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剑墨长空简介 > 剑墨长空最新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 陈兵百万

    吴离烽终日逗留在王爷府内,或者只是在江陵城内晃悠,王爷府空荡荡的,除了一个老管家之外,什么人都没有。

    吴离烽曾经问过老管家,难道王爷府再没有别人了?老管家却跟他装作聋子,时而听得到,时而听不到,搞的吴离烽自己都晕头转向了。

    不过吴离烽一旦想要出城,却立马有军士拦住他,无论是从城北还是城南的城门,吴离烽都被军士给拦住了,吴离烽的画像就在军士的手中,随时都能够看到他,虽然如此,但仍然非常尊敬的喊着“殿下”。

    吴离烽心说,不让我出去?我自己不会爬墙出去吗?爬墙对于他而言,那可就是小菜一碟了,吴离烽爬过的城墙可不少了,他可经验多着呢。

    于是他直接来到了城南巷子,一条没有人的小巷子,这里是最接近城墙的地方,而且江陵城作为完全内地的城池,城墙设计的非常低矮。

    此时吴离烽爬上巷子的小院,翻了过去,不错正好是个没有什么人的小院子,正合吴离烽的心意,他立马爬到另一面墙上,从这儿正好能够够到城墙的墙角,吴离烽决定就从这里翻出城墙外面去,这儿是正好合适的位置。

    说干就干,吴离烽翻过了这面墙直接就能够摸到城墙的墙檐了,这几天以来虽然吴离烽一直都只能待在江陵城王爷府内,但他一直没有报废,每天都在认真的练习武功,如今的迹象已经有隐隐要达到二品的样子了。

    吴离烽仅仅一个踢脚便直接踩上了城门,他也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如此轻松的就爬上了墙,换做以往的时候,吴离烽都得手脚并用才能够爬的上城墙来,但没有想到如今竟然真的因为境界提高了而变得厉害了,吴离烽非常的高兴。

    但上了城墙之后,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他才发现原来就在江陵城城池外,竟然驻扎满了军队,从眼前到远处,茫茫人海全都是军队军帐驻扎着,而在吴离烽的周围,则有二十多名军士眼睁睁的看着他爬上来,木讷的看着他。

    “这……这不是殿下嘛?”二十来个军士通通围住了吴离烽,吴离烽还以为要干嘛呢,赶紧后退半步,结果二十来个军士直接在城墙上面跪下了,“拜见殿下!”

    吴离烽给吓了一大跳,而且没想到就是这二十人一喊,周边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吴离烽,纷纷朝着吴离烽这个方向跪下了。

    “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四个字,开始慢慢回响在江陵城城墙上,无数声拜见殿下回响在吴离烽的耳边,吴离烽原本以为要结束了,结果城墙下的军队开始对吴离烽,吴离烽震惊极了,然后被二十余名军士架着身子,送回了王爷府。

    吴离烽不明就里,怎么好端端的尊敬的态度,却就把自己给运送回王爷府了?

    但其实吴离烽根本不知道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他每天照样出王爷府到处去,但似乎江陵城内没有任何一点点外界的消息,而且城门还紧闭,不能出城也不能进城,城中百姓也不知道到底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既然北方正在打仗,能够待在江陵城中,自然是最好的了,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打听了。

    吴离烽回到了王爷府,仍然练着自己的武功,时不时找老管家要银子,出去喝喝花酒,这件事几乎满城皆知了,但吴离烽无所谓,他似乎是要用这种方法,来把久久都不现身的父亲给逼出来,但仿佛,这个方法没有一点儿用处,吴离烽仍然喝着花酒,父亲欧阳歇并没有出现。

    而最奇怪的是,在城内没有见到一兵一卒,除了城门紧闭之外,竟然没有什么变故,而之前吴离烽听说的一个个将军,此时竟然都不在江陵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帝驾崩,熙培公猝死,幽云道反叛,云中道失守,西凉道失守,一系列的事情,如同连环链锁一样,一一爆炸开来,此时当政的虽然是新帝李明,但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不同于他的父亲那样霸气,反而全部受了母亲张皇后的控制,把控朝政的却成了张皇后,而她的帮凶正是苏棣。

    虽说是苏棣,但苏棣似乎并没有错,在这种危难当头的时候,还要去搞什么党争吗?苏棣选择了漠视,漠视了御史府对他“助纣为虐”的态度,也批判他对于张皇后当政的漠视,虽然即使张皇后也不管御史府的那些嘴巴,也就让他们喊喊而已,反正又不会掉一块肉。

    但张皇后其实一点都不轻松,皇帝一驾崩,朝廷立马就失去了与靖南军的联系,十一年前维系朝廷跟靖南军关系的是皇帝一人,与靖南王签署的一份秘密协定,而如今倒好了,靖南王也不见了,皇帝也驾崩了,靖南王的数十万军马陈兵荆州道却不发兵。

    朝廷也无力掌控靖南军的真正军力,而且最为可怕的消息是,探子根本进不了襄阳城,襄阳城门紧闭已经两个月有余,进不了襄阳城这道关卡,也就进不了荆州道,直接就与靖南军失去了联系。

    而且在最北方的靖南军——辽东军,也在失守的危急关头,难道靖南军三大山头在欧阳歇离开之后,真的分崩离析了吗?

    张皇后非常头疼,她想不出一丁点儿办法来解决,而为了应战,已经完全调动起了京畿道的百姓,征兵之难度在无限的增加,这个时候朝廷才发现,原来朝廷的后路全都断了,在东侧的江南道在这种时刻起不了一丁点儿作用,特别是到江南道征兵,一个个的都推脱征不了兵。

    江南道天高皇帝远,更别提皇帝驾崩,新帝刚上位,一点儿底子都没有,那些个外放的将军,没有任何一个愿意交上来虎符的。

    在京畿道的守军,加上府军、宿卫军竟然只剩下了三十来万,其中还有一小部分老弱病残,还有一大部分是从前线败退回来的残兵,但最为显着的问题是,辽东军会不会破。

    在辽东道破之前,朝廷还有一丝丝的机会,因为朝廷的军队还能够勉强撑住来自北面与西面的北蛮大军进攻,若是辽东道大破,那么围困住辽东道的北蛮军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直接驱兵南下,京畿道将要受到完完全全的三面夹击,现在的京畿道山贼开始多了起来,乱世之中最能够产生这种东西。

    朝廷紧急的从各地调来粮草,大量的分发给守军,在京畿道上的很多州府,都被守军给塞满了,但很显然,守军一多起来,问题也开始不断的发生了,守军的军纪乱象非常的严重,只要主官不是很严格,守军马上就开始乱起来,当地的百姓也受到其困恼,但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而新治皇帝辛勤耕耘了十一年的天下,竟然在一朝就给破坏了,谁能够想到,终有一日,北蛮子大军真的打到荆州道来了呢?明明西凉军的战力那么的顽强,明明云中道的防卫那么的周全,明明幽云道自身的矛盾冲突那么多,而且又团结,怎么一个个的都出问题了呢?

    朝廷百思不得其解,可能是安定了那么久,一个个的都放松了警惕了吧,原本守城就也已经很艰难了,但是面对北蛮大军的铁骑,可能更多的就是血泪去迎接了。

    朝廷不知道靖南军现在到底在干嘛,竟然封锁了襄阳城,而襄阳城后面,现在已经聚集了有五十万军队了,这些军队都是从荆州道各地在这半个月以来聚集起来的,听到了征兵令,立马带上自家藏着的铁刀赶到襄阳城来了。

    靖南军的军费向来足够充足,农民军一旦到达襄阳城,交付了文牒,立马发给五两银子作为军费,可以当场让驿卒寄送到家中也可以自己保留着,发完了银子直接再发铁甲,是靖南军库存的最好的铁甲,全部装配给了农民军。

    这些农民军原本就是参与过数次大战的,对于兵器铁甲的熟练程度不亚于守军,领到铁甲之后立即开始了操练。

    但是,这一切的幕后安排人到底是谁,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所有的命令竟然都是从襄阳城内传出来的,而不是从江陵府传出来的,但竟然所有的人都根据这一套命令来做。

    如今在襄阳城的军士已经不止五十万了,陆陆续续的从荆州道各处来的军马渐渐的多了起来,这还不算上荆州道各处的军马,着实让人感觉到可怕,这样号召起来,至少有一百万军队,而军粮则是从各处预备粮仓中源源不断的取出来,以供作战之用。

    若不是荆州道的消息完全传不出去的话,恐怕天下都要为荆州道而震惊了,一下子号召了尽百万的战力,如果不是为了谋反,难道还能够是为了反抗北蛮大军?若是要反抗北蛮大军,早该出兵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