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柳氏夫妇
第一十九章 柳氏夫妇
大口下去,三五下就见了底,汉子放下碗,一脸意犹未尽的咂咂嘴,道:“好喝哇!”
妇人拍了他一下,小声道:“你收敛点,大把年纪了还这么咋咋呼呼的,可别吓着人家丫头。”
说完,妇人自己也喝了一口,同样睁大眼睛,惊奇道:“咦,这玉米和我家的不一样吗?怎么我做的就不好喝呢?”
姜渔微微一笑。
做法不同,味道自然有偏差。
不过他们也不是过来讨教粥好不好吃的,当即妇人将碗放下,便拉着姜渔的手再次道谢……
“丫头啊,我这次是专程来向你道谢的,我们夫妇俩,中年才得了我家皮蛋一个娃娃,他就是我们的命呐!这次娃子出事,我差一点就要崩溃了,真的谢谢你,谢谢你出手救了我儿!”
昨日带着皮蛋回家之后,夫妇俩虽然看着孩子偶尔能睁一次眼,但心里还是担心,便特意将村子上唯一的大夫请回家去看看孩子的病情。
哪知大夫给皮蛋看过之后,只对着他们夫妻俩说了一句话:“幸亏救治及时啊!”
听完这个话,夫妇俩只觉得自己心里一阵后怕。
幸亏当时有姜渔在,幸亏当时他们听了她的话,没有贸贸然的将孩子送下山,否则毒素蔓延,哪里还有现在能够喊他们爹娘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夫妇俩当即决定,第二天亲自登门去姜渔家道谢。
受人恩情,尤其是这种救命之恩,哪怕让他们给她磕头,都不过分!
“大婶,您严重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家说谢谢,姜渔也颇为不好意思的,便道:“举手之劳,只要孩子没事就好。”
“丫头啊,既然你喊我一声婶子,那这些东西你一定要收下,不然我可不依!”柳婶指的是他们夫妇俩来时拎的那些东西。
有炼制好的半罐子猪油,还有几个鸡蛋,还有面粉,还有一壶玉米酒。
姜渔想也不想的摇头:“不行不行,这些东西我不能收,您的好意我收下了,但是猪油鸡蛋这些,还是留着给皮蛋吧,他正长身体呢,需要多补补。”
柳婶没说话,却是黝黑汉子却直接发话了。
“丫头啊,你喊我家婆娘一声婶,那我就是你叔,既然是叔叔婶婶给你的东西,怎么可以推辞呢?再说了,你对我们有救命之恩,这些个东西可换不回我儿,所以你就收下吧,莫推辞了!”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姜渔也不好再做推辞,便颔首道谢,眸子里一片真诚和感激:“那……多谢叔婶。”
这些东西放在姜渔上辈子,或许算不得什么。
可在这个时代,猪油,鸡蛋,那都是寻常人家藏着掖着的好东西。
他们能够拿这些前来登门道谢,说明这对中年夫妇俩,品性端正,大方爽朗,确实值得结交。
“这才对嘛!”
见姜渔点头,柳婶终于笑了,然而她一低头,却发现自己面前的粥碗竟然空了,一边的男人倒是偷偷的在抹嘴巴。
“好啊柳大海,趁着我和丫头说话的间隙,你就偷偷把我的那份给喝了是不是?”柳婶笑骂:“讨打!”
说着柳氏夫妇俩还真的斗起嘴来。
“我是光明正大的喝,谁让你就知道说说说,我要再不帮你喝的话,那粥都凉啦!”
“我看你就是嘴馋!”
“我肚量比你大嘛!”
夫妇俩你一言我一语,辩论赛一般斗得不亦乐乎。
姜渔在一边,险些没憋住笑。
谁说中年夫妻感情就不好的?面前这一对,可让人羡慕呢……
也正是这一次聊天,姜渔才知道,柳叔柳婶是犀牛村村长的侄子侄媳。
难怪上次柳婶帮她教训那些唱童谣编排她的孩子时,就连妯娌王翠莲对她都有所顾忌。
思及此,姜渔沉吟了一瞬,然后问道……
“柳婶,不瞒您说,我家的情况您也看见了,我和大牛刚分家,一穷二白,所以我想要拖您问问,村子上有没有谁家有地可以闲出来的,我想要租两块地。”
山上其余的地方并不能随意开垦田地,这些都有限制。所以除了门前那一点点种菜的地方以外,再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种东西。
在山野之中生活,没地可不行。
会饿死的。
“租地?”柳婶笑了笑,然后回道:“你要是想种地的话,后山上,刚好有两块我家的地,也不用收什么租金,丫头你有兴趣种,一会儿我就带你去认认。”
柳叔也跟着点了点头。
反正那两块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姜渔闻言,连声感谢:“多谢柳叔柳婶,你们愿意帮我,我实在感激。不过租金不收可不行,这样吧,就以每个月五百文给,行吗?”
这个价格姜渔也不知道合不合适,但想来应该是差不多的。
“丫头你这也太多了,要别人知道了,还不得说我们夫妇俩敲诈呀!”
柳婶想了想,便道:“这样吧,半年五百文,前三个月不收租金,按年付,成吧?”
这样的租地费用,说来和没白送没什么区别。
这是在照顾她。
当下姜渔也不再推辞,起身弯腰答谢:“多谢柳叔柳婶。”
考虑到皮蛋还在家里休养,所以姜渔约定的看地时间是在两天后。
反正她也不着急这么一时半会儿,总归谈成了,相信以柳叔柳婶的为人也不会骗她。
又聊了两句之后,柳叔柳婶夫妇俩这才起身告辞。
在走之前,姜渔特地从桃花树下挖出了一坛子桃花酿递给了柳叔,笑道:“这是我自己酿的酒,味道可能不怎么好,望柳叔不要嫌弃才是。”
当时酿酒的时候姜渔埋了好多,挖出了这一坛,她还剩下三坛。
剩下的,她自留一坛,另外两坛,则准备改日回姜家的时候带回给娘家人尝尝。
柳叔哈哈大笑,爽朗没有推辞,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姜渔目送这对夫妇下山离开。
直到他们已经走远不见身影,姜渔这才折返进屋,将碗筷一收,然后背起背篓再次上山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