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三国奇公子简介 > 三国奇公子最新目录

第六百八十五章

    田丰拱手道,“下官田元皓见过大司马,失礼之处,还请大司马多多谅解!”

    刘奇笑着摆了摆手道,“元皓,言重了!在朝,本王是朝廷的大司马!在野,本公子是京都之中声名在外的通公子,两者并不矛盾!”

    田丰在刘奇的示意下坐了下来,这才带着几分平和道,“大司马,容下官上一句,大司马所为,有违圣人教诲,有违我大汉礼仪,下官建言,请大司马莫要如此率性而为!”

    刘奇笑眯眯的道,“元皓所言不错!但是,元皓,莫要忘了,若是本王高高在上,公卿百官奉承,哪里能看得到百姓疾苦?看得到下弊端?本王换个身份,虽是一介商贾,却身处闹市之中,百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本王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有可能一日作假,但终究不能一年半载作假让本侯看不到民间疾苦!若是真能做到一年半载,那假的又与真的何异?”

    听到刘奇的话,田丰骤然一愣,旋即拱手道,“大司马高义,下关佩服,倒是田丰妄自菲薄了!”

    刘奇左右环视一眼,这才正色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想与你们几个通个气,议论一些事情,你等都是我大汉良才,不像那些只懂得高呼之乎者也的儒生,除了引经据典,什么都不会!我大汉想要革除弊端,那率先要做的,就是让公卿百官务实,而不是务虚!”

    荀彧轻咳一声道,“大司马,有言但无妨,我等一定兢兢业业,尽力而为,让我大汉更加强盛!”

    刘奇缓缓道,“文若,你且一税制的改革情况,我等在共议一番,看看其中有无疏漏弊端!”

    荀彧有条不紊的开口道,“如今对于百姓而言,所要缴纳的不过是田赋,当然,对于大部分百姓而言,除却缴纳税赋,还要按照契书约定,按年扣除一定粮草,作为赎买田地的费用!虽然有几分沉重,可只要勤勤恳恳耕种,安居乐业还不是问题的!下官现在担心的是这新税法中的累进税法,大司马威名赫赫,荆州豪族世家深有体会,在荆州推行阻力自然是最的!”

    荀彧顿了顿道,“关中有重兵云集,再加上当年西凉贼众祸乱,想来也没什么问题,可唯独益州,世家豪族林立,之前单单为了税赋改革,就已经闹出了大乱子,豪族勾连南蛮造反,若是真将这税制改革在益州推行到底,属下唯恐益州豪族再次作乱,到时候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刘奇嘴角勾勒出一抹嗜血的笑意,“文若,放心好了!实话,你性格还是太温和了些,比起公达这个侄儿来怕是要差上不少!若是益州那些豪族识趣,乖乖听话,本王自然会给他们一条活路,可要是再敢继续闹腾,那就休怪本王心狠手辣了!有些时候,给他们一次机会是本王高抬贵手,可第二次机会给了他们,他们要是再不知趣,那就是本王之过了!”

    刘奇顿了顿,缓缓敲了敲桌子,开口道,“田赋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最为紧要的还是商税问题,若是商税的问题定不下来,那才是大问题!”

    荀彧缓缓道,“商税现在暂时来看,还没什么大问题,最少四海商会和蔡氏行事还是很配合我等的,那些商人也翻不出什么大浪花来!”

    刘奇缓缓道,“税赋之事,想要不闹出矛盾来,那就要未雨绸缪,如今商税主要集中在南阳,看似来自然简单!可如今南知—竺商路正在开辟之中,西北丝绸商路也开通在即,到时候边野可能还会设立互市,到时候才是考验商税是否完善的时候!”

    荀彧开口道,“元敬,商税的事情你一力督促进行!你且商税的进展?”

    赖恭带着几分拘谨道,“大司马,文若公,商税如今的难点,是流通问题!商税到底该收几成是一个问题,可最重要的是,如何收税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属下觉得,在蜀中与长安、荆州三地相互之间,要道社卡收取少量税收,用作道路维护!另外,在朝廷治下进出口之处社卡收税,到时候行商所携货物入境则收税出具相应手令,若是出境,则需要呈报相应的货物清单与来源,一一核对。”

    听到赖恭的话,刘奇点零头道,“元敬,你所思所虑,还算是周全,日后你就主抓商税,人力物力但有所需,本侯一力支持!”

    赖恭抱拳道,“多谢大司马看中,属下定然不负大司马所期!”

    刘奇顿了顿,开口道,“文若,和元皓交接一番,日后田赋相关工作,就交由元皓来处置!”

    听到刘奇的话,田丰眉头微皱,开口道,“大司马,下官初入尚书台,骤然接受如此重任,唯恐将这些事情做不好!”

    刘奇笑着道,“元皓,你何时变得如此不自信了?此事并没有多难,但是也没那么容易!本王只希望你能秉承公正之心处事,莫要让人有私可循!”

    田丰带着几分淡然道,“大司马放心就是!若是下官手中出现了不公之事,那下官引咎辞职!”

    刘奇轻轻点零头,没有继续下去,反而对着荀彧道,“文若,年后科举开始,就要你一力承担起责任了!科举的事情,乃是为我大汉选拔良才,本王希望你秉承公正之心,为我大汉选擢出一批可以充当栋梁的良才!”

    刘奇顿了顿道,“如今我大汉不缺万年青草,而是缺少栋梁,哪怕只能撑起一座茅屋的掾吏,较之那些万年青草,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荀彧笑着道,“大司马放心就是,下官定然为我大汉选擢出一批干才,为百姓做一些事实!”

    “万年青草?”田丰不由得喃喃起来,似乎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诸葛玄笑眯眯的道,“之前大司马评价一名腐儒,言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一时间京中官吏引为美谈!”

    听到这个选的话,田丰不由得多看了刘奇两眼,心中暗道,“这汉中王,果真是胆大包,什么都敢!”

    刘奇顿了顿,揉了揉脑袋道,“另外,将茂才科和明经科的两榜状元留出来,留给杨太尉和士孙太常的儿子!”

    荀彧面色微微有些耷拉着道,“王爷,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

    刘奇笑眯眯的道,“杨修这子,才思敏捷,本侯也差人试探过,对时局策论都有一定认知深度,当一个茂才科的状元足够了!”

    刘奇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当然,杨太尉也有可能让杨修参加进士科,若是杨修参加进士科考试,那就将进士科状元留给那子X头将那子扔到本侯门下当几年掾吏磨练一番!”

    刘奇沉吟片刻道,“士孙太常的儿子,本王并不是很了解,但士孙太常给本王送了《礼记》过来,别的不,想来士孙太常的儿子对经文典籍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一个明经科状元还是得给士孙太常这个面子的!”

    听到刘奇的话,荀彧没有什么,可田丰面上多了一抹愤怒之色,“大司马,士孙瑞再怎么也是我大汉九卿之首,焉敢做出如此自擅自利之事?就不怕下士子得知之后,群起而攻之?”

    刘奇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元皓,莫要胡言,这是本王的决定,与太常大人并没有太多干系!”

    看到田丰眼中那怨愤之色,刘奇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元皓,有些事情,不是直来直往相求就可以的!若不是本侯给了士孙太常之子一个明经科状元,那你也坐不到尚书左丞的位置上来!相对于一个只会四书五经的明经科状元而言,在本侯看来,还是尚书台的稳定更为重要一些!有时候有舍才能有得!”

    听到刘奇的话,田丰眼中多了一抹释然,可看田丰的面色,刘奇知道,田丰还不能释怀,当下刘奇笑着道,“元皓,主管税负之事,自然需要正直,需要嫉恶如仇!可如今下人心惶惶,本侯只能兼容并蓄,我大汉想要更上一层楼,需要的是萧丞相曲逆侯这样的干才,而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儒生!”

    刘奇顿了顿,带着几分调笑的口吻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你等多是正直君子,本王才敢用你们统率尚书台!可本王也需要机变之人,需要鸡鸣狗盗之辈,为本王效劳,才能让下更快宁靖下来Z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刘奇顿了顿道,“如今为了内部安稳,本侯不得不妥协一番,一个人决定不了下大势,可本侯安置一个人,却可以让下少一番纷争,取舍之间,自然要有决断,与其争尔等眼中的仁义,倒不如为下百姓谋一番福祉!”

    当下荀彧点头道,“王爷放心就是!”

    刘奇含笑道,“文若,年前做的不错!此番本王出征之后,后方就交给你统摄了,莫要让本王失望才是!”

    荀彧抱拳道,“大司马放心就是,荀彧定当殚精竭虑而为!”

    刘奇指着法正道,“孝直,你的重心要放在汝南,如今人才稀缺,汝南这个烂摊子本王就交给你了!”

    法正轻轻颔首道,“主公放心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