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记者锋芒简介 > 记者锋芒最新目录

第五百六十一章 绑架(13)

    题记: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李锋芒碰到的人形形色色,这些人叫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这是他第一次碰到用《楚辞》里的篇章名为名字的当事人,那个唱女中音的孟老师叫孟九歌,这个很不错,而她的弟弟叫孟九辩……也不是讨论对错,但这个名字实在是不敢恭维。就像他有个初中女同学叫毋星星,开学不到三天她就成了同学嘴里的“母猩猩”。

    ————————————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且非常突然,孟老师顿时就泪如雨下,李锋芒放下勺子抽出两张餐巾纸递过去:对不起,我太直接了

    接过餐巾纸擦了擦泪水,大约一分钟后才止住悲伤说了声谢谢,孟老师伸手把前额的头发撩到后面:我知道您采访写稿子都注重细节,这个我是准备说的,但,但怎么下决心都难以启齿啊,我从小抱着牵着的弟弟,居然在我被对方欺负的时候默不作声……

    吴正叹口气在旁边说:孟九辩是我看着长大的,都是你们给惯坏的!唉,也难怪,你父母中年意外得子,你这个姐姐又比他大太多……

    李锋芒愣了下,也想缓解下气氛,于是就问了句:《楚辞》中宋玉的《九辩》?

    孔剑说是,就是那个《九辩》,孟九辩。

    抬眼看了眼那位眼角湿润的女中音,李锋芒说孟老师,你该不是叫孟九歌吧?

    点头说是啊,我是叫孟九歌,孔老师告诉你的吧?

    摆手说别冤枉我,孔剑说李总编没问,我也没说。

    “我猜的,您父亲国学渊源”,李锋芒说《九歌》,你这个名字加姓很好听,好像是梦九歌……另外,《楚辞》里还有《九问》、《九叹》、《九思》,但你这个弟弟用了《九辩》,这名字怎么听着像九节鞭,估计你父母本想让他成为宋玉那样,既有才华抱负、又是美男子,却不承想成了一个混混!

    这个用词李锋芒已经很客气了,他本想说“混蛋”的,这样的弟弟,说难听的是该死!深爱自己的亲生姐姐被人欺负,居然默不作声,这是畜生啊,就是港片里的古惑仔也做不出来。

    很是黯然,孟九歌说吃饭吧,都凉了,一会再聊吧。***,也许牛肉丸子汤别的地方有,但这个油卷卷只能在临江市吃到,我小时候病了,老母亲问我想吃啥,我肯定说的是油卷卷。

    “我也是,我也是”,孔剑说我妈说我那时候还不太会说话,就拿起两根筷子上下转圈圈……

    李锋芒伸筷子夹起来一个:我们青山县没这个,在写《城说》临江篇时候,看《临江志》里有描写,具体做法我记不得了,但说这个跟月饼一样,跟“杀鞑子”有关。

    伸出大拇指,吴正说正是如此,那时候菜刀都是凶器,五户人家共用一把,可是吃饭的时间差不多,和好面却没法切,于是就急中生智想出这个办法——把和好的面里再加点水,然后用两根棍子挑起一块,一圈圈的卷起来,因为不好煮,就改成了油炸。

    “其实,这都是牵强附会”,吴正说《临江晚报》曾经连续发过一个系列,就是介绍本地小吃,相关专家说这个油卷卷就是一道面食,咱们当地小麦质量上乘,亦盛产花生,所以不缺油,这也是小吃之城的必要条件。

    点头说流传下来的很多精华本就是代代传承,随时改进革新,非要安个由头,还要跟历史掺和到一起,这也是扯虎皮做大旗的一种——李锋芒说完就开始吃这个油卷卷,果然是清香劲道、酥脆不散,不由就想赞两句,但抬眼看孔剑指着侧面墙,扭头看就是这个油卷卷的来历。

    快速读了一遍,就是说得那个传说,不过又加了一段,说后来反元义士接头暗号,便是用两根手指缠绕着翻几圈,于是笑了笑说:有三个错字,两个标点错。

    哈哈笑,吴正说我上次来也看出了,李总编你这么快浏览也马上能发现,真是厉害。

    “职业病罢了”,李锋芒说再加上值夜班,就是总编最后一道关的签字,现在我见了文字,第一遍看过去一定是先挑错,而后回味着整体意思才琢磨用不用改结构与补充删节。

    “对了”,李锋芒说吴校长啊,你刚提到《临江晚报》,你跟该报的总编辑白霜熟悉吗?她是个怎么样的人?

    吴正说认识,不熟也不生分,这个女人敢爱敢当,才华也有些,但因为长得漂亮,所以传闻比较多,也算是临江市官场的争议人物吧。怎么,你们是同行,李总编熟悉?

    摇头说昨晚第一次见,李锋芒说你提到《临江晚报》我想起这个人,没啥。

    孔剑笑着说这饭还让不让吃了,你们这聊起来就没个边际,我意思是先吃早饭,这里免费加汤呢,咱们吃差不多加点汤,当早茶喝着再聊如何?

    都点头,于是各自对付自己面前的丸子汤,这会儿李锋芒才吃出这丸子的味道,确实是好,不论是肉质还是炸出的水平,都是一流。

    一大碗丸子汤,连丸子带汤都吃喝干净,还吃了两个油卷卷,李锋芒抽张餐巾纸擦完嘴,看这三位都没吃完,于是笑着说你们搞艺术的都是讲究节奏,不能紧不能慢。

    说完这话伸出手对着吴正:吴师兄,拿来吧。

    估计放胡椒粉的过,吴正吃得都出了汗,他知道李锋芒要什么,就弯腰从地上的一个袋子里抽出装订好的一个本子:昨晚孔老师跟我讲了今晨见你,我就重新弄了一遍,这里面你想要的证据基本都有了。

    接过去,李锋芒并没有急于打开,而是问了句:吴师兄,你说我要开始写这个稿子,写啥?举例说就是我先得竖起个靶子,然后集中火力冲着这个靶子,最终要穿透要击碎!

    看吴正马上要张嘴,李锋芒指了指他跟前的碗:说好的,你先吃完咱们再讨论这个,我就是先提出来,你吃着喝着想着,一会喝着汤咱再聊。

    说完起身端着自己面前的空碗到了那个大锅跟前:大叔啊,名不虚传,味道真不错,给我再添半碗汤,好不好。

    这位老者马上说好嘞,你们都要葱花香菜,我给你加点啊。你要是等半小时,我这里有很多客人是站着端着碗喝的……

    把碗放到锅前的台子上,李锋芒扭头看了看门口的街道上,陆陆续续有了些人,但都是提着保温桶,估计都是附近的拽给上学的孩子买早点。

    他站立的地方可以斜着看到街口,也就在这时候,他无意看到两个年轻人东张西望慌里慌张的朝两边铺子里看,心里紧了下,马上低声说:大叔,我忘了个事情处理,不要汤了,您把碗收了吧。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俩年轻人不是专门来吃饭的,绝对是来找人的,找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是来找吴正他们,直接碰到就不好了。

    所以,不等老板回话,他说完就快速返回吴正他们坐的桌子边,伸手拿起那本举报材料,只说了两句话便往外走。

    第一句:好像来了两条狗。

    第二句:当我没来过的样子。

    材料揣到怀里,孔剑已经把他用的勺子筷子都收到一边,孟九歌则坐到了凳子中间,这张桌变成就是三个人吃饭的样子。

    李锋芒出这个丸子汤店的门,那俩年轻人正看丸子汤对面的一个打卤面馆,那里面人相对多,他没犹豫就径直走过去,像没吃过早饭一样,到门口就喊:老板,来一小碗,素打卤。

    那俩年轻人只是扫他一眼就扭头看对面,马上惊喜地窜过去,李锋芒进了打卤面馆坐到靠门口,旁边有一桌,正在打着哈欠说着麻将,肯定是鏖战一夜,“我那条龙可惜了”、“我才可惜呢,碰了二万后真该继续胡二万,转手就是自扣,杠上花啊”……

    老板很快端过来一碗面,李锋芒点头说谢谢,刚吃得饱饱的,但装也得装个样子,于是伸手拿过筷子拌着面,目光没有离开对面。

    那俩年轻人就在对面“牛肉丸子汤”门口站着,一个点烟一个打电话,屋里依稀能看清,吴正摆着胳膊像在说评书。

    很快那俩像得到什么指示,也进了“牛肉丸子汤”店里,但没有到吴正那桌跟前,而是在门口一张桌子坐下,隐约听到是在喊要丸子汤。

    街道就十多米宽,有风吹散两边大锅上的热气,而后又绕来绕去,更加的迷迷蒙蒙。

    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但判断没啥事情,于是就吃了两口装了装样子,李锋芒随即起身付钱,然后出来该店拐弯就往这条街尽头走——他怕原路再碰到个脸熟的,那样的话今天早上的“接头”肯定就露馅了。

    不知道这条街尽头到哪儿,天色蒙蒙亮,掏出手机看时间是六点半,他疾步往前,只想找个出口出去便打车回红楼大酒店。

    也就走了这条街的多一半,迎面走过来六七个人,簇拥着一个中年人,几米外李锋芒就感觉这个人是盖子武,马上减缓脚步,掏出烟点着一根,大口吸着吐着,搞得自己脑袋前后左右都是烟。

    几乎是擦肩而过,盖子武根本没看他,而他则用余光看清了这个家伙的长相。

    这是李锋芒第一次见到盖子武,这么多年,他跟盖子文吃饭都有几次,而盖子文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尽管同属靠山镇土生土长,但他对盖子武没有任何印象。

    跟盖子文的白皙清秀相比,这个盖子武也不丑,只是个子与体型比盖子文大了一圈,且这个人身上都是霸道蛮横之气,跟盖子文的装文雅真阴险之风,根本连不到一起。

    再往前走了几步,李锋芒看到有个窄窄的喧同,在晨曦之光里,可以以看到这喧同那边是条街道,于是拐弯进去,也就是这时候他看到盖子武扭了下头,俩人目光远远相对了下,但没有任何交流,就像伸手试水温,不管是烫不烫,都是迅速点一下就飞快抽回。

    出了胡同,正好过来一辆空出租车,李锋芒扬手,随即上车说:师傅,去红楼大酒店。

    话音未落手机就响,他掏出看是个陌生号码,但显示是临江市移动,于是接起来,正准备说“你好”,电话那边传出吴正的怒吼:老子吃个早饭咋啦?还得给你汇报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