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公元651年5月28日早上,武顺给武媚化了一个新娘妆,武媚一哭,妆容举。潘阳劝武媚说:二小姐,别哭了,哭了,妆容不好看。
武媚止住哭,抽泣着。
杨贞心中其实很开心,她想起潘阳曾经对武媚的预言,知道武媚从此交上好运。没有母亲不希望女儿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杨贞对武媚说:珝儿,你今日进皇宫,不要忘记了你的姐妹。
武媚撒娇道:母亲,瞧你说的,珝儿怎么会忘记大姐和妹妹呢?珝儿更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和教诲之恩。
杨贞微笑着,说:珝儿,我仿佛看到你日后的辉煌模样。
武媚听了,轻笑道:母亲,珝儿一旦成为人上人,一定让母亲尽享荣华富贵。
杨贞点点头,赞道:谁能想到我的珝儿以后的生活会是另一番天地。
武媚也憧憬起未来。此时,她已全然将青莲忘记了。青莲就是一个过客,走了,不留一点痕迹。武媚想到以后在皇宫里那种奢华生活,不禁感叹在感业寺里的低贱。
感业寺的师太前来祝贺武媚,对武媚说:武才人,祝你此去皇宫,多子多福。别忘记了感业寺,有空时常回来看看。
武媚感谢师太说:师太,武媚不才无德,承蒙师太抬爱,谢谢师太。
那些与武媚一道前来修行的妃嫔们一看到武才人如今重返皇宫,她们心中百感交集,更多的是嫉妒。她们心想:虽说皇宫深似海,但总比感业寺强多了,在感业寺做尼姑,非我等所愿。然而,她们也不得不安于本份。她们只能戏谑的说:武才人真有本事,伺候了父亲,又伺候儿子。
武媚的表姐杨珪媚和燕玲珑两个人一方面感到不可思议,一方面为武媚祝福。她们心想:表妹真是有福哦,高宗年轻有为,且比表妹小几岁,表妹也着实有手段。
武媚哪能不知道感业寺那些尼姑们的风言风语,但她很淡定,她对两位表姐说:姐姐,待我回宫之后,我一定想办法将姐姐接出去。
杨珪媚和燕玲珑听了,轻轻一笑,说道:谢谢妹妹的好意,我们无意再入红尘,因此我们就在感业寺安度晚年好了。
武媚听了,不禁笑了,说道:两位姐姐尚有大好的年华,为何这样作践自己?
杨珪媚和燕玲珑听了,均正色道:妹妹此言差矣,我们不是作践自己,而是实在无意于红尘了。况且宫中明争暗斗,我们已经很厌烦了,妹妹此去,请多多保重,步步小心为妙。
武媚点点头,心说:人生在世难道不是一场斗争吗?说什么无意于红尘,其实是没有能力去斗争罢了。我却是精力充沛,我要与天斗,要与地斗,要与皇帝斗。我要斗赢为止。
潘阳来催武媚上车回皇宫。武媚依依不舍的与两位表姐和众位小尼告辞。她满心欢喜,特别当她看到那些小尼眼中的羡慕嫉妒恨时,她得意极了,心想我武珝是不败的,我永远年轻,永远有活力,永远魅力四射。
武媚高昴着头,款款走出感业寺,坐上皇帝亲自指派的马车,赶马车的居然是李积将军,武媚觉得面子十足。潘阳守护在武媚身边,做她的侍卫。
武媚对潘阳说:小宝,那些小尼恨不得吃掉我。
潘阳听了,一笑,说:二小姐,那是因为二小姐平步青云,她们自愧不如。
李积对潘阳说:小宝,我这马夫怎么样?
潘阳听了,哈哈大笑,说:大材小用了。
李积笑了,说:为武二小姐赶车,是我的荣幸。非大材小用也。
武媚轻轻笑着,说:李将军,谢谢你。
李积对武媚说:二小姐,此去皇宫,望二小姐一步一个脚印,辅佐高宗治理国家。
武媚听了,心中一动,对李积说:李将军,我无才无能,何以辅佐高宗?
李积听了,说:二小姐太谦逊了,就连先帝都赞扬二小姐聪明伶俐。
潘阳抬头望望武媚,只见武媚不动声色的说:李将军,先帝还如何评价武珝呢?
李积说:二小姐,先帝还说二小姐心狠手辣。让老臣们都防着点。
武媚听了,咬了咬唇,然后笑了,说:李将军,先帝也太草民皆兵了,我一个弱女子能做出什么事来呢?先帝却让老臣们防我。
李积听了爽朗的笑道:二小姐,人言可畏,不听则无事。
武媚知道李积是在安慰她,她心想:人言可畏,没听到感觉不到安危,听到后却可以防范。
武媚对李积说:李将军,还望将军看在家父的面子上,时常提点武珝。
李积点点头,说:理所当然。
武媚心事重重,她从李积将军一句话里面闻到了硝烟的味道。潘阳感觉到了武媚的心事,他怜惜的望着武媚,心想:这个女子实在是聪明过人。
武媚对潘阳说:小宝,我说做人实在是太难了。没有人理解我。先帝阴魂不散,那帮子老臣会一眼不眨的盯着我的行踪。
潘阳想了想,说:二小姐,你且宽心,没有人可以让你烦恼,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失望。你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永远充满活力。
武媚听了,点点头,说道:小宝,每当我情绪不对时,你一定要及时提醒我,让我从萎糜不振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潘阳嗯了一声,李积说:李淳风的师父留下的推背图,小宝你怎么看?
潘阳道:金圣叹曾评说: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吾尝仰观于天,日月星辰犹是也;俯察于地,山川草木犹是也。我所亲见之天地,非犹我所未亲见之天地耶。然不得谓我所未亲见之天地,即为我所亲见之天地。天地自天地,而我异矣。我自我,两天地异矣。我生以前之天地可知也,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不可知也,不可知者亦数也。有生我以前之天地,然后有我生以后之天地,此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岂不同于我生以前之天地,此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数之时义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