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一代倾城挽山河简介 > 一代倾城挽山河最新目录

第四章 入宫

    自祭祀之后,武帝便下令群臣不许再提议立太子一事。又过了有十年,期间,北魏也主动递送来议和书,以淮州城为商贸往来试点,梁魏梁国互通商贸,幽兰皇后的父亲也因病去世。

    这使得朝中宫中表面上平静了下来。两派的支持者如今不能在明面上较量,开始在暗地里使坏,原本支持萧景的老一辈官员,自幽兰承德死后,便有不少人开始倒戈,暗地里谋划站队,收受下级官员贿赂。

    这一切梁武帝也早有所耳闻,每每私底下叫薛太傅来商议,薛太傅也自有一番心思,在武帝面前只说“越多的人站在大皇子那边,越是好事”,心里却想着,自古以来: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争皇位可不是打群仗,人多就一定能赢。相比之下,他更看重自己的利益,于是私底下暗中帮助萧文,教他如何在武帝面前表现,如何在武帝面前示弱,使得武帝对这个孩子也是越发看中和欣赏。

    如今萧忠已过了及冠之年,熟读经史,武帝便让他在门下省任职,对各地方官员的纳谏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也方便了解地方官员百姓的疾苦,小两岁的萧文也一同与其在门下省任职,两人分别负责不同地区。有时候武帝也会问他们的意见,两人都能对答得体。

    再说萧景,不论文武,一无是处。再加上自己又懒散怕累,最后便挑了个祠部官员,主要是负责统计田地,祭祀仪式,接待外国使臣之类的杂事,祠部的人也不好使唤他,所以他也就是尸位素餐去了。

    而陈贤在骑射院表现出众,同样受到刘都统和武帝的赏识,也封了宫中禁军少尉。

    一日午间,萧忠和陈贤一同来春宁宫看望胡妃娘娘。

    三人坐在屋里用饭。

    萧忠道:“ 儿子近日来一直在门下省,母亲近日来,身体可好? 吃的可好?睡得也还好吗?还有,皇后她有没有来找母亲的麻烦?”

    胡妃听过后说道:“你这孩子,不过才去了个把月,好像说得跟去了几年似的,我一切都好,谁也没来找我的麻烦,倒是你们俩难得一起回来一次,多吃点!”

    胡妃又叫晴玟去问厨房松鼠鱼做好了没有。

    胡妃一边给陈贤夹着鸡腿一边说道:“ 陈贤啊,在禁军营很累吧,我看你都瘦了,可要多吃点啊!知道你爱吃桂花糕,我让晴玟吩咐小厨房给你做了,一会走的时候带着!”

    萧忠假装吃醋的说道:“母亲可真偏心,明明我也瘦了,怎么不关心关心我呢?”

    胡妃嗔怪道:“你这孩子,你在门下省总比陈贤在禁军里轻松些,平日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陈贤在禁军要吃多少苦?平日里要训练,夜里还要巡逻,夙兴夜寐的,我自然要多疼他些!”

    陈贤站起来作揖道:“多谢娘娘关心。”

    胡妃笑道:“ 不用跟我客气,你自小入宫,和忠儿亲如兄弟,在我心里同样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

    陈贤又道:“奴才能进宫多亏了殿下,进宫后又承蒙娘娘和殿下的照顾,实在是奴才的造化。”说罢又起身叩拜。

    萧忠忙起身拉起陈贤道:“陈贤,你快起来!以后在我和母亲面前不要行此大礼了,还有,以后,当着我们的面也不要一口一个奴才的叫自己了,快坐下吃饭。”

    陈贤回道“奴……”。

    便看见萧忠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便又说道:“我知道了。”

    三人便相视一笑。

    这时,晴玟从外面把松鼠鱼端了上来。

    胡妃道:“这是特地叫人从玄武湖打上来的鱼,你们俩一定要多吃点。”

    晴玟笑道:“好久没看见娘娘这么开心了,看见娘娘和殿下还有陈少尉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奴婢也跟着开心。”

    萧忠和陈贤相视而笑。

    胡妃说道:“以后这样的日子就会多了,等明月来了啊,这春宁宫就热闹了!”

    萧忠说道:“是在淮州城的明月表妹么?”

    胡妃道:“是啊,只可惜你表叔军务在身,要不然啊我也能见到表哥。”

    说完,便有些神情黯淡。

    萧忠忙安慰说道:“如今,梁魏之间刚刚建立商贸往来,表叔在边关身居要职,自然是要脱不开身的,等过两年关系稳定了,我去求父皇,让表叔一家都回来!”

    胡氏笑道:“ 你父皇国事繁忙,我们不应该给他添麻烦,明月能来建康,我已经十分高兴了!”

    萧忠道:“等表妹来了,我和陈贤带她逛遍整个建康城,去郊外骑马划船玩。”

    三人笑着谈了很久,陈贤方回到了禁军处,萧忠也去拜见了父皇,之后回到了门下省。

    三月的建康城外,春意盎然。

    郊外翠绿的小草一片一片的,两侧的柳树也都发出了绿枝,黄莺在树上“啾啾”地叫个不停,形成了一副“几处早莺争暖树”的画面。

    从不远处跑来几辆马车,跑在最前面的是挂着藕粉色车帘子的四辕马车,除了车夫,旁边还坐着一个穿着黑衣的女孩子,头上绑着双丫髻,正打着瞌睡。

    听见车夫开口说道:”姑娘,咱们到了建康城了!”

    小丫头忙惊醒,开心的冲着轿子里的人说道:“小姐,咱们到了,我该给你梳洗打扮一下了。”说完便掀起轿帘。

    只见,一个身穿竹绿色衣服,头上梳着单螺发髻的官家小姐,约十三四岁的模样,手里正拿着《史记》读着,脸被书挡着,一双杏眼含笑,饱满白嫩的额头露在外面,让人见之忘俗,见小丫头要给自己梳洗,便反问道:“今早在驿站不是梳洗过了吗?”

    说罢,便继续看书。

    小丫头笑着说道:“小姐,在家时,将军和夫人特地嘱咐过我,一定要让小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到宫里去。”

    车里的小姐眨眨眼说道:“姑母又不会嫌弃我不漂亮!姑母小时候送我的那些小衣服,鞋子,足以证明姑母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

    小丫头点头道:“ 胡妃娘娘自然是宽容大度的人,可是,小姐, 你代表的可是咱们边关的形象啊,要是被其他公主和郡主笑话,那可就……”

    小姐又继续看着书一边对小丫头说道:“ 所以呢?”

    “所以,咱们还是再重新打扮打扮吧!”小丫头嬉笑着扑过去说道。

    小姐撒娇的叫着说道:“我不要!我不要!”

    梳洗间,马车夫便已经拿出了路引和文书。

    守城官兵看后,知道是边关萧将军的女儿萧明月小姐,待她们整理好后,便亲自带了路。

    马车经过繁华的建康城,经过的第一条集市大街,两侧都是做生意的摊贩,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卖零食的,卖胭脂水粉的和首饰的。还有杂耍卖艺的。大街上的人熙熙攘攘,若不是有官兵带路,一时半会还真走不出去。

    路过的第二条街,两侧都是店铺,有点心铺子,首饰铺子,药铺,酒楼,绸缎庄等等,来往客人络绎不绝。

    小丫头禁不住感叹道:“建康城,好热闹,好繁华啊!”

    又回头向里面的萧明月笑道:“小姐,建康城这么大,等咱们见了胡妃娘娘后,一定要让大皇子带咱们出来好好玩一玩,逛一逛!”

    车里的萧明月认同的说道:“ 好!”

    又经过了几条街,来到了皇宫门口,那士兵和皇宫门口的禁军交代过后,领头的禁军便说道:“原来是萧小姐,上面有交代,让我在此地等候。还请小姐下车,随我移步去胡妃娘娘宫中。”

    萧明月说道:“有劳。”

    便在小丫头的搀扶下,下了车,和禁军往春宁宫走去。

    沿途遇见几拨宫女。

    其中两个胆子大的,看了萧明月后,其中一个低声说道:“好漂亮的姑娘!”

    另一个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一边说道:“是啊,不知道是去哪个宫里的?”

    大概走过了四五条宫街,又穿过了三四条长廊,最后拐了两个弯,便到了春宁宫。

    宫院门口有个领头的宫女在等候,看到侍卫带着萧明月来了,忙对旁边的宫女说道:“快进去通报娘娘,明月小姐到了!”

    等萧明月走到跟前,便笑着行礼道:“奴才晴玟,参见小姐!”

    萧明月也笑道:“姐姐请起,日后怕是还要劳烦姐姐。”

    晴玟道:“小姐有事尽管吩咐奴才便是。”

    萧明月又道:“那明月就先谢过姐姐了。”

    话音刚落,胡妃娘娘便走出来说道:“明月,姑母终于把你盼来了!”

    萧明月看见胡妃后惊喜道:“姑母!”

    说罢,便一头跑过去,扑进胡氏怀里。

    小丫头对着胡妃跪道:“奴才琥珀,叩见娘娘!”

    胡妃道:“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两人喜极而泣,抱了一会后。

    胡氏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萧明月。

    欣喜的说道:“都快成大姑娘了!这模样和你娘一样标致!”

    旁边的琥珀笑道:“在淮州城,向小姐求亲的可多了呢,要不是将军拦着,那队伍……”

    “琥珀,你给我闭嘴!”萧明月嗔怪道。

    胡妃听后笑道:“ 怕是以后还不知道要伤多少男人的心呢!”

    萧明月听后,顿时脸上一片绯红,着急的说道:“姑母,你也取笑我!”

    胡妃说道:“好了,姑母和你开玩笑呢,赶了这么多天的路,一定累了吧。姑母给你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走,姑母先带你去看看你的房间。”

    胡妃搂着萧明月,两个人边走边说着话。

    没几步便到了房间。

    胡氏问道:“明月,这房间你还喜欢吗?要是不喜欢,姑母再给你重新布置。”

    萧明月回道:“这已经比我在家时的房间大很多了!姑母就不要再费心了。”

    胡氏说道:“你们一定饿了吧,姑母早已准备了饭菜和水果点心,跟姑母去吃饭罢。”

    琥珀一听要去吃饭,肚子便有了叫声。

    众人便都笑了。

    饭桌上。

    摆着盐水鸭,盐水里脊,鸡汁松茸,五香酱鸡, 卤牛肉,小豆糕,马蹄糕,和联系荷叶粥等

    胡氏一边给萧明月夹菜一边说道:“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做主让厨房做了这些。”

    萧明月说道:“我也算是北方长大的,桌上这些甜食和咸的我都爱吃。”

    胡氏笑道:“那就好。你表哥近日来在门下省当差,过几日他得了闲就能带你出去玩了。这两日你和琥珀就先在宫里转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