益才行,不然岂不是枉费了这样大好的机会吗。
因此,朱棣仅仅只是稍作休整,便从沧州顺势而下,于十一月初四这一天赶到了盛庸所在的德州城。
此时此刻,盛庸才刚刚接到燕军突然变向进攻沧州的消息,却没想到他以为还在沧州那边的燕军竟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看着眼前这座得而复失的德州城,朱棣面无表情。
虽然他知道盛庸就在城里,可是如果在这地方耽误时间的话,那恐怕会影响到整体的作战计划。
所以,朱棣仅仅只是命人做做样子去劝降盛庸,至于为什么是做样子而不是真心实意,还不是因为朱棣也很清楚,作为朱允炆任命的平燕大将军,作为坚守了济南城三个月的人,盛庸是绝对不会有投降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