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教学比赛
服务行业的宗旨是:“顾客是上帝”,梧桐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学生是上帝。”
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当这个学校学习风气特别不好,学生明显缺乏学习主动性,英语专业四级考级通过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还让学生不停地去给老师评课,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一种顺水推舟的心理:学校总让我们对任课老师上课提意见,肯定是老师上课不行,要不怎么老要我们评课呢?不评课还不给看期评成绩。
我学习这么差,都是老师的错,老师上课上不好,没有调动起我学习的积极性,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
期中学校开展师生座谈会后,建宁收到了上一章节提到的来自英语专业学生的“八级材料又贵又不好、文学课教材字体太小”,诸如此类无关痛痒却怨言一箩筐的教学反馈。
参加评教的陶老师给她私发信息,告诉她:“挺多学生投诉你,小心领导找你谈话”。
建宁气不打一处来。尽心尽力去教学生,换不来一声感谢,全是负面评价,说好的“尊敬师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呢?
转头第二天去上课时把16级英语专业的学生狠狠训斥了一番:“说八级材料不好的同学,请问你做了多少题?如果你根本就没做过里面的题,那么,你怎么知道材料不好?文学课本字体确实有点小,说上课不知道我讲到哪里的同学,请问你们有预习过课本吗?我讲完后,你们又有多少同学复习过课本内容?”
第三天上课开骂17级学生:“你们上课不听课,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却把任课老师批得一文不值,你们咋不上天啊?自己不努力,却把失败的原因全部推给别人,这是你们应有的人生态度吗?”
好久不发飙,讲完后心跳加速,缓冲了好几分钟,心情才平伏下来。
学生被她一顿训斥,低着头不敢说话。
下半学期,她发现上课上得比上半学期,顺多了。
下学期学校如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未满40岁的建宁,当然逃不掉这场比赛。
初赛英语专业教研室不像以前大学英语教研室搞得那么正规隆重,以前年年被逼着逐鹿决赛名额,每次都按“专家”评委打出来的分数排名公示,每次分数垫底的林建宁,自然对这场比赛,内心充满了恐惧。
2016年十一月中旬,学校出了通知要教师们出期末试卷,十二月初上交所有材料。
一个人出六份试卷加六份出题计划表、审核表、评分细则、答题纸的林建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出卷。
对在此期间举办的青赛初赛,毫无准备。
教研室主任只叫他们每人融入“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谈几分钟关于怎么上好xxx课就行了。
全然不见以前在大学英语教研室的那种剑拔弩张,人人自危的紧张气氛。
陶老师跟建宁抱怨:“这怎么搞?什么思政课程,三全育人,一头雾水。”
建宁已经做好继续垫底的心理准备:“随便搞搞了,反正有我垫底呢!”
陶老师给她发了一个捂嘴笑的表情。
比赛那天,中午建宁没事做,想着下午的初赛,虽然主任没有要求参赛人员做课件,可是年年习惯了参赛前做课件,她觉得还是做几张比较好。
毕竟做课件可以,让她上去讲话时,背不出来的时候,瞄几眼屏幕,照念。
三全育人,思政课程,不知道什么意思,用度娘搜,搜到后随便摘抄了几段,复制到ppt,再综合自己上的文学课,胡扯乱谈了两张内容,拷到u盘,下午将u盘带了过去。
教研室主任啰里啰嗦讲了一大堆废话后,才轮到40岁以下的教师上台比赛。
除了建宁,大家都拿着一张纸上去念。
看来又要出糗一次了。
只有她一个人把内容拷到u盘,没有复制到word文档打印,而现在去打印,是不可能的了。
好吧!谁知道不用做ppt啊!做了也不能说不做啊!反正她背不出ppt里面的内容,只好老老实实跟主任说她做了课件,要用电脑放出来。
讲到半途,有点卡,中间念错两三个字,心想千年垫底的名号,怕是甩不掉了。
比赛完她收拾东西要走,看大伙都没动,只好继续坐下来干等结果。
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居然被打了最高分。
这意味着,她要代表英语专业教研室,去参加今年的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决赛。
我搓,这逗我玩呢?就她那水平,去参加决赛估计也得垫底。
其他教研室早已选定人员,只有英语教研室离决赛前三天才选定她去参赛。
此时,英语教研室从上学期的的六个人扩展到了十三人,有十个人年龄40岁以下。
按学校10%的决赛推荐率,整个教研室只要一人参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