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定亲(二)
曲府今日也是难得一家团聚,故而晚膳十分热闹,用过晚膳,曲杰曲恒两兄弟便一头扎进书房,还下令不许任何人打扰,曲家人知道他们兄弟有正事,便相继散去。
“大哥,王爷今日与我说,我这知府一职也要改名了,不知是何意?”曲恒头一句便如此问道,这问题已经让他好奇半天了。
曲杰淡然的喝了口茶,才缓缓说道:“你不是已经猜到了吗?老王爷和王爷早有心改革了。”
曲恒挑眉,“所以?”
“行政、官制和军事一起,这次动静可不小。”曲杰挑眉道。
“军事改革不是早就在进行中了吗?”曲恒有些不解。
曲杰点头,“所以这次主要便是行政和官职改革。听说这是老王妃的意思。”
“老王妃?”曲恒惊呼,“老王爷和王爷还有四位阁老也同意了?”
曲杰白了他一眼,觉得弟弟这个问题问得真蠢,“不然你以为呢?你不会以为你那位准岳母是个简单的人物吧?老王妃能得老王爷独宠,可不是只靠容貌,她的才华可谓不输老王爷!”
“弟弟自然知晓,只是没想到此事竟是老王妃一力主持。”曲恒想了想才问道:“所以,到底是怎么个改革法?”
“具体的你可看看这封奏折,”曲杰从书桌上拿出一封明黄的奏折递给曲恒,“我这儿便简单与你说说。”
曲恒双手接过奏折,“这奏折怎会在大哥你书房中?”
“王爷既让你回来问我,自然不会反对我将奏折带回府中,不过也就今日,明早我还是要送回宫中。”曲杰道。“你一边看一边听我说吧。”
曲恒点头,打开奏折认真阅读起来。
“老王妃的建议,重新划拨行省,比如你所管辖的辽东,日后将会更名为辽宁省,而你这个知府也将荣升总督(颜梦原本是想按照现代官名改革的,但最后还是打消了那个超前的念头,左右也就是官名,总督还是高官并无差别)行省下将会划分为州府、然后是县镇,州府和县镇还是沿用过去的知府和县令一职。另外,老王妃还提议划拨出几个特别行政区,具体的你自己看折子。”
虽不能完全照搬前世,但颜梦还是依葫芦画瓢,将福建的厦门府、香港半岛的九龙县、津门府辖下的滨海县以及辽东的滨州府四地划为经济特区,直属中央;这四处特区的知府直接归中央管辖,有任何问题也是直接上报中央。另外,出于当前形势的考虑,直面鞑靼的归绥城也将成为军事特别区,同样由中央直接领导,连人选都定好了,正是镇北王府二公子孟怀心。孟怀心成婚后便会前往归绥,镇守西北。
曲恒将奏折看完久久不能平复,“老王妃选的这四处,都是海贸盛行之地啊!”
曲杰皱眉,“你竟只看到了这些?”
曲恒不解,“大哥这是何意?莫非还有别的深意?”
曲杰没有解释,而是从身后的书架上拿出一张舆图,用笔将这四处勾了出来,“你再好好看看。”
曲恒探头,脑中灵光一闪而过,激动地道:“这四处不仅是海贸昌盛之地,更是沿海地区的要塞!”
“还不算太笨!”
被自家大哥无情打击的曲恒忍不住辩解道:“弟弟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老王妃有句话说得很好,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论是现在与我们交好的高丽国,还是南边的陈朝、吕宋,甚至是西方诸国。我中原地大物博,他们焉能不觊觎?”曲杰郑重道。
“怎未听到东瀛国?”曲恒一下便听出了关键,按理,东瀛比之吕宋、陈朝距离中原差不多,比西方诸国更是近得多,大哥怎会略掉东瀛不提?“莫非东瀛已有异心?”
“老王妃说,此国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就是如今,仍有不少东瀛的海寇在我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对东瀛,与高丽等国要区别对待!”曲杰说到这里,颇有些咬牙切齿,他虽是文官,不能上阵杀敌,但爱国之心却不比武将少,想到沿海一带的百姓,不由更加痛恨那些海寇。
“你既掌管辽东,也要小心提防,滨州虽划为特别行政区,但辽东可不是只有滨州一个港口!”曲杰提醒道。
曲恒严肃的点头,“弟弟明白!”
“辽东,你也最多再待两任,日后肯定是要调往别处的。”曲杰收起舆图,转而说道:“不过因为你娶的是镇国公主,老王爷和老王妃舍不得女儿,定不会让你们离得太远。李家二爷在津门已有十几年,我听着王爷的意思,他可能会去江南任总督。”
“所以,大哥的意思?”
“你好好干,大哥如今就在吏部,总会给你安排个好去处的。”
曲恒抽了抽嘴角,“此事大哥能做主?”
“呃~”曲杰有些尴尬,“总之你好自为之吧,切莫辜负老王爷老王妃和王爷的一番心意!另外,好生待公主,人可是你自己选的。”眼见着弟弟点头,才继续说道:“我估摸着你和公主的婚期应该就在年后,你就不要来回跑了,最近京城事多。”
“王爷也是此意,只是我也不能就这么闲在家里啊!”
“你与公主三年未见,趁着这会儿有时间不如多陪陪她,等到正是下定,你们可就不能见面了。”曲杰早就替自家弟弟打算好了,“昨日下衙正好在锦绣街遇到了李大先生,他与我说起,希望书院如今先生奇缺,左右你也无事,不如去书院教书好了。我听说,老王妃有意在东南沿海地区再开办一所分校,你也去听听,长长见识。”
“弟弟明白了。”曲恒拱手道。
兄弟二人这一聊便到了天亮,还是妞妞遣人来请二人用早膳,兄弟二人才惊觉竟聊了一夜。
用过早膳,兄弟二人将两位婶娘和妞妞送出门,临出发前曲恒还不忘向三人拱手作揖,“今日便有劳两位婶娘和大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