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记者锋芒简介 > 记者锋芒最新目录

第六百二十七章 地震(6)

    题记: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夜晚,李锋芒跟河右特警队一起在黑暗中“寻找”受灾镇子,随后他的第一篇现场报道题目是“用生命找出路”——你要问一名老记者如何能写出富有现场感的稿子,他肯定会回答“去现场”写!李锋芒之所以想法设法要去灾区,就是想看到现场,然后把看到的发表出来,以此来引导民众的同情与援助,当然,这个援助包括精神与物质两种,都也重要。

    ————————————

    雨时断时续,车一直没停,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关卡,但都直接放行,上车前李锋芒就看到车前面有个条幅,上面写着:坑震救灾专用车。

    晚饭在晚报食堂吃的,温青云怕赶不上出发时间,就提前安排了,所以不到晚六点就吃了,因为心里有事也没吃多少,这会儿接近凌晨李锋芒早就饿了。

    风雨交加,特警们照顾他,将他安排靠近驾驶楼子站着,四五十人挤在一起仍觉冷,但心都是热的。

    好像知道李锋芒饿了,李队长挤到他跟前,从自己兜里摸出几块巧克力递过去,然后对着他耳朵说:李总编,补充点热量吧。

    赶紧摆手拒绝:你留着,你留着!你们是主力干将,我不冷。

    不由分说塞到他手里,李队长喊了声:别客气了,我还有,今晚估计没法睡觉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下飞机的时候,李锋芒看卫江华叫李队长到跟前,好像指了自己一下,当时没在意,这会儿才明白,那是吩咐李队照顾自己的命令啊。

    果然在随后的行程中,尤其是汽车被路上的落石阻挡无法通过,只能弃车徒步的时候,李队一直在李锋芒旁边,三番五次提出帮他提行李箱。

    一再说不用,等到了短暂休息时,李锋芒直接打开行李箱——他带的是个拉杆箱,在这样漆黑的夜晚,在这个左边是山右边是悬崖的路上,因为落石成堆还要爬高就低,这个箱子成了莫大的讽刺。

    电脑包背在雨衣里,行李箱里就是两套换洗衣服,还有临行李天给拿的一条烟,还有一件新雨衣。

    不假思索,李锋芒撕开那条烟,自己留了一盒,剩下的就近塞过去:分了,分了!

    大家都不接,他急了:我不能拖大家后腿,你们先拿上,等我抽再给你们要好不好?

    于是挨着的几位特警才都接过塞到兜里,接着,李锋芒撕开新雨衣铺到地上,然后把拉杆箱里的东西直接倒到上面,再像个包袱一样包好这雨衣,然后系在腰里。

    弄完这个,他松口气,伸手就把拉杆箱拉住放到路边,李队很诧异:这个箱子又不重,扔了可惜了吧?我帮你拿上就是!

    赶紧摆手,李锋芒打开一包烟递过去一根,雨小了,但仍旧在飘,脚下的山涧里流水哗哗,他给李队点着烟后才真诚地说:我真不需要特殊照顾!

    “出发前我请求入列,就是要把自己当成这支队伍的一员,我没想到带这个拉杆箱会惹这么麻烦,但我知道每多耽搁一分钟,都有可能耽搁我们救出一名灾民”。

    “他说的对”,卫江华从前面走回来,别看他已经年过半百,一路都走在最前面,且脸不红、气不喘:一个拉杆箱扔就扔了,拉着确实滑稽碍事!就放路边吧,捡到的人还能用。

    他是冲着李队说的,随即就下命令:前面出现大的山体滑坡堵塞路段,队伍无法前进了,你召集支队长以上人员马上到这里,咱们开个嗅。

    说完看李队答应着举起手电去找人,卫江华扭头就说:联系指挥部,报告现在位置与情况,说我们马上要组成小分队,想办法带着通讯设备翻过这一截路,尽快赶到指定地点。

    跟着他的那位特警队员马上回答“是”,随即掏出卫星电话开始呼叫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卫江华手伸向李锋芒:听说你发烟,给我也发一盒呗。

    嘿嘿笑,掏出刚打开的这盒烟:抱歉,就剩这一盒少两根了,您先拿着抽吧。

    接过去抽出一根又塞还李锋芒,卫江华说我没烟瘾,平常不抽,这会儿就是有点犯困,来,给我点着。

    掏出打火机伸过去给点着,李锋芒说:卫厅长,我请求加入先行小分队——您甭摆手,我有两个优势,您先听我说完。

    首先,我是在小山村长大的,从记事起就在山里放羊割草,爬山如履平地,这个不需要说谎夸张,请相信我;

    其次,我是外科大夫出身,也是随队医生身份,尽管我没看到前头山体滑坡的程度,但危险性肯定很大——当年咱们省城西山豹嘴沟那边山体滑坡,我现场采访了一天一夜,知道有多么可怕。所以,如果发生意外,我可以马上救治。

    卫江华抽了口烟还没说话,几个人打着手电晃着光柱走过来,李队长到跟前汇报说:卫厅,支队长以上六名干部全到了,您下命令吧。

    没时间多想,指挥部下的是死命令:天亮之前,不惜代价必须赶到这个镇,然后迅速架起通联,等待下一步指令。

    把刚抽了几口的烟扔到地上,也就是红点一闪随即就灭了——路上到处是雨水积存,原来平整的柏油路,在强烈地震下已经皱皱巴巴,到处是裂缝。

    “每个支队抽三名身手敏捷的同志”,卫江华说三个支队抽九名,加上李队长跟李总编,这十一人组成突击小队,带上通讯设备,在尽可能保障自我安全的情况下,不惜代价翻过前面这个山体滑坡路段,地图显示,翻过去不到一公里就到了这个指定受灾镇所在地。

    “这是我们到灾区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卫江华拍了下手:完不成我们都没脸再继续待下去执行任务了!

    前面话很矛盾,“尽可能保障自我安全”与“不惜代价”是无法同时达到的,但没人在意这个,因为都明白,后面这句话才是重点,只有翻过这个山体滑坡掩盖路段,才“有脸”!

    突击小队很快集结向前,李锋芒已经将腰上系着的“包袱”换成急救袋,这只突击小组都戴上了头灯,这段山体滑坡路段情况不明,但手脚并用是肯定的了。

    率先将自己手里的手电对着那堆滑坡山石土堆,卫江华接着喊了一声:同志们,请将所有的光线都照到这里!

    几十道光线照过来,突击队已经依次排好队,腰间都拴上了绳子串在一起,李锋芒从来没经历过这个,但看过电影,心想这就是攀登高山的团队互相保护的措施。

    一道道光线交织,李队长看了眼这堆滑坡堆成的小山,随即就爬上了跟前的一块巨石,接着跨过去到了另一块石头上……一个连着一个,这十一个人的突击队依次向前,硬石头好说,就怕软土湿泥,伸脚试探好几下才能站住再向前一步……

    逐渐向上,经常有踩落的石头滑下山崖,良久才听到“扑通”一声从山涧下传上来,很是微弱,这让所有人都提了十二分小心,一不小心掉下去肯定会摔成肉泥。

    一个小时左右,他们翻过最高处,身后的光柱依旧在,但脚下开始变得一团漆黑,李队招呼大家喘了口气,随即赶紧继续翻越,头灯微弱的灯光下,都看到前头是另一个“小山头”。

    第二天指挥中心派来大型清路设备,河右特警队也从受灾镇里找到一台基本完好的挖掘机。随即开过来协助从另一头动工,三天两夜不停工才将这条“生命通道”打通。

    救援结束后来返程的时候,李锋芒坐车路过这里,他看着这条路靠着的山,滑坡地方很是明显,一公里多长的山体好像一多半都没了。

    翻过这个“小山头”时,突然大地又晃悠,头上石子雨点般落下,好在都不大没伤着人,李队长大喊一声“余震,隐蔽”,都找可依靠的地方,倒数第二位突击队员慌了下脚下没站稳,随即惊呼一声开始下滑,带动前后两位特警都摇椅晃,幸亏李队长有经验接着喊了声:都趴下,扣住大石头!

    这次余震很短,十个身躯也顾不上找安全地带,赶紧合身都迅速向前趴下,然后找身边的大石头扣住边沿,这些石头都是刚从山体断裂下来,边缘地带都很锋利,但顾不了那么多,队员们手基本都割破了也不敢松手,总算拉住那位摔下去的特警。

    在李队长指挥下,十一个人总算都凑到一块巨石附近,顾不上自己,李锋芒赶紧脱下急救袋,问情况看伤口一一包扎,好在都伤得不重,只是手大多都被割伤,这对再向前是最大挑战——这个“小山包”过了,又出现了另一个“高峰”,真不知道这样的连绵阻碍有多长,而手表的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

    最糟糕的是,雨又开始下了,且越来越密集。

    李队长正要下命令继续前行,李锋芒突然开口:我觉着这样一串向前太慢也不科学,李队长,我建议从突击队里选出突击组,比如你跟我还有负责通讯的同志先翻过去。

    身后还能看到些光亮,那是手电光柱在滑坡上落雨的反光,前头似乎也能看到些光亮,那应该就是震中受损非常严重的镇子,李锋芒接着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天亮前,就算负责通讯的同志一个人赶到,随后跟指挥通话汇报情况,我们就是完成任务了。”

    “陆续都会赶过去”,李锋芒说李队长不要犹豫了,这雨没完没了,等这脚下都变成泥更不好翻越了。

    爬过这一段,李队长也看出来李锋芒很敏捷,更觉着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指着一位靠在巨石上的特警:就按照李锋芒说的办,我们仨先行,你负责带剩余同志慢慢跟上,要保证安全!

    他们仨先走,后面的就不用那么着急了,真就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行进,也就是说,所有的压力瞬间都压到他们仨身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