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新条陈
谢丞的小动作,自然瞒不过魏敏的眼睛。魏敏相信,太子殿下对于承兴帝的心思多少有些了解。魏敏心中也非常清楚,上一次王静一案中,赵承业便在皇帝陛下那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如今,太子殿下在谢丞的教唆之下,再次卷入到谢林贪墨大案之中。魏敏很是担心,承兴帝会不会因此而升起废黜太子的心思来。是以,魏敏不得不出言,为太子解围道。
“嗯,魏大学士所言听上去颇有一番道理。既然如此,那么兵部就依旧由沈逸作为代表,参与此案的审理之中。”
承兴帝闻言,略一沉吟,深深地瞥了一眼魏敏之后,转而一脸微笑地说道。
对于魏敏的提议,承兴帝心中十分的高兴。毕竟,太子再次卷进道贪墨案之中,承兴帝心中有些不快。不过,作为皇帝陛下,承兴帝自然要时刻注意维持自己的威严。
即便是听到再怎么过火的言语,都要装作一副云淡风轻,胜券在握的样子。
“儿臣遵旨。”
赵承业闻言,脸上不由地闪过一丝黯然之色后,脸上挤出一丝微笑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承兴帝话音刚落,又有人高声启禀道。
承兴帝闻言,脸色微微有些不悦,不由地向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以往很少于参与朝廷政务的李源,出列奏报道。李源乃是武将世家出身,对于平日里根本就很少发言。
如今李源一反常态的在大朝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着实是吸引了不少的官员的目光。
“原来是李爱卿,不知李爱卿有何事,还请速速道来。”
承兴帝闻言,脸色微微一缓,一脸和气的看着李源追问道。
对于李源,承兴帝并不陌生。李源年纪轻轻地便继承了晋国公的爵位,着实是引得不少人的羡慕。其后,在承兴四年的内乱之中,给予了中央朝廷巨大的支持,最终升任京城都督府的副都督一职。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大楚地方官府接连发生贪墨大案,可见在这些地方官员的心里,早就已经失去了为民请命的想法。以微臣来看,不若趁此机会,在大楚各个州府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巡查活动。争取将其中的蛀虫们,一次性挖干净。还我大楚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李源闻言,高捧着折子,一脸凝重地高声喊道。
李源话一说完,原本寂静无声地朝堂,立刻变得如同菜市场一般,各个官员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李源的提议来。毕竟,如今的朝堂之中,几近半数的官员,都是出自士族出身。
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对于地方官府的情形,心里基本上是明镜一般,清楚的很。如今听着李源提出针对自己等人的条陈,心里自然有不同的意见。
“这个李源究竟是要搞什么鬼啊?无端端地上这么一个条陈,莫不是是在针对我们这些出身士族的官员不成?”
“也是啊,科举不仅剥夺的了传统士族的直接当官的机会,也大大地减少了一批朝廷勋贵的晋身机会。晋国公出身关陇,其心思自然与我等不是一条心,有此条陈也不算是意外。”
“哎,黑衣卫新建,地方官府贪墨案频发,也不知道如今的朝廷究竟是得了什么病症。”
“肃静,肃静。”
眼看朝会变得如此失仪,大太监杨庆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各位爱卿,有何意见,不妨大声地说出来。在下面干嘀咕,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承兴帝闻言,心中一喜,面上却是一副平静地表情道。
坦白来讲,在场之人中,听到李源的折子最为兴奋地人,莫过于承兴帝。承兴帝心中非常清楚,对于世家、士族的打击,不可能一蹴而就。
单单依靠寒门出身的魏敏、沈逸等人,根本就压制不住日益崛起的世家、士族。承兴帝心中一直琢磨着,如何找机会,联合朝廷勋贵和寒门,共同打击士族。
没成想,自己这边还没有所行动,晋国公李源就送来了这么一份大礼。虽说,朝廷勋贵之中,燕国公于懿乃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但不管怎么说,燕国公于懿隐退已久。其余朝廷勋贵之中,除了燕国公长子于振有些才能外,其余的朝廷勋贵,根本就无人可与晋国公李源相比。
在世家、士族们的官员看来,李源的这封折子,无意是代表着朝廷勋贵一派,向世家、士族官员一派下的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