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时局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临淄城在姬雪主张的军事化管理下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静有顺。
不过寒月这个禁军的临时统帅,这段时间却是比较的忙碌。
临淄城中五万的禁军要管理起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加上后勤补给之类的事,让没多少统兵经验的寒月有些焦头烂额。
再加上一些文臣武将私下拉拢禁军的一些士兵将领,让寒月管理这些禁军就更是有些吃力。
毕竟满临淄城的百姓也好,或者是那些被严加看管文臣武将也好,都是齐国的子民。姬雪主张动用禁军来控制临淄的目的也不是想搞血腥屠杀,而只是想为太子立威,为太子顺利登上国君之位争取时间减少阻力。
姬雪当然也看出来这个临淄城有部分人还在做困兽之斗,期望在最后的时间里搞点事情。
不过在姬雪从寒月汇报上来的情况看,那个被太子打了廷杖的高世连还算比较消停。可能是因为伤势较重的缘故,高世连以及整个高家都是闭门谢客的状态。而那些以高家马首是瞻的老氏族权贵们,看高家没了动作也就都默认了现状一般没有多少作为。
而与那些被敲打的老氏族不同的,被太子收敛了兵权的众边境守将们则忙得不亦乐乎。
在姬雪看来可能是他们这些边境守将还有些心有不甘,最近的日子里这些武将平凡贿赂职守的禁军将士。请客吃饭花天酒地,为一些低级禁军偏将挥金如土。
这些低阶禁军偏将们,本就在这些个镇守一方的大将军面前就有些畏惧。后来又被这些将军们慷慨大方刻意的结交弄得简直受从若惊。
于是在这过去的十几天里,职守在这些边境守将们馆驿外的禁军小将,通通被热情谦卑的大将军们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所以很顺利的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职守在馆驿外的禁军就同里面的一众边境守将打成了一片。甚至有的大将同禁军小将们称兄道弟的,就差点点香烛拜把子了。
当然这些个边境守将花出去的银钱也如同流水一般的消耗着。
而对于那些被收买的禁军来讲,这些镇守大将军原本可都是他们仰望崇拜的对象。现在却有机会同心中的偶像称兄道弟,那滋味坚持不要太爽。
让这些禁军觉得,这次能够职守在这些将军们下榻的馆驿周围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美差。
而且太子也只是要求看好这些个武将,听说太子还承诺这些镇守大将军要加官进爵的。谁知道是不是过几天,等太子继位齐国国君后这些个镇守大将又得到重用了呢!
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禁军偏将还主动的向这些个镇守大将示好,期望能够在未来被对方在仕途上提携一二。
寒月刚开始的时候还想敲打敲打这种事情,但给姬雪报告之后,姬雪却觉得这种拉拢一小搓禁军的行为基本对大局无关痛痒。
毕竟刚刚才强行夺了这些个边境守将的兵权,在姬雪眼里这些边境守将就是瓮中之鳖。姬雪也不想把这些个武将逼得太急,加上很快就是太子登上国君之位的大日子,临淄城总是要一些和谐的气氛。
“与太子的大婚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从目前齐公姜白的身体状况看。与太子殿下大婚的日子,多半就是齐公将齐国国君之位传给太子的日子。把守好临淄的各处城门,只要不让这些个边境守将逃出临淄城。就让他们折腾吧,等这些个守将把这次带来临淄的钱物用得差不多了,我看他们也就会消停了。我看他们只是苦中作乐而已,等太子当了齐国国君我们再来收拾这些镇守将军。”
寒月对坐在凉亭中的姬雪笑了笑,对于姬雪的想法寒月不置可否。不过在寒月想来,这些边境守将被困临淄,手中没一兵一卒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
“呵!真是没有想到雪儿姑娘马上就要做太子妃了,而且很快就是齐国的国母了。这世事还真是变换莫测……”
寒月到目前为止只是觉得太子对这个侍女出身的雪儿一直都非常宠爱,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个昔日的小侍女就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也许等太子登上国君之位后,寒月见姬雪就要行参拜大礼了。这让陪伴太子数载的寒月有些怅然若失。
虽然这段时间寒月和姬雪相处时间还是比较长,对于姬雪的了解也更深了一些。只是对于姬雪的身份,寒月也打听过一些,不过得到的答案却多是王室公主身旁的贴身侍女之类的信息。
当然寒月也有怀疑过,不过太子没有具体跟她说这些。她也就把这样的疑虑放到了一边。
对于寒月来讲,至从被师父墨门长门要求下山保护扶持齐国太子姜文昌以后。这些年都一直在太子姜文昌的身边,寒月对太子姜文昌的感情说起来有点复杂。
她自己当然知道英俊而又温文尔雅的齐国太子是不可能娶她的,这些年太子也只是把她当做可以信任的最得力属下。
可是毕竟相处了这么些年,寒月也习惯了一直待在太子姜文昌的身边。而现在太子就要娶妻了,而且马上太子也要当齐国的国君。
让寒月有些忧虑的是,墨家墨门子弟是以维持天下太平为己任的。现在齐国的国君之位眼看就要顺利平稳过度了,是不是寒月在齐国的任务就要完成了呢!
寒月有时候想可能当太子姜文昌顺利登上国君之位后,墨门就会将她招回去了吧!也许她会再次领到一个保护其他国家太子的任务,也许以后都很少有机会能再回到齐国临淄了吧!
对于太子对这位雪儿姑娘一见钟情的事,寒月觉得有些蹊跷。但是这么几个月观察下来,寒月又觉得雪儿并没有刻意去勾引太子。而相反太子却对这个有些冷淡的雪儿姑娘趋之若鹜。
当然后来寒月与姬雪有过几次交锋,然后又一起经过洛阳与秦军的搏杀。更重要的事姬雪的内功还是寒月自己传授给姬雪的。
现在看到太子殿下就要与姬雪成婚了,而寒月自己却可能马上会离开这里。一向喜怒忧愁不行于色的寒月,此刻心中却多少还是带着一丝的感伤。
她其实觉得太子殿下能娶到一个所爱的女孩做妻子,也挺替太子殿下高兴的。如果可以的话,其实就这么一直做太子姜文昌的侍卫长也是挺不错的。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寒月会这么想,只是身为墨门中人这一点点的梦想可能也是奢望吧!
不过姬雪的内功是自己传授的,也许以后姬雪可以用她教的内功继续保护太子殿下。这样某种程度来讲,也就相当于自己一直都在太子殿下身边吧!
凉亭中姬雪坐在石桌旁,面前放着一盘各色水果拼盘。微风从池塘的那头吹过来,在开满荷花的池塘中卷起一阵的涟漪,带着一丝荷花的花香拂过姬雪的脸颊。
现在已经到了盛夏,天气变得有些闷热。这个年头没有空调,姬雪这几日最喜欢的就是待在这处荷花盛开的池塘边乘凉。一边吃着冰镇过的水果,一边让池塘边的微风带着这阵阵的闷热。
姬雪抬头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寒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寒月在姬雪面前似乎也变成了属下一般。
就像此刻的凉亭中,姬雪坐那吃水果,寒月却只得老实的站在旁边汇报当前临淄城的各种情况。
当然对于这些事,也是太子姜文昌命寒月通通向姬雪汇报的。对于太子来讲,这些军事政务什么的他真不在行。反正事事都要与姬雪商量的,而且每次都是以姬雪的意见为准。时间一久太子就干脆让寒月直接同姬雪汇报好了,这样他也能清闲一些。
姬雪看到太子姜文昌在面对朝堂上朝臣们的敷衍时,那无可奈何的样子。就知道太子姜文昌这个人其实对于这些朝争党争军务朝政什么的,他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而且似乎也没有天分。
姬雪心里想要重建一个自己能够控制的强大齐国,所以对于太子直接把这些全部甩给她,她其实是非常乐意看到的。
只是对于上辈子只做过警察的姬雪来讲,这些朝政方面的东西其实她也不太懂的。
只不过还好在上辈子在电视电影中看过一些这样的剧情,于是此刻的姬雪正努力的学习怎么控制住局势,控制住这些个文臣武将什么的。
只是对于刚来到齐国几个月的姬雪来讲,其实她在齐国根本没有什么根基。身边能用得上又信任的人才看来也只有寒月一人而已。
为了控制住这种快要失控的朝局,姬雪除了想到用禁军强行镇压以外,还真是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寒月,你也过来坐吧!吃点冰镇的水果吧。最近这几天也是难为你了,看来统领这些禁军还真是一件繁琐的事。其他人都可以不用太在意,毕竟军事管理下的临淄城已经快十几日了。这座城也有它的经济活力,那些文臣武将想要出来走动走动也是情理之中。”
姬雪顿了顿,看着寒月走到石桌的对面坐下。于是将面前的水果拼盘推到寒月的面前。
“只是一定要将二公子姜武昌看紧一点。这个二公子野心很大,而且心狠手辣!只是不知道他的伤势最近如何了,有空让子阳太医令去他府上再给他看看。如果他伤势已经有所恢复了,那就更要多派些武艺高强的侍卫看紧他。总之这个二公子才是太子殿下登上国君之位的最终威胁。要不是太子不同意,我真的想来个一劳永逸的……”
姬雪说“一劳永逸”的时候有些咬牙切齿的。想到刚刚落到这二公子手里的时候还被逼吃了毒药,而且自己的贴身侍女小翠可以说也是死在这个二公子的授意之下。
姬雪的心里就恨不得把这个二公子千刀万剐方能解心头之恨!
不过现在的时局已经有些波滚云绝,勉强的平静下已经有很多混乱的苗头。
在与太子大婚以及登基的这个关键时刻,姬雪也不想再做些什么刺激这些文武大臣的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齐公姜白毕竟还活着,虽然已经重病卧床。但想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齐公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互相残杀吧!
至少在目前来讲,齐公姜白还觉得他自己的这两个儿子还是兄友弟恭的。他甚至仍然相信,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姜武昌一定会在太子兄长登基之后鼎力辅佐吧!
姬雪能够了解这样一位生命快要走到尽头老子的想法。姬雪也不想让齐公姜白在死之前,还要承受太子已经与二公子姜武昌水火不容的事实。
可能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太子姜文昌并不同意姬雪此时对二公子姜武昌下杀手。而姬雪也似乎能够理解,没有再次在太子姜文昌面前坚持。
寒月盯着姬雪看了一阵,对于姬雪对二公子姜武昌的恨意,寒月是看在眼里的。
这个二公子的存在确实是太子殿下的巨大威胁。对寒月来说这些年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其实也就是一直在抵挡这个二公子的威胁。
对于除掉二公子的想法,其实寒月很早也有这样的设想。只是这个毕竟是齐国应该面对的现状,也许就是因为有了二公子姜武昌的存在,太子殿下才有必要受到她的保护吧!
“二公子确实是个问题,二公子府邸我已经多派了一倍的禁军在府邸外职守。至于二公子府中,我也找了些理由安插了一些武艺高强些的禁军进去。这段时间这个二公子一直在房中养伤,都很少出来活动的。想必他的伤势还远远没有达到康复的地步。不过让子阳太医令去看看也好,如果他是装病……我们也好提前做出具体的应对。”
寒月当然明白姬雪的用意,现在她们俩都认为一切以安定为主,直到太子姜文昌顺利登上国君之位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