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养老
张宴洋点点头。
“那我能参加吗?”
这是李婆今儿个出去收租时听别人谈起的。
她听说养老机构就是专门照顾那些年老了的人的。
当然人家也不白照顾,需要交钱的。
李婆不缺钱,她缺以后她老了能够照顾她的人。
这机构如果是别人办的,那李婆肯定不会放心去加入的。
但如果是宴洋办的,那李婆当然是相当的信任的啦。
张宴习也把目光转她,向明显这事他也听说了。
张宴洋喝了一大口汤咽下去后打算慢慢的给几人说这事。
“对,现在那养老机构正在筹建中。目前它大概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是专门负责接待年轻人的,另外一个部分是负责接待老人的。”
“年轻人?”张宴习有些不明白,既然是养老机构,那干嘛要接待年轻人?
张宴洋:“对,就是年轻人。年轻人他们有赚钱的能力。如果他们愿意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每个月支付一小笔的费用到养老机构。
连续支付五年以上的时间,那等以后他们年老了想要在靠养老机构来养老的话,他们就可以享受非常优惠的价格。
如果他们不想来,那等他们以后,年老了动不了了,没办法去创造收入了。
他们就可以获得来自我们养老机构的养老钱。
现在我们能够保证的是每个月获得的养老钱比他们现在每个月所交的要多。
具体的,到时候会公示的。
至于年老的人如果他们想要在近一两年就入住到养老院的话,他们有两种支付方式,其中一种是一次性支付方式。支付了之后,养老机构会一直照顾他们,直到他们老去。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按月支付或者按季度按年。
不管是那种他们都可以在养老机构享受到被照顾的服务。”
“宴洋,还有名额没?李婆也要去,我这种情况需要缴纳多少钱?”
李婆听说不是谁都能够住得进去的。
那李婆就不介意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让以后自己年老了有一个归宿。
张宴洋笑:“李婆你在我们家干了也快有十年了吧?瞧着你现在身子骨这么硬呢,再干五年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样算来你至少会在我们家干十五年。
李婆为我们付出了十五年,那宴洋当然也愿意让李婆在后面年老了的生活不便的时候有人能够照顾你。
所以李婆不用担心,名额你肯定是有的,至于费用,我们家给你出了。”
李婆一愣,然后就要拒绝。
这笔费用,可是不低的,而且张们家,从来就没有亏待过她,该给的月钱都按时给的,逢年过节还有红包,平时里面宴洋他们拿回来的好东西也会大方的分给她。
但是不仅仅是张宴洋,连带着梁丘谨还有张家兄弟二人也是这个意思。
李婆就~接受了。
事后他就后悔自己干嘛不偷偷的办这事儿?
就像当初买那屋子的时候一样。
当初买那院子的时候李婆也没有提前告诉张宴洋,就是怕她大手一挥直接给她来个一折,那这房子,她接着可就烫手了。
所以她买了之后才告诉他们的。
结果这次~唉~
饭后张宴习把张宴洋叫到了他的书房。
两人都没坐下,张宴洋悠然的在她家大哥的屋子里面饭后消食。
“宴洋你再给大哥仔细说说你的养老机构。”
“行,大哥,你想要听哪一部分?”
她的养老机构筹备就筹备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才开始正式的动工开干。
所以当中的内容细节可多可多了。这真要给大哥仔细说的话,估计说到明儿个早上她也说不完的。
张宴习想想也是。
他就抽了几条比较关键的。
“宴洋怎么让那些年轻人心甘情愿的把他们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交到你的养老机构来?”
张宴洋:“想要让他们把钱交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得让他们相信我们这是安全的,就像是他们相信钱庄一样。
但如果仅仅是我们卫记出面的话,这是肯定不会那么顺利。
我们联合了好几个钱庄以及保险商来做担保。最终收到的钱全部都交由各大保险商保管。”
对了,保险商也是近几年才出来的一个新的行业。
保险商涵盖的业务与上辈子的保险公司差不多。只不过其种类就要少多了。
但最基本的保险都是有的。
最常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疾病险了。
疾病的能治愈的程度,以及花钱的多少等来确定这些老百姓们需要交的保险的钱的多少。
还有意外险等,都是这个时代能够实用的。
一开始推广起来很难。
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先例。
让他们把钱交给保险商,还不如把钱存在钱庄里面,时间一长还能够有利息可赚了,放到保险干嘛?
这要是把钱给他们吞了怎么办?要是他们真生病的时候,保险商不理赔怎么办?
最后张宴洋牵头费了好一番精力,才让普通的老百姓慢慢的相信他们,保险商才愿意定期的交纳一笔钱。
而现在保险商已经算是步入正轨了。
他们保险了很多生了大病,把家里钱基本上都用光了的家庭。
张宴洋他们的数据显示东洲国,近一两年整体人口的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降低了不少。
当然这保险商不是张宴洋一个人在干,还有很多商人都在干。
朝廷还为此夸奖了他们。
咳咳,这是张家大哥回京城时间带回来的消息,张宴洋自己是没有亲耳听见的。
这良性的商业竞争张宴洋都OK。
保险商在普通的老百姓们心中信誉度还是很高的,仅次于钱庄。
现在有钱桩还有各个保险商联合做担保,对于这些年轻人们来说,可信度就更高了。
“世人都习惯了养儿防老。你这养老机构真正办起来之后,会有老人愿意来吗?”
张宴洋:“会,只不过人数非常少。”关于这,张宴洋他们事先也是做过大批的真实的调研的。
一般家里有儿子的都不愿意来这样的地方。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哪怕他们的儿子可能会对他们不好,他们也会让儿子养着他们,就是死也要死在家里。
像一些家里没有儿子的只有女儿或者儿子女儿都没有,是纯粹的孤寡老人。这类人当中倒是有一部分愿意来。但一听那价格,他们就纷纷的怯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