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简介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最新目录

第122章 先难后获

    早朝的消息很快便传至台北,颜思齐朝北跪拜以谢天恩,要不是朱由校有心栽培,估计他现在还在琉球一带做那无本的买卖。当然这也招来了朝中大臣的口诛笔伐,认为封异姓王有悖纲常,会引起天下大乱。

    看着案几上的奏折,朱由校也不急于驳斥,他不屑于用二桃杀三士的伎俩,但推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阳谋,把颜思齐抬到如此高度就是这个意思。在明朝只有那些战功赫赫的公爵死后才可以追尊王号,颜思齐出身不好,履行又尚浅,想得到这个至尊荣耀还需下一番苦功夫。

    目前朝廷的开支与日俱增,京津铁路试车成功后朱由校打算继续铺设京沪线和京广线,加上以工代赈、修建驰道、恢复马市、迁徙人口等国策,户部累计支出已经愈七千万两白银之多,可是总收入只有不到五千万两,其中的亏空全部从内务府贴补。除了神宗皇帝给他留下的那两千多万两的家底,他还抵押国宝珍玩给江南富贾,自己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坐在龙椅上,朱由校生无可恋的望着底下的大臣们,心想忙活了十来年全给别人做了嫁衣裳。自己省吃俭用不说,还连累老婆孩子跟着受穷,要不是张嫣把一枚铜钱掰成两半花,估计紫禁城内早就要靠种菜养猪来维持生计了。可是再看看满朝的文武大臣个个富得流油,各地的商贾乡绅也赚的盆满钵满,朱由校的心理极度不平衡,甚至有劫富济贫的念头。

    众人见皇帝一脸坏笑的坐在上面,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纷纷低头不语,祈祷着早朝快点散去。朱由校哪里肯放过他们,魏忠贤和魏朝早就把大臣们的家产查了个底朝天,要不是亲眼所见朱由校做梦都想不到官商勾结的破坏力。

    “两位先帝生前留下的家底颇丰,可这些年为了中兴大明,朕差不多快把家败光了,要不是皇后看的紧,估计皇极殿也剩不下几片砖瓦。即便如此,户部也筹集不到铺设铁路的银两,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对于皇帝的哭诉,众人假装掩面垂泪,内心却叫苦不迭。抵押的国宝在内务府都是登记造册的,一来不能转让,二来没有利息,随着大量白银的流入货币出现贬值,这明显就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如今朝廷财政刚有好转,织造局也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是时候主动赎回那些器物了。可皇帝竟然打算铺设两条接天的铁路,这让底下人叫苦不迭,口水都快把杨涟的户部公堂给淹了。杨涟虽然脾气不好,却也知道众怒难犯,此事本就是他在替皇帝背锅,当即撂挑子说道:

    “启奏圣上,昨日老臣在内阁合计过,火车机组十年内很难投入实用,当前朝廷不应该投入巨资铺设铁轨,还请圣上三思。另外老臣查阅过司礼监的档案,这些年内务府累计抵押了一万零九百六十六件国宝珍玩,总赎金为三千七百四十多万两白银。如今海定波宁,贸易日渐繁荣,朝廷又收回了江南的盐茶税,财政实现大幅度的盈余,因此老臣恭请圣上同意赎回那些散落在朝野的皇室之物,以维护天家的体面。”

    对于杨涟的建议,朱由校暗觉好笑,涨工资、分红的时候没见有人出来反对,如今找他们弄一些无息的借款竟然叫苦不迭。也许这就是人性,要不然古人怎么会杜撰一种叫做貔貅的神兽。不过朱由校也知道这非长久之计,应该尽快发行国债来替代典当。

    这些年朝廷的主要开支都出自工部,作为尚书黄克缵早就从孙女那里听说后宫的节俭,深知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其实过的并不奢靡。他见自己的孙女婿铁青着脸,声泪俱下的倾诉道:

    “圣上登基十余载,宫里未曾填过一砖一瓦,各省的供奉业已暂停,如此不仅为朝廷省下了数千万两白银,还调拨二千多万两内银用于各项开支。圣上的克己奉公、励精图治,实为臣民的楷模。

    如今海内安定,四方归心,老臣附议杨大人的条陈,每年拿出一定的银两陆续赎回宫中宝物,改善皇室的生活条件。”

    朱由校听完眉头舒展,心想到底是一家人,什么时候都能想着自己。可光他二人表态是不够的,要想借此推行国债还需要更多的人同意才行,毕竟一项好的政策不光要有英明的决断,还需要能够顺利的实施。古往今来改革家有无数,成名的却屈指可数,可见推行一项新的制度有多难。

    有时候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内阁首辅韩熀见皇帝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早就明白了他的心意,扑通跪下后也跟着哭诉道:

    “臣蒙陛下器重,忝居首辅多年,深知陛下勤俭自律,实为臣民的表率。陛下日夜所系乃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以匡扶华夏、中兴盛世为己任,臣进不能为陛下分忧,退不能替万民解难,实在有负陛下所托。如今大明王朝百业俱兴,陛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抱负也得以施展,臣也附议两位尚书大人的条陈,恳请陛下同意收回散落在外的国宝和垫付的内银,与天下共享这个盛世的繁华。”

    内阁三巨头都已表态,其余的喽啰们自然也跟着见风使舵,乌压压的跪倒在地,场面一度失控,朱由校见时机已经成熟,自己再推让就显得矫情了,起身走到丹墀前说道:

    “众位爱卿的心意朕领情,有你们这番话宫里这些年受的苦也算值得。朕抵押国宝乃权宜之计,上对不起列祖列宗的托付,下对不起臣民的厚爱,实在是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不过那些主动向朝廷借款的士绅商贾实实在在的为这个国家做了件好事,朕会根据财政情况支付一定的利息给他们,确保朝廷的公信力和皇家的颜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