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简介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最新目录

第21章 雪耻靖康

    三月的北方万物复苏,此时冰雪早已融化,小溪淙淙,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青草,带来生的气息。左战立在德胜门的城楼上,回想去年送将士出城的景象。凛冽的北风寒冷刺骨,鹅毛的大雪遮天蔽日,一列列的队伍接受完皇帝的检阅后快速驶出城外,左战亲自在城楼上为他们击鼓壮威。

    在誓师大会上,左战讲到了宋朝的靖康之耻。靖康元年,金人掳走宋徽宗、宋钦宗,设立香案,令宋钦宗朝北而拜,宣读降表,俯首称臣。与皇帝一同被掳走的除了所有的财富,还有后宫嫔妃、皇族勋贵、朝臣等三千多人。

    次年南宋钦差王伦出使云中,与金国元帅粘罕会面。宴席中粘罕特地找来几名钦宗的妃子作陪,事后还让一名公主侍寝。王伦见到公主,跪地垂泪,得知这些嫔妃贵妇十之八九都沦为娼妓,皇后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努尔哈赤故技重施,大明男儿怎可坐以待毙,纷纷从戎请战,保家卫国。朝廷也下达动员令,砍下建虏百户首级者,封百户长,赏百金。砍下建虏千户首级者,封校尉,赏千金。砍下努尔哈赤首级者,封龙虎大将军,赐爵位,赏万金。

    “驱除鞑虏,雪耻靖康!”士兵的喊声愤怒而有力,刺破天际响彻云霄。

    此时关外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沈阳保卫战即将开始。他仿佛看到一群来自地狱的恶魔,面目狰狞,浑身沾满鲜血,正在屠杀汉族同胞。不论史学家如何粉饰,他仍看不到满清所代表的进步势力。除了烧杀抢掠,这个王朝并没有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他们不断阉割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使得中华文明逐渐落后于西方,百姓积贫积弱,愚昧不堪。

    左战正想的出神,锦衣卫千户戚报国说是辽东刚刚来了两封六百里加急,赶紧拍马回勤政殿处理。虽然他对努尔哈赤胜券在握,但还是不敢轻敌大意。

    第一封是熊廷弼从西平堡发来了,说是努尔哈赤在抚顺集结了九万人马,前锋已经到达沈阳城下。守城的经略李如桢和总兵祖大寿已经紧闭城门,将自己的家眷安排到城墙之上,决心誓死杀敌。

    根据先前的部署,十万明军主力修建西平堡作为前出基地,依托辽河和浑河天险,与李如柏率领的朝鲜军队和林丹率领的蒙古骑兵成品字形布置,正在向沈阳方面推进。

    熊廷弼认为努尔哈赤没有后方的压力,可以随心所欲的进攻和撤退,建议朝廷组建一支精锐骑兵,绕至敌境进行牵制。

    左战看完后略感欣慰,熊廷弼还是很稳健的。目前想跟努尔哈赤野战的时机还不成熟,即便正面能打得过,对方进攻受阻便会利用辽东广阔的纵深进行转移,明军若要追击势必战线会被拉长,届时机动性更强的女真骑兵可以随意发起反击,若是不追击,几十万人马的粮饷就能拖垮朝廷。

    关键问题是,正面我们打不过八旗兵。最佳的战术是依托城池工事消耗努尔哈赤的实力,挫其锐气,然后派出一支骑兵从后方袭击他的老巢,届时努尔哈赤军心大乱,再寻找战机进行反攻。

    基于这个原则,左战将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略防御,联军主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阻止建虏西进南下。由戚兴国率领锦衣卫精锐绕到建虏后方进行侦查和破坏,暗杀敌将,策反汉人,烧毁房屋、庄稼、辎重。这是明朝第一次使用特种作战,谨慎起见戚兴国只听命于皇帝。

    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毛文龙率水师控制辽河与浑河的航道,从水路支援沈阳。熊廷弼率明军主力前出抚顺,李如柏和林丹各率部下向铁岭、清河移动,从正面拖住努尔哈赤的主力。袁可立从海上登陆,直扑建虏老巢赫图阿拉。

    第三阶段是战略反攻,联合蒙古、朝鲜、叶赫女真死死咬住努尔哈赤,逼其进行决战,彻底荡平建州匪患。

    第二封是蓟辽总督孙承宗关于练兵的奏折,说是整饬边关以来发现军事体系与作战指挥上的弊端,总结有三点:

    一是兵多不练,饷多不核,致战备弱,士有怨。

    二是将军带兵,文官凌驾其上。

    三是将从中御贻误战机。

    孙承宗建议“择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凌其上”,意思就是给予武将绝对的军事指挥权。

    左战看了暗自发笑,心想屁股决定脑袋,靖难之变可是明朝的禁区。给予武将绝对的军事指挥权后,万一出现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或是吴三桂的倒戈相向怎么办?

    不过大战将至,若不解决这些问题,明军的战斗力堪忧。思来想去左战决定先在新军内部进行调整,由朝廷派出的监军负责监督作战任务的落实,军中文官负责将士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后勤粮草补给、军饷发放,平时的训练和作战指挥由武将负责。

    这支新军被左战视为未来军队的先驱,所有将士都是孙承宗从各营挑选出来的精锐,无论装备水平还是福利待遇,都是明朝最高的。除此之外,新军根据职位大嗅在关外得到相应的土地,服役期间其家属的徭役和赋税也被免除。如果战死沙场,其家属在现有条件上再给予抚恤,子女编入羽林。这样一来他们作战的目标就非常现实,作战愿望也非常强烈。

    根据左战和孙承宗的谋划,新军分为骑兵、步兵、炮兵和侦察兵,其中:

    骑兵以辽东铁骑为班底,仿照朵颜三卫和建州八旗的编制,统一配置三眼军铳和马刀。交战时骑兵位于两翼,根据情况发起冲锋或是掩护后撤。目前总人数四万,编制为八个军,每军又拆分为五个千人队。

    步兵以京营精锐为班底,原为一万人,到宁远后扩编为三万人。配备大量战车,行军时可以运粮,作战时可以抵挡敌人骑兵的冲击。配发最先进的子母铳和弩,还有小型虎蹲炮。作战时依托战车和壕沟进行射击,长枪兵和盾牌兵负责近战保护。

    炮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第一次出现在明军序列当中,以排为单位,配备二至四门吕宋大炮,往上有连、营、团三级单位。具体编制不固定,根据战役的需要临时调配。

    侦察兵已被戚兴国调到努尔哈赤后方进行实战,此不赘述。

    为了解决孙承宗“兵多不练,饷多不核,致战备弱,士有怨”的问题,调李邦华入京任兵部右侍郎,负责京营、护卫上直军、皇城守卫及四卫营的改制,严查缺编和空饷情况,剔除老弱,从卫所和班军中挑选精壮补充。

    在左战着手进行调整时,他预想的辽东战役第一阶段并不顺利。一生戎马的努尔哈赤看到联军的部署后,知道这是个口袋阵,果断下令大军在抚顺、铁岭、清河进行修整,并派遣使者到朝鲜和蒙古进行讲和。

    朝鲜那边,主帅李如柏毫不犹豫的将使者的耳朵割掉后撵出大营。

    蒙古那边,林丹把使者秘密软禁起来。

    努尔哈赤苦等了三天,见讲和无望便想重施围点打援的计谋,派小股部队佯装攻城,然后大部队伺机消灭前来支援的明军。如此又折腾了数日,联军岿然不动,攻城部队连城墙都没摸着。

    努尔哈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决定在联军完成合围前硬碰硬的打一场攻坚战。只要沈阳沦陷明朝的战略就失去了支撑点,合围之势便土崩瓦解。很快他完成第一次攻城部署,代善率领正红旗游弋在外围阻击援军,阿敏指挥汉人组成的火器部队开始向城内射击,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作为第一梯队开始从东门爬墙,皇太极的正黄、镶黄两旗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继续爬墙。

    如此布置说明努尔哈赤是位优秀的军事家,他以最合理的方式将八旗兵编制在一起,发挥出最强大的实力。可是他轻视了沈阳城内的决心,更没想到有一种火器叫做吕宋大炮。只要八旗兵开始攻城,守军就疯狂的射击,等到八旗兵后退,守军便扔一些女人的衣服。如此反复,莽古尔泰气急败坏,军心受挫,不仅城头没爬上去,还丢下几千具尸体落荒而逃。

    对于这次失利努尔哈赤并没有责备莽古尔泰,他只是在试探城中的虚实。根据城内奸细的消息,沈阳有守军七万,城墙上有十几门二千斤重的吕宋大炮和数百门铜炮,粮草、弹药可支持两年。另外,西平堡的明军已经向沈阳推进了四十里,双方只有两天的路程。

    翌日清晨,努尔哈赤点齐人马再战,让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同时从东、西门开始爬墙。为了激励士兵,第一个登上城头的人将成为驸马,城内所有的财物都将分给攻城的士兵。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八旗兵就像着了魔一样的顺着云梯往上爬。李如柏和祖大寿各自带着家眷据守一门,双方杀的昏天黑地,城下堆满了两边的尸体,辽河一片鲜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