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三国摄政王简介 > 三国摄政王最新目录

第062章鲁氏风采

    “尔等不必担心,子敬真君子,非小人也。”

    孙扬深深地看了一眼笑眯眯地鲁肃,朝着众人喝道。

    “秦公!请!”

    鲁肃朝着孙扬行了一礼,让开了主道,他听了孙扬的评价,也只是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不置可否的淡然笑意。。

    “请!子敬!”孙扬爽快地朝着鲁家庄大步迈入。

    鲁肃默默地在前面带路,心中却是纠结万分,这,可不是他一人的主意。

    两人三绕五转的到了庄子最深处,这里百丈之内竟是只有一间茅屋,孙扬疑惑地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鲁肃。

    “秦公请!”

    鲁肃脸上依然没什么变化,似乎这件事跟他毫无关系一般。

    “老身见过秦公!”

    见鲁肃没有说什么,孙扬掀开茅屋帘布,踏入了屋内,便见一妇人坐于床前,她见孙扬进入,忙起身相拜。

    “这是?”孙扬困惑了,这是神马情况,难道要鲁肃追随自己,还得先说服这个老太太?这...三国最有名的老太太一般都是坚定的忠汉份子啊!

    “肃之祖母,肃之前程全由祖母决定。”鲁肃快步上前,扶住了鲁老夫人,不顾孙扬在此,坚决地不让老夫人相拜。

    “什么?”

    孙扬心中微微吃惊,他连忙上前,在老妇人另一侧,同鲁肃一齐将老夫人扶起,笑道:“老夫人多礼了,孙扬惭愧!”

    “老妇人见识浅薄,还请秦公为老妇人解惑一事。”

    鲁肃的祖母并没有因为孙扬的礼貌而忘了正事。

    “在下对老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孙扬微微拱手,他心中其实是能说的就说,不能的就算是鲁肃投了他,他也丁点都不会说。

    常人言:鲁肃乃祖母一手养大,这便是事实。

    孙扬对鲁肃的祖母只有由衷的敬佩之情,从古至今,女性最伟大的一面便是将后人培养成才,这是继十月怀胎之后,母性又一个闪闪发光的亮点。

    “你从何而来?又从何知道我孙以及众多人才的下落?别急着辩驳,我鲁家虽不是大世族,却也有着自己的情报,你秦国目前的郡守之才,将军之才,要么是你一手培养,要么是你一手提拔。

    这其中,有着太多的令人不可思议之处,世人未曾想到,是身临其中,反倒没有我老婆子看得清楚。”

    鲁肃祖母的每一句话,都令孙扬冷汗直冒,甚至产生了要杀了她的冲动,这已经触及到了孙扬的底线,这涉及到了孙扬心中最大的秘密。

    孙扬深深地吸了几口凉气,他心思百转。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比谁都清楚,难得遇到一个自己敬佩的人,竟然会把自己看得这么透彻。

    “老夫人,是不是我不说,便带不走鲁肃?”孙扬神情严肃地问道。

    “这世间并不缺少聪明之人,所有人都知道,人不可能生而知之,而你秦公的学识,能力,都与你的年纪不符,做的事情,更是与大汉所有人都天差地别,军官培训学院是什么?政史学院是什么?你所创军制又从何而来?你身上必有大秘密,或许,你与张角那人无异!”

    老夫人一阵见血的说道。

    “算了,算了。”

    孙扬叹了口气,强压下自己的杀心,勉强张口道:“夫人见识不凡,言语更是一针见血,某心中有一大秘密,不能对老夫人尽言,子敬先生我也不要了!唉~不要了!”

    “等等!秦公不忙走,老妇人有些话要交代吾孙!”

    却是孙扬已经毫不犹豫地离开了,鲁肃祖母急忙叫住了鲁肃,朝鲁肃道:”子敬啊!每个人都该有些秘密,正如你的祖母我,不也是藏有秘密吗?秦公会是一个好主公,比任何人都好。”

    老夫人最后说道。她慢慢地合上了双眼。

    鲁肃发了疯似的跑了出去,他知道,自己祖母的秘密若是不说,便不会说,而他,要听从祖母的命令去追随孙扬。

    鲁肃追回孙扬之后,二人在次来到床前,来到老夫人身边,老夫人却再也没了回音,鲁肃颤巍巍地用手探过老夫人的鼻子,她已经没了气息。

    “老夫人,我明白了,明白了,我一直都活在自己那个世界,我还没有真正融入到这个世界!”

    孙扬也在这时哭倒在老夫人床榻前。

    可惜,老夫人再也无法回应他二人,鲁肃送别了自己的祖母,孙扬因此在临淮多呆了七日。

    这七日,鲁肃直把将孙扬当成了自己的大哥,两人在鲁老夫人灵堂上结拜成了兄弟,这并不是孙扬提出来的,这是老夫人的遗命。

    原来鲁老夫人早就写好了遗嘱,她把遗嘱交给了自己的陪嫁丫头,现在也是一个老妇人了,老夫人逝世的当日,老姑姑便将遗嘱交给了鲁肃。

    肃儿亲启:

    (鲁肃哭着打开了用绳结卷号的信封)

    汝幼孤,无有兄弟姊妹!

    今秦公扬,待汝如故,知汝、懂汝,吾故去之后,汝当以兄侍之。

    亦不可废弃为臣本分,汝勿要念吾,亦不可追究你兄长来历,只需谨守本分,为我汉族稳定天下而努力。

    今汉室倾颓,秦公于雍凉二州崛起,此天赐之基业。

    任如今天下诸侯相争,亦不能动摇雍凉分毫。

    汝有大智,必有定天下之能,缓而图之,鲁氏归秦而大兴,定不可负先祖期愿,切记切记!

    “秦公,我祖母有提及公。”

    鲁肃看完,将遗书递给了孙扬,孙扬看着手中的遗书,也不由得落泪,这又是一份责任。

    以兄侍之,换言之,就是让孙扬能以弟待鲁肃,孙扬不由得苦笑,老夫人真是可以,连后路都给鲁肃找好了,而且还提前数年而亡,这算什么事嘛?

    “吾欲与子敬结义,子敬可嫌吾粗鄙否?”

    “鲁肃欲与秦公结拜,不仅止于祖母遗命,更兼肃有事秦之心,望秦公成全!”

    鲁肃神情严肃地看着孙扬,他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孙扬如果不接受自己,那归秦这事就还得重新来过,以兄侍之,是侍之于情,而不是侍之以秦。

    乱世之中,许多世家大族都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兄在北、弟在南,这种事绝不少见,鲁肃也并不迂腐。

    “如此甚好,那就在老夫人灵前吧!”

    孙扬并不反对鲁肃与自己结拜,这就是老十了,也正是历史上的老实人鲁肃。

    “祖母在上……孙扬/鲁肃在此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大哥”“小弟”

    两人相拥而泣!

    在这礼成之后,鲁肃又做了一件令孙扬比较吃惊的事:“兄长,头七之后,肃随兄长归秦。”

    “什么?你不守五七吗?”孙扬惊道。这可是大不孝啊!

    “兄长在关东多呆一日,便会多一分危险,况且祖母大人生前说过,逝世之后要火葬,肃会带着祖母骨灰归秦,待来日肃再度南归之日,再将祖母与祖父大人合葬,归入我鲁氏族地。”

    鲁肃道。

    “好吧!七日后大军拔营,李默,听到了吗?”

    孙扬叹了口气,他没想到鲁肃这般为自己考虑,连五七都不再守,孙扬只能是日后让鲁肃完成鲁家世代夙愿来对他进行补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