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一介白身
在掌柜懊恼自己得意忘形粗心大意担心被主子迁怒之际,柳辰兮的嘴角却是带上一抹微笑,一向心思缜密的他怎么可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别人知晓这些?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故意为之。
没错,他就是故意的。
有些事情只能在私底下完成,可这套书的售卖本就应该是举国欢庆,至少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可却被这些人藏着掖着,一旦事发,定然会引起众多学子的不满。
若是科举之前爆发还好,如果是科举制后,那些得到浅谈平日里又成绩平平的人如果因此考个好成绩,那后果不堪设想。
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这个时候无意间将事情说开,让众多学子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至于其他,还需从长计议,不过好在自己掌控了主动权,事情还不至于太糟糕。
从书斋出来,柳辰兮便带着陆芊芊绕过一条街道,确定身后没有人跟踪,这才去了衙门。
这一次他们没有从大门进去,而是直接去了侧门,从怀中拿出一锭碎银,对看门的小厮道:“我们找陶管家,还请帮忙通传一声。”
小厮第一眼就认出了两人,没有为难,也没有耽搁,更不敢收他的银子,只让他们稍等片刻,便飞快的进了院子。
陆芊芊在来时便听柳辰兮说起书斋的异样以及担心,作为受过众多权谋宫斗宅斗熏陶的陆芊芊被他这么点,瞬间想到了很多,这一路走来,她脑海中一直在想着辰兮担心的事情以及如何解决。
“你放心,他能够走到今天,所经历的与我比起来更甚,”柳辰兮见陆芊芊一直皱眉沉思,安抚道,“只是不知这次事件是商人逐利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那位知晓之后定然会让人去查,”陆芊芊道,“到时就知晓了。”
“嗯,”柳辰兮点头,“他现在正慢慢的收拢权势,还准备做一些改革,估计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那,你岂不是很危险?”陆芊芊想到对方参加科举然后进入朝堂就要面的这些风起云涌很是担忧,“那些人怎么就不能消停一点!”
柳辰兮无奈的叹息,“你之前说过,利益,可以让一个人为之疯狂。”语气中无不带着对那些祸国殃民的蛀虫的嘲讽。
陆芊芊点头,“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在任何时候,都不难见到。”
“他是个好皇帝,所以我想尽所能的辅佐他……”
小厮的动作很快,两人不过说了几句话,便回来了,与他一起的,还有陶喜。
两人夹小厮回来了,不约而同的住声。
“柳公子,陆姑娘,”陶喜抱拳朝两人打招呼。
柳辰兮与陆芊芊也与陶喜回以一礼,并没有多做寒暄,柳辰兮直接道:“我们找大人有事,不知他可有时间?”
陶喜还是第一次见柳辰兮这般严肃,而对方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会轻易来找老爷,知晓定不是小事,赶紧带两人朝后面走去。
他早就得到过自家老爷的吩咐,所以,不管老爷有没有空,都会相见,只是是有轻重缓急,柳辰兮这般,他也跟着紧张起来——会是什么事让一向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沉稳内敛的柳公子露出这般神情?
陶喜将人待到偏厅,招呼下人去准备茶点,自己则是快速去了前面衙门找自家老爷,而张志忠听到陶喜的禀报也没有耽搁,直接放下手中的事情变赶了过来。
又是行礼见礼,一番寒暄。
张志忠摆手道:“两位不用多礼,听陶管家说你们有要事,不知所谓何事?”
柳辰兮也不隐瞒,直接将发现的事情说了一遍。
“因为事情严重,便先前来禀报大人,至于这只是青云书斋私下所为,还是所有书斋都是如此,便要请大人帮忙调查了。”
当了时间的知县,见识了很多黑暗,张志忠第一反应这事不简单,听到柳辰兮这么说,点头:“我会让人去调查清楚。”
柳辰兮点头:“如此就麻烦张大人了,”他想了想,还是道,“此事我也会禀报给皇上。”
张志忠听到对方的话,心下很是震惊,让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前仍面不改色的他都险些失态。
他从第一次见这人就觉得对方非池中之物,后来对方与带着圣旨的钦差大人一起来到云县陆家村,他更是觉得对方不简单,可早有心理准备的他还是被对方的话震惊到了。
知道对方不简单,可没想到这么不简单,他居然能直接与皇上联系,可想而知,他的背景又多强大。
张志忠无比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与对方交好,这些年也一直兢兢业业一心为民,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愧于心的事。
与此同时,他内心无比激动,这是不是代表着,自己有机会在皇上那里挂上号?这就意味着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有可能被对方知晓?
那他以后……
张志忠内心翻江倒海,面上极力克制着不让自己失态,他明白对方这个时候说出这话并不是无心之失,而是故意让自己知晓,对方会将这边的事情都原封不动的上传上去,这是告诫自己不要动歪心思搞小动作,同时也是告诉他,背后是皇上,不用担心其他,同时也是暗示自己,只要自己表现好,这些都能上达天听。
张志忠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慎重道:“下官一定不负众望,将这些事情调查清楚,并会安排人随时留意那些学子的情况,一旦有异样,立即做出应对。”
“如今朝堂需要张大人这般公正严明一心为民的好官,”柳辰兮话锋一转,“我不过是连休才都不是的一介白身,大人莫要如此。”
张志忠并没有猜错,柳辰兮说的那话确实是有意为之,他想要告诉对方,背后有皇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就是要他考虑清楚该如何做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知晓对方忠君爱民,可难免在岔路口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